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榮堂
【摘要】近期我們在對井陘農商行貸款形態檢查過程中,發現通過近幾年的改制和央行票據兌付支持,縣域農商行的發展有了明顯的進步,業務發展很快,成為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信貸資產占縣域信貸總量的75%,有力支持了縣域經濟發展。但是,隨著外部經濟環境變化、大環境經濟下行,縣域經濟轉型升級困難等背景下,縣域大部分行業和企業出現調整,企業資產質量不斷下降,做為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力軍農商行信貸資產質量受到很大的影響,特別是近2年農商行關注類貸款上升很快,已經影響到農商行的進一步發展。關注類貸款大幅攀升,勢必影響農商行未來資產質量,其潛在的風險隱患不容忽視。如何有效管理好信貸業務,防范關注類貸款風險的增加,是當前農商行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關鍵詞】縣域農商行 關注類貸款
1.縣域農商行關注類貸款的特點
截止2016年10月末,井陘縣農商行貸款總額為44.76億元,其中:正常類貸款37.24億元,占比83.20%;關注類貸款6.00億元,占比13.40%;不良貸款1 53億元,占比3.42%。隨著經濟下行的持續,農商行貸款總額增速放緩,但關注類貸款仍在上升,關注類貸款作為正常類貸款和不良類貸款過渡帶,極易遷移為不良貸款,農商行信貸資產質量顯現下滑的趨勢。
2.關注類貸款大幅度增長原因分析
農商行關注類貸款大幅度上升,既有經濟下行、企業自身經營不善的客觀原因,也有銀行自身經營理念、信貸管理不足等主觀因素,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宏觀經濟下行,導致企業效益急劇下滑。井陘的產業結構單一既“一白一黑”的煤炭運銷和鈣鎂生產,企業多集中于鈣鎂產品的開采、加工和煤炭運銷,許多其他企業也是服務于與“一白一黑”產業。由于煤炭運銷與經濟環境、國際資源價格關聯度高,在近兩年以來的國內經濟下行及煤炭價格的下行的雙重壓力下,還有京津冀環保治理力度不斷加大的情況下,煤炭和鈣鎂生產受到極大壓減。井陘縣的支柱產業煤炭鈣鎂行業及其關聯企業均受到重創,經營效益急劇下降,許多企業由于轉型不成功已處于破產或停產狀態,風險正向銀行業不斷延伸。這直接導致了農商行信貸資產質量的急劇下滑。且煤炭鈣鎂企業的“三去一降一補”任務較重,存在著產能過剩、庫存高、杠桿率高的顯著特點,貸款一旦發生風險,處置的難度也較大。
2.2經營管理水平低,導致企業盲目投資。井陘縣煤炭企業盲目轉型,或轉型不成功。隨著近年煤炭行業利潤的下降,許多煤炭企業轉向其不熟悉的領域,如房地產、化工、產業園區建設等不熟悉的領域,由于跨行業經營不熟悉情況缺乏經驗,導致經營不善、資金出現缺口。二是誤判經濟走形勢盲目擴張。一些煤貿企業的經營者在前幾年經濟上行時期,趕上了能源漲價的機會,依靠擴大規模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由于防風險意識不強,對此次經濟下行的力度估計不足,繼續盲目擴張經營范圍,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多個不熟悉的領域如房地產、化工生產,導致資金鏈斷裂,縣域有5家比較大的煤貿企業發生資金困難。三是企業之間開展民間借貸。由于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加上風險管理缺失,企業開展民間融資借貸,造成高息負擔,不堪重負。
2.3農商行經營理念相對滯后,信貸管理不到位。農商行缺乏對經濟運行前景的認真分析,經濟上行時樂于做大規模而忽視風險控制,存在重業務發展、輕風險防控,重貸款發放、輕貸后管理的現象。一是授信不嚴謹,在經濟上行時期,對客戶授信過多,經濟下行時又匆忙收貸壓貸,造成存量貸款風險的形成。二是對客戶經營分析不透徹。縣域企業固定資產少,聯保互保多,一家企業出現問題,風險極易影響多家企業。如:一筆三戶聯保貸款,因為一家不及時還息,造成2500萬貸款面臨進入不良。三是貸款“三查”執行不到位。由于縣域好企業不多,為了抓住客源,信貸員在辦理貸款時只要流程合規就行,對企業提供報表數據連續性、交易合同真實性、資金用途合規性等方面的審查沒有嚴格履職,貸中貸后審查不嚴。
2.4貸款分類失真,導致風險揭示不足。一是存在貸款劃分不科學的現象。農商行出于監管指標、經營效益、銀行聲譽等多方面的考慮,將實際是倒貸的貸款納入正常類貸款。應納入相應的貸款分類中。或者通過貸款重組或貸款展期緩釋信貸風險,造成不良貸款不實。
2.5社會信用環境不完善。盡管通過多年的信用生態環境建設,借款人逃廢債的情況有所好轉,但并沒有杜絕,特別是在目前宏觀經濟不甚景氣的情況下,有錢不還的賴債現象又有所抬頭,甚至形成賴賬聯盟,集體不還貸款。部分客戶信用意識淡薄,部分客戶不按約定時間還息、造成不良信用記錄。
3.對銀行業加強關注類貸款管理的建議
3.1樹立戰略思維,嚴把信貸投向關。農商行制定詳細的戰略規劃,要從全局上、長遠上把握信貸投向。一要加強宏觀經濟走向及宏觀經濟政策研究,把握國內國際經濟的發展脈搏,及時判斷轄區經濟的發展趨勢,理性分析行業發展前景,建立立足長遠的信貸發展規劃;二要完善符合國家宏觀經濟政策方向的信貸政策,使信貸政策與產業政策相協調。嚴格控制煤貿和鈣鎂企業的貸款額度,堅持支農支小,穩健經營,推動轉型發展;三要加強信貸人才建設,建設一支綜合素質高的信貸隊伍,開展信貸新理論、新業務、新技能培訓,提升信貸人員的分析能力和預判能力。
3.2加強精細化管理,嚴把信貸營銷關。信貸風險存在于貸前貸中貸后的每一個環節,農商行對信貸全過程應實施精細化管理,嚴格把控各個環節的風險。一是貸前調查精細化。對客戶提供的貸款需求資料,農商行要從需求及數據真實性、合同有效性、用途合規性、項目可行性等方面進行嚴格審查,確保貸款調查到位。二是貸中審查精細化。對貸款初審、復審、會審各個環節,銀行業金融機構要認真審查,層層把關。三是貸后檢查精細化。貸款發放后,銀行業金融機構對貸款用途、資金去向、資金使用及運用效果進行跟蹤檢查和細化分析,確保貸后管理到位。
3.3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嚴把風險預警關。農商行要進一步完善內部信貸信息資源數據庫,與銀行業金融機構之間也應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充分利用人行的信貸咨詢系統進行信息查詢,嚴防多頭貸款、過度授信給銀行增加風險。農商行要進一步增強風險意識,切實加強對關注類貸款的持續跟蹤監測,適時評估關注類貸款的風險變化情況。對新發生的關注類貸款,要納入預警系統進行跟蹤管理,及時提示風險,主動化解風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