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強
【摘要】目前我國在保險代位求償立法領域的發(fā)展還比較滯后,雖然已在相關法律以及若干司法解釋中對保險代位求償權做了規(guī)定,但是在實踐運用過程中,卻仍然會遇到較大的瓶頸。比如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法理基礎是否是損害填補原則:以及其行使條件、行使對象和訴訟時效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是亟待解決的,并對加速保險市場法制化進程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保險代位求償權 行使條件 行使對象 訴訟時效
一、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法理基礎
保險背景下的代位原則與損害填補原則兩者相輔相成,聯(lián)系緊密。保險代位求償存在的原因在于防止被保險人獲得雙重賠償?shù)牟划數(shù)美磸谋kU人和侵權行為人兩方獲得雙倍賠償。保險的目的是為了分散風險而不是利用保險獲得不正當利益,從而致使第三人遭受損失,這是有悖于保險的立法目的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代位原則與社會公共政策相一致的,公共政策要求的損害賠償責任理應于最初引起損失的侵權人承擔最終的經濟責任。
保險法的立法精神在于補償權利人不必要的損失。即當被保險人遭受損害時,保險人集社會眾人之力給予被保險人相應的補償。保險法的精神就在于補償,所以不允許被險人獲得超過實際損失的賠償額。保險事故發(fā)生后,被保險人只能向實施侵權行為的第三人或者向保險人行使保險求償權,即被保險人只能向一向當事人請求給付保險金,而不能同時向雙方行使權利。否則被保險人便會獲得雙重賠償,這明顯不符合損害補償原則的法律精神。所以,保險代位求償權的存在恰能解決此問題。
二、保險代位求償權的行使
(一)行使條件
保險代位求償權的行使條件成立與否,直接影響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成立。而我國相關立法也并未對此有明確規(guī)定,理論界與司法實務界對此也存在一定的爭議。雖然被保險人只能向一方當事人最終行使權利,但是其可以向保險人和第三人提出請求賠償。那在什么情況下,被保險人既能向保險人請求賠償,又能向第三人請求賠償呢?實踐中一般規(guī)定為,事故由第三人引起并該事故屬于保險公司承保的范圍內。此種情況下,被保險人便既可向保險人又可向第三人請求賠償,但是最終只能接受一方的賠償金。
(二)行使對象
我國現(xiàn)行《保險法》第62條中對保險代位求償對象的限制問題做了規(guī)定,除故意造成保險事故以外,保險人不得對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或者其組成人員行使代位求償權。
該款法律規(guī)定了行使代位求償權的例外情形,這一條款是非常具有法律和現(xiàn)實意義的。一方面,因為現(xiàn)實社會中“騙保”行為仍大量存在,特別是在人身保險的案例中。針對故意實施“騙保”行為的被保險人獲者其受益人,允許保險人給予表面的保險事故予以賠償后,又可以侵權行為行使其代位求償權,彌補保險人不應承擔的保險責任。同時,又可抑制潛在實施“騙保”的行為人欲實施的侵權行為。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和秩序;另一方面,如果不限定保險人在特定情形下才可向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進行追償,則可能造成的保險人濫用該條款,不當?shù)男惺箤彝コ蓡T的追償。從而使理應得到賠付保險金的被保險人喪失保險賠款。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家庭成員”范圍的界定應予以明確規(guī)定。如果僅僅把其范圍局限在共同居住生活的話,則過于形式化。也不符合當今社會的發(fā)展狀態(tài)。有的親屬、甚至是父母兒女都未必會居住在一起,但是他們之間還是存在不可分割的經濟關系。但如果將其范圍擴大到所有近親屬,又過于擴大化。并非所有的近親屬都具有共同的經濟利益,比如兄弟姐妹分開生活,各自有自己的家庭,經濟上完全相互獨立,他們之間就不能構成相應的經濟聯(lián)系。所以,對保險法中家庭成員應該理解為,與被保險人以共同生活為目的而共同居住的近親屬以及雖然未共同居住,但與被保險人有扶養(yǎng)和被撫養(yǎng)關系的人。
三、保險代位求償權的訴訟時效問題
訴訟時效的法律適用問題一直都是經久不衰的話題。其保險代位求償權的訴訟時效適用哪部法律,也是需要引起關注的問題。其產生的原因主要在《海商法》關于訴訟期間長度的特別規(guī)定以及時效中斷事由的特別規(guī)定。由于特別法優(yōu)于一般法的法律位階原則,在海上保險的法律適用上需要特別引起注意。
此外,還需特別注意的是保險代位求償制度利益導向問題。保險代位求償制度主要為保護保險人的利益而設置,在一定程度上有忽視被保險人利益的嫌疑,因而需要對此進行完善。一般而言,保險事故所導致的損害影響很難包含在保險賠付范圍內,這里的損害范圍不同于民法的損害賠償范圍,其范圍明顯小于很多。保險賠償?shù)姆秶鷥H于實際損失,而很多無形的損害并不包含在保險賠償?shù)姆秶鷥取A硗猓蛱囟ǖ谌俗穬攧荼卦斐杀槐kU人與第三人的關系緊張,或者剝奪被保險人的保險利益。從保險的補償原則看,追償利益的分配應充分保護被保險人,通過限制代位求償權的行使范圍等措施,以最大限度地保護被保險人的利益。
四、結語
保險代位求償權是我國在保險法的立法上明確予以規(guī)定的,是被法律所確認和保護的法定權利。其立法目的是,一方面,是為了防止保險受益人和被保險人獲得雙重賠償?shù)牟划數(shù)美毫硪环矫妫菫榱朔乐骨謾嘈袨槿说牟划斆庳煟瑥亩苍谝欢ǔ潭壬媳Wo保險人的利益,降低了保險人的保險費率。
這也是遵循社會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的必然要求。雖然保險代位求償制度在我國的立法中也確立已久,但是縱觀多年來的實施效果,可以看出該制度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可通過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或者出臺有關的司法解釋,才能為保險代位求償權的實施道路掃清障礙,為我國保險市場法制化的進程保駕護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