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亞軍
【摘 要】LNG接收站倉儲庫存的管理與控制,是目前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基于此,本文闡述了LNG接收站的概念,介紹了LNG接收站倉儲庫存的管理特點,提出管理的重點,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LNG接收站倉儲庫存控制模型,分析該模型的控制結果,以此來制定相應的商業計劃,確保接收站的平穩運營,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LNG接收站;庫存管理;庫存控制
0 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對天然氣的需求量也不斷上漲,但我國的天然氣資源有限,需要進口大量的天然氣,因此,LNG接收站的建設規模不斷擴大,與此同時,LNG接收站倉儲庫存的管理與控制,成為社會研究的熱點話題之一。LNG供應鏈中的中轉站是LNG接收站,只有協調好LNG運輸船的卸貨量與LNG儲罐之間的關系,才能夠有效避免接收站遇到超貨與缺貨情況的發生。
1 LNG接收站概念
LNG接收站,指的是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它是一種能夠儲存并運輸液化天然氣的裝置。LNG接收站由兩大部分組成,分別為:LNG碼頭、LNG儲罐區。利用LNG冷能,能夠有效降低冷污染,同時還可以提高冷能的利用效率。目前,LNG冷能運用的領域比較廣,工作人員可以按照輸送天然氣的條件,選用科學的膨脹以及燃機方法,利用LNG生產電能。在LNG接收站附近建造低溫冷庫,可以借助LNG的冷能,對食品進行冷凍處理,保證食品的質量。由于LNG冷能具有低溫干燥的特點,所以它還可直接應用于食品、藥品行業,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LNG的冷能使二氧化碳液化,分離空氣,進行液氬、液氧、液氮的制造工作。由于天然氣屬于清潔能源的一種,現階段又提倡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因此,絕大多數國家都選用LNG作為理想燃料,天然氣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在此基礎上,LNG接收站倉儲庫存的管理與控制工作成為了研究熱點。
2 LNG接收站倉儲庫存的管理
零下162℃是LNG的儲存溫度,所以對于儲存與運輸LNG工作來說,它具有嚴格的參數要求,與物流儲存庫中的其他物品相比,LNG具有一些獨特的性質,在以下幾方面表現的最為明顯:進行LNG貿易時必須遵守國際貿易合同、運輸LNG的貨船有固定的船型、LNG在運輸至碼頭后,不可直接補充庫存等等。
2.1 LNG貿易方式
LNG貿易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離岸價方式,另一種是目的港船上交貨方式,其中,離岸價貿易方式簡稱為FOB貿易方式,另一種貿易方式簡稱為DES貿易方式。
在FOB貿易方式中,買方與賣方依據LNG的離岸進行交易,負責選用LNG運輸船運送LNG的是買方,賣方只需按照合同要求,將LNG裝入買方提供的運輸船,在LNG成功裝到運輸船之后,一切風險全部由買方承擔。賣方在這個過程中,負責領取出口許可證,并承擔LNG上船前的一切風險與費用。DES貿易方式與FOB貿易方式中買賣雙方負責的工作以及承擔的風險相同。在FOB貿易方式中,LNG運輸船的裝貨量是LNG接收站的訂貨量,而在DES貿易方式中,運輸船的卸貨量是LNG接收站的訂貨值。因此,我們可以看出,運輸方式不同的情況下,LNG的運輸費用也各不相同,進而會對LNG接收站中的管理與控制目標函數造成直接影響。在由賣方負責運輸LNG時,LNG期望總成本僅包括訂貨、庫存與卸貨成本;當買方租船運輸LNG時,期望總成本中還包括租船的傭金;當買方使用造船的方式運輸LNG時,期望總成本不僅包括燃料的成本,還包括保養運輸船的費用,所以為了有效對LNG接收站倉儲庫存進行管理與控制,有必要建立針對性的庫存控制模型。
2.2 LNG貿易運輸船
在天然氣貿易中,運輸船是最主要的設備,通常情況下,對于哪些無法利用管道完成天然傳送的貿易來說,常常會利用傳播,將天然氣以LNG的形式進行運輸。自從1959年,第一艘LNG運輸船得以應用后,LNG船隊的規模不斷擴大。雖然近年來,船舶技術的不斷發展提高了運輸船的承載量,能夠使運輸成本得到降低,但截至到目前,投入使用的LNG運輸船容量大多在13.8×104與27×104之間。建造LNG運輸船,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因此LNG運輸的成本較高,只有將LNG運輸船裝滿,才可以提高資金的利用率,也就是說,LNG運輸船的容量,會影響LNG接收站單次的訂貨量[1]。
3 LNG接收站倉儲庫存控制分析
3.1 LNG接收站倉儲庫存控制模型
3.1.1 基于靜動不確定策略的控制模型
靜動不確定策略在計劃時段前確定每期訂貨點,并將每期訂貨量作為變量,實現上期需求后,確定下期訂貨量。LNG貿易遵循照付不議購銷模式,要求在提交年度的訂貨計劃時,確定下年每期訂貨點、訂貨量,不允許對訂貨量進行大幅度調整。基于靜動不確定策略對原模型進行改進,每期需求實現后,不可以調整下期訂貨點、訂貨量。長期貿易合同對LNG接收站的要求是至少提前1~3個月,向資源地提交下年年度訂貨計劃。即LNG接收站訂貨計劃是以年為單位劃分的計劃時間段,為制定年度最優計劃,需要提前確定下年訂貨量及到貨時間。從年度訂貨計劃庫存關系出發,如果第t天到第t+1天庫存持有LNG,就會產生維持成本,將其單位庫存維持成本定義為ht,將單位缺貨成本定義為πt,將單位超貨成本定義為δt,制定最優訂貨計劃后,生成訂單。這樣一來,LNG資源地會在規定訂貨點發貨,經過固定訂貨提前期后到貨,并將訂貨量Q立即存入,完成庫存補充。無論提交的年度訂貨計劃訂貨量使多少,其固定成本均為kt,除此之外,還包含可變訂貨成本,由總訂貨量決定。建立此類型控制模型主要分為三個步驟:(1)模型建立;(2)模型求解;(3)制定年度最優訂貨計劃。
3.1.2 基于滾動計劃的控制模型
上述基于不確定策略建立的LNG接收站庫存控制模型只適用于制定需求實現前的年度最優訂貨計劃。而在實際運用過程中,LNG接收站在實現下雨市場需求后,要用實際庫存量對之前的預測值進行更新,并對未實現部分進行再次預測。在此過程中,需要對接收站的缺貨、超貨情況進行判斷,并計算出缺貨量或超貨量。從第一天運營開始計算,在每天運營結束時對庫存量進行預測。將第t天的實際庫存量定義為Rt,并利用Rt對原預測第t天庫存量It進行更新,按訂貨計劃在Rt的基礎上,對t天后的剩余庫存量進行重新預測。如果原來的年度最優訂貨計劃t+1∈Ψ,表示第t+1天不能實現LNG到貨,則第t+1+天坤存量預測值為Rt-ft+1,否則t+1∈Γ,可以實現到貨。在可以到貨的情況下,第t+1天庫存量預測值為Rt-ft+1+Q。此時對(t+1,365)時間段內的庫存量進行再次預測,i∈[t+1,365],第i天庫存量預測值為Li。如果原來的年度最優訂貨計劃i∈Ψ,則第i天不能到貨,此時Li若小于最小庫存水平,要及時補貨,防止缺貨。如果i∈Γ,則第i天能到貨,此時Li若大于最大庫存水平,則第i天會超貨,應增加外輸量,防止超貨。通過分析(t+1,365)時間段內的LNG接收站是否會發生缺貨、超貨現象,并建立缺貨和超貨的時間點集合,可以有效提升LNG接受站庫存控制的科學性和有效性[2]。
3.2 LNG接收站倉儲庫存控制結果
渤海某LNG接收站應用了用了上述模型,通過分析庫存量可知,在2014年,此LNG接收站的庫存量均處于最大庫存水平與最小庫存水平之間,而且對庫存量的控制也在安全庫水平之上,有效降低了LNG接收出現超貨以及缺貨現象的發生,實驗結果表明,通過使用上述LNG接收站倉儲庫存控制模型,可高效控制LNG接收站的庫存。
此外,通過觀察該LNG接收站庫存量變化圖可知,在2014年1月~3月、11月~12月,這兩個時間段內,LNG接收站的庫存量較大,庫存總量均超過了30×104m3,而且庫存量發生變化的頻率很快,這種結果符合用氣高峰期,LNG市場需求量大的特點。因為在用氣高峰期,LNG接收站向外部傳輸的天然氣總量較大,而輸出量的增多,LNG運輸船的來往頻率也會愈發頻繁,進而會引起庫存量變化頻率的加快。而隨著LNG運輸量的增大,也就意味著庫存的安全水平得到了提高,在用氣高峰期,LNG接收站的安全系數就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控制LNG庫存是為了保證LNG接收站每天的庫存量都大于安全庫存水平,所以說,庫存水平越高,庫存量也就越來越高。實驗結果表明,上述控制模型有效控制了LNG接收站的庫存,在用氣高峰期,起到了調節峰值的作用。
對于此LNG接收站的儲備能力來說,該接收站的儲備能力波動幅度較大,儲備能力最大高達23×104m3,儲備能力最小為0m3。在大部分情況下,LNG接收站的儲備能力為0,因此,在LNG運輸船補充庫存的過程中,雖然儲備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提高,但由于接收站及時將天然氣輸送到接收站以外,所以會迅速將儲存能力降為0 。通過分析增加LNG現貨貿易的庫存量變化曲線圖可知,在3月3日,安全庫存水平大于庫存的預測值,表明在當天,LNG接收站發生了缺貨現象,在3月1日,LNG實現了現貨貿易,經過補充后的庫存量大于接收站的安全庫存水平,接收站此時不會發生缺貨現象,這說明增加現貨貿易計劃能夠有效避免接收站缺貨[3]。
4 總結
綜上所述,加強對LNG接收站倉儲庫存的管理與控制,可提高資金的利用率。通過閱讀上述內容,我們可以了解到LNG接收站單次的訂貨量會受到LNG運輸船的容量的直接影響,工作人員使用上述庫存控制策略,能夠全面掌握庫存量隨時間的變化規律,準確預測接收站的儲備能力與儲備時間,在此基礎上,可以制定出科學的訂貨計劃。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可充分考慮上述內容,降低期望總成本。
【參考文獻】
[1]夏丹.LNG接收站庫存管理與控制[D].西南石油大學,2014.
[2]韓廣忠.中國新建LNG接收站的經營困境及其對策[J].天然氣工業,2014,3405:168-173.(2014-06-04)[2017-09-14].
[3]王小尚,劉景俊,李玉星,多志麗,王武昌.LNG接收站BOG處理工藝優化——以青島LNG接收站為例[J].天然氣工業,2014,3404:125-130.[2017-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