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葉梅
【摘要】本文討論了大學生學風問題及其表現,提出了解決大學生學風問題的對策,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使學生將各種外在的力量自覺地內化為學習動力,進而在學校形成講學習、愛學習、會學習的氛圍。
【關鍵詞】大學生學風問題 表現 對策
一、大學生學風問題及其表現
大學生的學風是學生在校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和風氣,是學生長期形成的在學習目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等方面具有一定穩定性和持續性的精神傾向、心理特征的外在表現,是大學生精神風貌的集中反映。
學風建設在學校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許多大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目的帶有強烈的功利主義色彩,學習方法不科學,表現出不愛學習,放松學習,學習效果不好乃至學業失敗等現象,進而在許多大學中形成了帶有普遍性的大學生學風問題。具體表現是:
1.組織紀律渙散。上課遲到、早退、缺曠課現象嚴重,逃課現象普遍,課堂上講話、睡覺、看小說、玩手機,甚至改戴著耳機聽音樂等情況經常發生,學習紀律松懈,作風疲沓,違紀現象屢見不鮮。
2.學習觀念淡漠。對文化知識學習特別是對專業知識學習不感興趣,課余活動中極少談論學習上的問題,根本不把學習當成是大學生生活的核心內容。
3.學習主動性缺乏。學習主動性不夠、積極性下降、精力分散、不能嚴于律己。學習完全是被動式的,上課記筆記,考前背筆記,考后全忘記。多半采取考前臨時突出,只求及格即可。平時極少看書,許多學生課程結束了書還是新的,甚至有的學生干脆把書給弄丟了。至于上圖書館、閱覽室借書查資料,上網查閱知識更是無從談起。
4.學習上惰性突出。學習時很茫然,怕承擔學習任務,對學習總是懶得去思考,不按時交作業或者不做作業,作業雷同,文章轉抄,或者干脆網上下載,原樣上交,完全機械地應付以圖“過關”。
5.學習急功近利。部分同學理想脫離現實,沒有腳踏實地的實干精神,他們對學習抱有急功近利的“實用主義”態度,忽視基礎知識和基礎理論。
二、解決大學生學風問題的對策
面對大學生學風問題,高校必須采取相應的對策,我認為應該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學風是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反映,加強學風建設,首先要從根本上抓起,即需要從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抓起,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以解決學生學習原動力的問題。對新生來說,大學一年級是中學到大學的過渡期,學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而失去學習興趣,這就需要為他們指明發展方向,強調基礎學科的重要性,幫他們盡快確定遠大理想和新的奮斗目標。對大二、大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幫助學生學習網絡知識、豐富課余生活,引導和幫助學生正確處理電腦、網絡與學習之間的關系,防止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網絡聊天是政治思想工作的重點之一。
2.正學風必先正教風
教風直接影響學風,很難想象一個教風惡劣的大學能夠樹立良好的學習風氣。因此,要求每一位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師德修養,以高度的責任感、優良的品德、嚴謹的治學態度來感召學生,成為學生積極進取和勤奮學習的楷模和動力。同時要以自己豐富的閱歷指導學生如何學習,以扎實的知識功底來授業解惑,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嚴肅校規校紀,形成良好的考風和學風
形成良好的學風,積極從正面引導學生學習,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還需要加強教育,嚴肅校紀,用紀律和規定約束學生。嚴格的規章制度體現了一所學校治校的指導思想,對學生的行為具有一定的控制力和約束力,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根據我院實際情況,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制度建設:一是分年級制定科學的早晚自修制度,嚴格考勤:二是制定嚴格的成績考評及升、降級制度;三是加強宿舍管理制度,把宿舍管理提升到與課堂管理同等重要的程度,建立學生宿舍動態管理檔案:四是建立完善的科技制作及社會實踐制度,讓更多的學生參加課題研究,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參加專業技能鍛煉和社會實踐鍛煉。
4.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形成濃郁的學習氛圍
校園文化是文化設施、文化教育、文化活動三者的統一,高校要加強學風建設,一是必須加大投入進一步改善文化活動的物質設施,必須加強文化場館、教育設備、教育基地、環境文化建設,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二是必須以教學為中心,抓好以課堂教學為主的文化教育活動,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三是發揮高校優勢,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如競賽活動、文娛活動、黨團隊活動、學術報告、專題講座等等,使學生置身于知識的海洋,整個校園形成人人愛學習,人人講學習,人人在學習的濃厚氛圍。特別是要開展一些意志磨練活動如革命傳統教育、文化下鄉、社會調查等,培養學生艱苦奮斗的作風和頑強的意志品格,使之能克服學習過程中的艱苦與寂寞。
5.充分發揮學生工作隊伍的職能作用,切實抓好學風建設
高校必須建立一去高素質的學生工作隊伍特別是輔導員班主任隊伍,深入學生實際,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找準學生厭學的普遍原因和特殊原因,有的放矢地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要求學生工作者有水平、有能力,在工作中講方法、講策略,能做工作,會做工作,做得好工作,從源頭上找問題,消除學生厭學的根源,徹底扭轉學風。
高校要針對目前一些學生學習自覺性差、自制能力弱的情況,建立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規范學生的行為,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通過大量開設選修課程、開放實驗室,加強以文學、藝術和科技創新為主要內容的第二課堂,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能動的環境和條件。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其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我們必須在依靠社會和家庭支持的基礎上,在校內構成集教學、管理、服務于一體的齊抓共管的合力,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使學生將各種外在的力量自覺地內化為學習動力,進而在學校形成講學習、愛學習、會學習的氛圍,形成以愛學為榮,以厭學為恥的理念,大學生學風建設就一定能夠取得顯著成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