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春生
【摘要】關聯企業通常以一個母本企業為核心,通過分離或重組產權安排、家族人事控制等手段,成立若干個或在資本、資產有緊密聯系,或在產品、行業毫不相關的多個公司、企業,并發生頻繁、復雜的交易或相互交叉、關聯擔保。由于其隱蔽性和復雜性,關聯企業及其關聯交易的有效識別,存在一定困難。本文對關聯企業的信貸風險進行了分析,并根據識別要求提出了自己對關聯企業有效識別的基本方法和對策。
【關鍵詞】關聯企業 識別要求 有效識別
1.關聯企業的信貸風險
1.1過度授信及信貸資金挪用的風險。從形式上看,一般關聯企業各成員的貸款金額可能不是很大,但由于從屬企業受控制企業的支配,從屬企業以自己名義獲取的貸款往往被控制企業挪作他用,控制企業通過從屬企業獲得貸款,增加了銀行監管信貸資金實際用途的困難,貸款資金較容易脫離銀行的監管。如果將關聯企業群體作為一個整體來看的話,則控制企業貸款量往往大大超過其授信額度,形成該關聯企業整體的授信過度、信用膨脹。
1.2互保聯保、擔保虛化的風險。從屬企業為控制企業的貸款提供擔保或為其它從屬企業提供擔保,關聯企業之間互相擔保或交叉連環擔保,這些從形式上來說,是符合法律規定的。但實質上,由于從屬企業常常被利用作為追求關聯企業整體或控制企業利益的資源和工具,因此,從屬企業往往沒有相應的能夠獨立支配的財產,致使擔保虛化。同時,由于關聯企業之間關系緊密,其風險變化呈現聯動效應,一旦擔保鏈上的某一企業出現問題,將迅速波及其他成員,出現所謂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1.3貸款不能償還的風險。2013年新修訂的公司法,將公司注冊資本由實繳制改為認繳制,取消了法定最低注冊資本制度,取消了首次出資比例、貨幣出資比例限制,簡化了登記程序,公司登記時不再提交驗資報告。關聯企業注冊成本低,關聯企業尤其家族式企業,往往注冊多個跨行業、跨區域的公司。同時,我國現有企業法律中欠缺對公司股東濫用有限責任的規制,沒有相應的制衡機制約束控制企業利用關聯交易損害債權人利益的行為。目前的法人制度,實際上是嚴格的股東有限責任,使得銀行在面對關聯企業客戶通過關聯交易侵害銀行債權時,難以找到合法有效的手段來維護自身合法債權,最終導致貸款不能償還的風險。
2.關聯企業的識別要求
對國有企業關聯關系的梳理應追溯到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直接控制的一級公司或最高層級的母公司:對民營企業關聯關系的梳理應追溯到實際控制自然人;對于注冊地在港澳臺地區及維爾京、開曼等避稅群島的注冊公司在境內投資的企業,應追溯到實際控制人:對母公司是由分散股東構成,且無絕對控制人的集團企業,應根據母公司的公司章程、經營決策機制,判斷其實際控制人,確不能向上追溯的,以該母公司為最終實際控制人。
3.關聯企業的有效識別
3.1基本方法。第一,參考客戶提供的集團組織結構圖,對照公司章程、集團成員公司審計報告和集團合并審計報告相關內容進行分析,并與客戶信息核對,確定集團客戶組織結構圖;核實集團客戶關聯交易、關聯資金占用、關聯擔保等情況。第二,通過工商登記部門查詢企業現任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股東、高管等是否控制或兼職于其他企業,如有可進一步核查企業之間在資金來源、貸款用途、貸款擔保、投資方向、賬戶行為等方面是否體現出協同性和關聯性。第三,通過查閱企業財務報表中長期投資科目附注中相關投資明細,判斷其長期投資對象與交易對手是否為同一企業,核實其關聯關系。第四,通過查閱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決議等文件,判斷企業是否存在頻繁變更股權和法定代表人的情況,如有可通過工商登記部門查詢前任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股東等是否控制或兼職于其他企業,并可進一步核查企業之間在資金來源、貸款用途、貸款擔保、投資方向、賬戶行為等方面是否體現出協同性和關聯性。第五,通過查閱企業財務報表等財務、賬務信息,判斷企業與其他企業是否有大額或較為密集的資金往來,如有應進一步核查企業之間在資金來源、貸款用途、貸款擔保、投資方向、賬戶行為等方面是否體現出協同性和關聯性。
3.2深度挖掘。通過各種網絡技術渠道,仔細查詢、深度挖掘客戶關聯企業的股東、多元化投資、擔保或被擔保的企業、家族關系等信息,較好的理順客戶的關聯關系。第一,通過登陸人民銀行企業征信系統,運用其關聯信息查詢功能,核實借款人關聯關系。第二,通過個人征信系統,查找客戶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及主要股東的個人征信資料,梳理關聯關系。第三,通過查詢“銀碼系統”,以身份證號碼為關鍵字搜索同一法定代表人的關聯企業。第四,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基本工商登記信息、企業年報、動產抵押登記信息、經營異常信息,核實企業關聯關系。第五,通過“企查查”、“啟信寶”、“中國裁判文書網”等各種公開網站,查詢客戶的法律訴訟、對外投資、無形資產、新聞招聘等信息,并可以通過目標公司法定代表人、高管等反查關聯企業信息。第六,關注互聯網公開信息。通過查詢新聞報道、政府公開信息、企業自己的互聯網站等資源,獲取企業實際控制人信息或關聯信息。
3.3及時跟蹤。由于集團客戶的范圍并非始終不變,許多企業尤其是私營家族式關聯企業經常會隨著經濟形勢、經營形勢的變化建立新的關聯企業,從而相互關聯關系變得更加復雜,因此必須及時跟蹤其動態。第一,要定期分析客戶股權結構及其變化,厘清企業與股東、股東與股東之間的資本聯系,判斷企業是否存在迂回投資、交叉持股、受同一股東控制的關聯關系。第二,要關注客戶與與非上下游企業進行大額資金往來,如果主要資金關聯方與企業的經營范圍無關,則應進一步分析其資金往來的合理性,判斷是否存在利用關聯企業掩蓋資金用途、轉移資金等風險隱患。第三,嚴格審查并跟蹤貸款用途。由于信息不對稱,對信貸客戶資金用途的審查和監控尤為重要,防止通過關聯企業賬戶資金往來方式將信貸資金挪作與申請用途不符的投資、關聯公司增資、收購股權等。第四,對客戶實際控制人家族成員的核查。部分實際控制人往往采取由其近親屬注冊成立企業的方式達到共同直接控制或間接控制企業的目的。結合實際控制人近親屬個人信息、過往經歷和任職情況等,通過互聯網平臺、銀碼系統等查詢其近親屬名下企業。通過查詢賬戶交易、財務報表、人行征信系統等分析識別與企業存在上下游關系或擔保關系的客戶,進一步判斷實際控制人近親屬是否在其中擔任重要職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