唐凱晴 劉曾亮
【摘 要】本研究以問卷形式對107名“95后”在讀中醫學生進行調查研究,旨在探討“95后”中醫學生學業壓力現狀。研究發現:“95后”醫學生的學業壓力從大到小依次來自于就業前景、學習任務、競爭、成績目標、父母、期望、學習環境以及挫折。其中,女生的壓力普遍大于男生。對于男生而言,其壓力主要來自于學業任務,而女生的壓力主要來自于就業前景。針對當前“95后”醫學生的學業壓力現狀,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95后;中醫學生;學業壓力
【Abstract】In this study, we conducted a survey on 107 "after 95" Chinese medicine students in the form of questionnaires to explore their academic stress. The study found that: from high to low in turn, the "after 95" Chinese medicine students academic stress was from the employment prospects, learning tasks, competition, performance goals, parents, expectations,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setbacks. The females stress was generally greater than males. For male, the stress came mainly from academic tasks, and the females stress mainly from the employment prospects.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 after 95" Chinese medicine students' academic stress,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to release the stress.
【Key words】After 95;Chinese medicine students;Academic stress
學業壓力是與學業任務相關的壓力反應,是學習者對超過自己應對能力或可能威脅自身的學業內外環境要求的反應或主觀感受[1],當學生認為這樣要求超出了自己的應對能力,就會在心理上產生“焦慮”、“緊張”等情緒。“95后”中醫學生的學業壓力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競爭壓力的增加而日益凸顯,是影響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子。現有研究表明,適度的學業壓力有利于維持學生的適度緊張感,從而提高其智力活動的效率,但過高的學習壓力則會產生多種負面影響,比如引起學生的健康狀況不佳, 導致抑郁和學業成績不良等[1-5]。因此,探討中醫學生的學業壓力現狀及其應對策略對于改善中醫學生的培養模式、提升中醫學生的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教育實踐意義。
壓力源是指引起個體壓力反應的內外刺激[2]。國內學者陳旭主張[3]:“學業壓力源包括兩大范疇, 一是,內源性壓力源, 如個體對學習活動的目標、需要,個體對學業活動的認識評價甚至期望等等; 二是,外源性壓力源 (外部事件或刺激),學習和學業活動中任何超過學生應對資源的刺激或事件, 都可能成為學業壓力源。”相關調查顯示,家長對學生的高要求、專業學習任務重、課業成績比期望值低、就業前景不明朗等是引發大學生學業壓力的常見原因。
本研究旨在探討 “95后”中醫學生的學業壓力大小及其主要來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應對策略。
1 方法
1.1 調查對象
采取方便取樣,選取107名“95后”在讀中醫學生進行調查,其中男生34名,女生73名,年齡介于17-19歲之間。
1.2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選取陳芳蓉(2010)改編的《大學生學業壓力源預測問卷》[4],該問卷含49個項目,分為8個維度,依次為就業前景壓力、成績目標壓力、學習任務壓力、競爭壓力、挫折壓力、父母壓力、期望壓力以及學習環境壓力。被試對每個項目進行“1-5”的等級評定,1=“沒有壓力”,2=“壓力較小”,3=“中等壓力”,4=“壓力較大”,5=“壓力很大”,得分越高,表明壓力越大。
1.3 統計方法
使用SPSS23.0軟件對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及單因素方差分析。
2 結果
2.1 中醫學生學業壓力的總體情況
如表1所示,對于中醫學生而言,學業壓力從大到小依次來自于就業前景、學習任務、競爭、成績目標、父母、期望、學習環境以及挫折。其中,就業前景、成績目標、學習任務及競爭的壓力強度超過了中等水平(M>3),挫折壓力、父母壓力、期望壓力、環境壓力及總壓力的強度低于中等水平(M<3)。
2.2 中醫學生學業壓力的性別差異
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見表2),在就業前景、競爭及總壓力上,男女生存在顯著差異,女生的壓力顯著高于男生,特別是來自于就業前景的壓力。
從得分均值上看,女生的壓力普遍大于男生。對于男生而言,來自學習任務的壓力強度超過了中等水平(M>3);女生在就業前景、成績目標、學習任務、競爭上的壓力均超過了中等水平(M>3)。
3 應對措施
從上述的研究結果可看出,中醫學生的學業壓力來源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就業前景、成績目標、學習任務及競爭壓力,在就業前景和競爭壓力上,女生的壓力水平顯著高于男生。基于本研究結果,教育工作者可嘗試從以下方面采取應對措施[5]:
3.1 開設生涯規劃課程
本研究結果表明,就業或者對前景的擔憂在“95后”中醫學生中普遍存在,給他們帶來了顯而易見的心理壓力。對此,高校應及早開設系統的生涯規劃課程,讓在校中醫學生提前了解中醫相關行業的就業環境及形勢、用人需求等,為其撥開云霧,使其能夠正確認識就業前景。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在校中醫學生提前做好自身的生涯規劃,將壓力化作動力。
3.2 優化學業考核機制
對于“95后”中醫學生而言,較高的成績目標、沉重的學習任務以及激烈的學習競爭已給他們帶來了相當程度的心理壓力。因此,優化當前的學業考核機制對于減輕中醫學生的學習任務負擔、降低學習競爭強度、確立適度的學習成績目標,顯得尤為重要。
3.3 開展減壓團輔活動
定期開展有效的具有針對性的減壓團輔活動,有助于中醫學生進行學業壓力的釋放,通過團體的互動,增強中醫學生調節自身學業壓力的能力,使其掌握更多的調節學業壓力的方法與技巧,引導他們把這些方法與技巧運用到實際的學習生活中。
【參考文獻】
[1]田瀾,向領.大學生學業壓力研究綜述[J].江蘇高教,2010,04:64-67.
[2]聶佳曼.醫學生學業壓力、職業價值觀和學校歸屬感的相關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碩士畢業論文,2014.
[3]陳旭.中學生學業壓力應對策略及應對的心理機制研究 [D].西南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04.
[4]陳芳蓉.大學生學業壓力源與睡眠質量的特點及其關系 [D].福建師范大學碩士畢業論文,2010.
[5]周靜,黃永奎.高校學生的主要壓力及減壓路徑探索[J].經濟研究導刊,2017,01:143-144,1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