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常惺法師與閩南佛學院

2017-11-13 21:26:03韓煥忠
閩臺文化研究 2017年4期

韓煥忠

前 言

作為中國近現代佛教教育史上的一座豐碑,閩南佛學院為中國近代佛教界培養了為數眾多的高僧大德,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閩南佛學院諸多成就的取得,凝聚了許許多多高僧大德的心血,其中常惺法師的貢獻尤其不應被忽略。

常惺法師(1896~1939),初名寂祥,受泰縣光孝寺記莂后,易名優祥,字常惺,俗姓朱,江蘇如皋人,少孤,太夫人授以《大學》《中庸》,輒能憶誦,年十二,禮福成寺自誠上人出家,奉師命就學,年十七,卒業于如皋省立師范學校,復入上海愛儷園華嚴大學,追隨月霞大師深研華嚴教理,與持松、智光、靄亭、慈舟、了塵、戒塵等人為同學,后趁華嚴大學遷址杭州海潮寺之際至南京寶華山隆昌寺受具足戒,1916年華嚴大學畢業后住常州天寧寺究心禪觀,1917年至寧波觀宗講寺隨諦閑老法師習天臺教觀,與顯蔭、倓虛、寶靜等人為同學,而深得諦閑老法師的賞識,1919年應持松法師之邀主持常熟興福寺法界學院教務,1922年應邀至安慶創辦迎江寺佛教學校并受泰縣光孝寺記莂,1925至廈門創辦閩南佛學院,1927年赴昆明弘法,1928年應邀主持杭州昭慶寺僧師范講習所教務,1929年應邀主辦北平柏林佛學研究社,1931年接任泰縣光孝寺住持并創辦光孝佛學研究社,主持賑災、傳戒等事,使光孝寺呈中興之象,1934年將光孝寺住持之位傳于法子南亭法師,1936年養病上海,被推請為中國佛教會秘書長,奔走于以太虛為代表的新僧與圓瑛為代表的舊派兩派之間,舌敝唇焦,辛勞備至,致使肺疾復發,醫療無效,于1939年1月14日圓寂,得壽四十四歲。常惺法師于佛學廣探諸家而歸宗賢首,以弘揚華嚴著名于世,生平事具持松法師《常惺法師傳》及南亭法師《常惺法師傳略》。1948年,南亭法師輯其著述為《常惺法師集》,由泰州光孝寺印行于世。

常惺法師弘法于南北各地,創辦了多處佛教教育機構,對中國近代佛教教育的開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其中,他對于閩南佛學院的貢獻尤為突出。

一、常惺法師與閩南佛學院的創辦

民國十三年(1924)冬,會泉就任南普陀寺十方叢林首屆方丈,擬辦佛教教育,提高僧伽素質。此時常惺法師主辦的安徽佛教學校(有些文獻中又稱為“安慶迎江佛學院”)因經費不濟,難以為繼。迎江佛學院學僧廣箴、瑞今來自廈門,他們居間聯絡,促成了常惺法師到南普陀寺辦學的因緣,于是就有了閩南佛學院的創辦。“常惺法師從籌集院舍、聘任教師、添置教具到招收學僧,以至安排教學計劃等,無不親自主持、親自過問。民國十四年(1925)9月,閩南佛學院正式開學,公推會泉、常惺為正、副院長。閩院開學后,共有學僧七十四人,其中大多數是隨常惺一起前來的江南學僧,只有少數是嶺南、閩南人。”聊聊數語,足彰常惺法師在閩南佛學院創辦中的亹亹之功。

閩南佛學院最初一批師資主要由常惺法師延聘而來。“法師應廈門南普陀寺之請,于初夏,請得曾就學于南京支那內學院的蕙庭法師,二人先赴上海,又邀請得原安徽僧學校學監覺三法師,然后準備一同前往廈門籌備閩南佛學院。”也就是說,常惺法師在初次南來廈門籌備佛學院的路上,就已經開始物色師資了。引文所說的蕙庭法師在1926至1938年間曾任閩南佛學院的教務主任。他與常惺法師既是如皋同鄉,又是江蘇省立師范學校同學,二人意氣相投,故能精誠合作,“閩南佛學院成立后,常惺任副院長,蕙庭任教務主任。在創辦期間蕙庭大力協助常惺主持閩院工作,鞠躬盡瘁,任勞任怨。”覺三法師在1925至1930年間曾任閩南佛學院的訓導主任、代院長,他原為常惺法師在安慶安徽佛教學校的搭檔,“南普陀寺籌辦閩南佛學院,前往安慶聘請常惺來寺協助籌辦,覺三亦隨常惺來廈,就任閩院學監兼訓育主任。與此同時,南普陀寺也聘之為堂主。師儀態莊嚴,不茍言笑,但對學僧,卻又關懷備至,深得學僧的敬畏和愛戴。”只可惜1930年就圓寂了,得壽僅43歲,常惺法師為其撰《塔銘并序》中云:“師為人沉默寡言,剛毅果敢而富熱情,治事有條理,學生有疾病時,往往親為扶持,起居節度,數年如一日。以此全體學僧,無不敬愛憚服。閩皖兩處,學風平靜無嘩,予能安心教學,師之力也。”既充分肯定了覺三法師在安徽佛教學校及閩南佛學院的工作業績,又表達了二人之間深厚的袍澤之誼。另外,常惺法師的學生廣津法師在1925至1933年間在閩南佛學院任事務主任兼交際,廣箴法師在1925至1927年間曾任事務主任,這些職務對于辦好佛學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閩南佛學院最初的一期學僧,多半是由常惺法師主持的安徽佛教學校轉過來的,因此某種程度上講,閩南佛學院就是安徽佛教學校的繼續和延伸。

常惺法師還積極參與閩南佛學院的建章立制,并親自撰寫了《閩南佛學院緣起文》。在這篇緣起中,常惺法師對晉唐佛教的興盛表達了無限向往:“什師傳般若,奘師譯瑜伽,空有并彰,遮表齊致。五葉流芳,既顯東土大乘之特采。兩部奏續,實傳南天鐵塔之真詮。至若五時八教,直揭如來垂化之宏綱。六相十玄,大明緣起無礙之法界。震旦儼為世界第二佛教國矣。”東晉時期的鳩摩羅什翻譯了大量弘揚般若經的三論學著作,唐初的玄奘大師翻譯了大量的瑜伽類著作,前者說空,后者論有。禪宗自初祖菩提達摩開始,五葉流芳至于六祖慧能,形成了中國禪宗,使中國大乘佛教大放異彩。金剛智、不空、善無畏來華,將印度金剛界、胎藏界兩部密法傳入了中土。五時八教是天臺宗對釋迦一代時教的判釋,而六相十玄則是華嚴宗對佛之境界的開顯。那時佛教是如此的興盛,以至于使中國成為了佛教的第二祖國。但是宋元以降,中國佛教日漸衰微,“先賢典籍,流亡海外。向上一著,固難使中下以湊泊;六字真詮,尤未便家喻而戶曉。以至無上妙味,流為人天有漏之因;異熟招感,轉變異端祈禱之果。浸假誤樂國為天堂,迷緣變為他造。紫色奪朱,哇聲亂鼓。反觀教中,小乘自囿者,山藏林竄以鳴高。世利相牽者,稗販鉆營為事業。置利生于不顧,視三藏為具文。無怪社會視佛法為消極主義,目僧界為無用廢民矣。”參禪既無法普及,念佛也失其真義,人們所謂的學佛,無非是為了追求來世福報,祈求今生的平安,而出家僧人要么高蹈于山林之中以自了,要么招搖于市井之中以謀利,也就難怪社會上的人們要將佛教視為消極和無用之物了。常惺法師期望通過提倡教育,創辦閩南佛學院,“設普通科,以通各宗之郵。設專修科,深造一門之極。庶幾成就有人,重復唐代之盛軌。宣傳可托,普救法界之迷情。化機巧為和平,轉濁世為凈土。”這可以說是常惺法師及其同事們創辦閩南佛學院的共同心聲。此時常惺法師未滿三十歲,能夠寫出如此精煉美妙的文辭,一方面展現了其深厚精湛的佛學造詣,另一方面也顯示了他與同事們希望通過辦學以提升佛教、凈化人心、改造社會的宏大理想。還必須一提的是,此文不見于今本《常惺法師集》,當時南亭法師編輯于戰火紛飛的1948年,搜集不易,故而有所遺漏。

閩南佛學院開學之后,常惺法師還為學僧們講授相關課程。60多年后,當年的慧云法師,也就是后來的林子青居士,在紀念常惺法師圓寂五十周年時,還特地撰寫文稿,深情地回憶起1925年夏天他初見這位先師留下的深刻印象:“只見他身穿一件黑色夏布海青,風度非常瀟灑。第一個印象是他的體格魁梧,道貌莊嚴,架著一副近視眼鏡。從眼鏡中射出一道慈藹可親的眼光,態度親切,語音清脆,有‘望之儼然,即之也溫’的風度。……第一學期的主要課程是《攝大乘論》,由惺師主講。此論是大乘瑜伽派的重要著作。此論是印度大乘瑜伽派的重要著作。它力說一切種子依據的‘阿賴耶識’的存在,闡明遍計執、依他起、圓成實的三性,是唯識教義的根本圣典。我最初聽到‘阿賴耶識’這個名詞,是從惺師講授《攝大乘論》開始的。”其實常惺法師主講的課程并不僅是《攝大乘論》,受到深刻影響的也不僅限于佛學院的學僧,“在頭尾三年之間,他先后講授了《攝大乘論》、《辨中邊論》、《因明入正理論》、《成唯識論》等唯識法相的論典。他每上課時,廈門大學哲學系的教授陳定謨、學生林黎光(后來成為梵文佛學專家)、邵爾章等五、六人常來聽講,對于惺師高深的佛學與無礙的辯才,一致表示欽佩。”常惺法師為月霞大師之高弟,學宗華嚴,后來受到持松法師的影響,究心真言密教,他在閩南佛學院為什么主要講授的卻是唯識法相類的經典呢?其實這是常惺法師依據他主張的修學次第確定的,他認為,“過去是禪宗最興盛,到了現代,科學漸發達,對于禪宗不立文字,不當機了。凈宗最合于中等以下的社會,也不合于現代專精科學的青年。以后唯識、法相最合于現代社會,然后再從唯識擴大,而成賢首,由賢首而進入真言宗。”也就是說,常惺法師在閩南佛學院為第一期學僧們授課三年,雖然講述了非常多的唯識法相類經典,但也僅是其深入研修佛學的初階而已,他的設想如果能得到完全展開的話,還會講授許多華嚴宗、真言密教的經典。

正是由于常惺法師具有不求榮利、甘居副二的心胸,具有知人善任、與人為善的器度,具有不計成敗、全心投入的精神和毅力,最終才促成了閩南佛學院的成功創辦。

二、常惺法師與閩南佛學院的發展

在1927至1933年的6年間,太虛大師擔任南普陀寺方丈、閩南佛學院院長,閩南佛學院聲譽雀起,獲得了重大發展。常惺法師不僅是迎請太虛大師的主謀,而且還是太虛大師主持閩南佛學院的主要支持者。可以說,閩南佛學院院史上最為輝煌的歷史時期是太虛大師與常惺法師二人前后相繼、精誠合作、攜手努力共同鑄造的。

1927年會泉法師任期屆滿,按照十方選賢的規制,將辭去南普陀寺方丈與閩南佛學院院長之職,為此他邀請都監轉逢法師與佛學院副院長常惺法師等人共議推舉繼任人問題。“席間常惺法師建議,若請佛教界新僧領袖太虛法師繼任住持,以太虛法師之社會聲望,既可展太虛法師力倡僧伽教育之抱負,同時為維護寺院及佛學院安定有較大策進作用。眾人咸謂適當,當即推請常惺法師偕同轉逢、轉岸二師,赴上海面見太虛法師,禮請太虛法師來廈門住持弘化。”太虛大師回憶自己入主南普陀寺的因緣時也說:“常惺、轉逢等以廈門、福州入革命軍后,寺產甚危,專請我赴閩南普陀寺住持兼閩南佛學院院長;并約先赴福州晤方聲濤等,以定護持福建僧寺之基本。”由此可見,不僅是迎請太虛大師出自常惺法師之推舉,而且對于如何護持南普陀寺暨福建全境佛教寺產,亦出自常惺法師之謀劃,太虛大師不過憑借自己的影響與人脈,予以實踐而已。而對于太虛大師之南來,廈門佛教界是非常歡迎的,“南普陀寺前住持會泉法師交我接任,各界宴賀甚盛。關于閩南佛學院,改由轉逢、會泉為院董,我與常惺為正副院長,繼續辦理;并分辦小學于漳州南山寺,由覺三、達如等主辦。我因事須回上海,遂商定事務由轉逢、會泉、轉岸、覺斌代為主持,學院由常惺代理;但夏間,常惺法師應滇省之招而往昆明,由蕙庭教務主任與會覺、滿智等維持。”從太虛大師將閩南佛學院的委托給常惺法師,我們可以看出太虛大師對常惺法師的倚重,即便是常惺法師外出弘化,太虛大師將院務交付蕙庭、會覺二師,而此二師均為常惺在安徽佛教學校的舊雨,這就意味著閩南佛學院雖然院長易人,但是常惺法師的辦學理念仍然得到貫徹,并由于得到太虛大師的庇蔭從而可以被更好的執行和發展。

閩南佛學院自創辦以來,常惺法師付出了巨大的艱辛,但一旦付托得人,他即可揮手而去,決不戀棧,表明他已了悟諸法性空、深得自在安閑。在此后的歲月中,他仍然極為尊重和支持太虛大師,非常關心閩南佛學院的發展和閩南佛學院學僧的健康成長。1927年10月,他遠在昆明,讀到太虛大師與歐陽竟無爭論僧俗何者為佛法住持的文章,觸發心緒,一時間“不知涕淚之何從”,他致函太虛大師:“竊以為方今正法隱沒、僧格破產之時,最要在聯合四眾,共同弘揚大化,不在爭內部住持相之誰屬。果能內部修持有人,群眾漸了佛法之真諦,則三寶相自然建立,不待依法而爭也。若僧而非寶,縱淳厚之士,知而不言,心懷俚鄙,名存實亡,何貴有此皮相三寶焉。吾師為維持法門根本計,苦口力爭,寧可無人,不可無法,其深慈大悲,實為有識者所共見。但恐因此引起初學之誤會,或足阻礙大化之進展。故鄙意今者廣辦教育,切講修持,提高僧徒之人格,則住持相之問題,可以不爭而解決,芻蕘之言,圣人擇焉!”寥寥數語,既可以看出常惺法師對佛教教育的重視,又可以體現出常惺法師重視內在真修實證的思想傾向。他殷切地屬望于太虛大師能辦好閩南佛學院,“邇來中原鼎沸,青年僧侶無修學之地。閩院為僅存之碩果。吾師其早日回廈,擘畫一切,俾隨侍者有所遵循也。”太虛大師法務繁忙,雖然身為南普陀寺方丈、閩南佛學院院長,但真正住在廈門的時日并不太多,常惺法師是多么希望這位佛教領袖能多多關注一下閩南佛學院啊!細讀常惺法師此語,我們似乎可以感受到其間竟有某種類似于世間托孤的意味。次年,他從昆明返回上海,中經廈門曾做短期停留,南普陀寺退居轉逢、會泉攜閩南佛學院學僧慧云法師,與之晤談敘舊。后來慧云法師又到北京追隨常惺法師,不幸罹病,“需南下擇地休養,承常惺法師關愛,介紹其前往鎮江竹林寺休養。時竹林寺方丈靄亭法師,乃常惺法師往昔華嚴大學之同窗,故得到多方照顧。同時,常惺法師每月給慧云法師寄去十元作為零用,師生之誼,直似父子。”

事實上,太虛大師主持閩南佛學院期間也不負眾望,使閩南佛學院獲得了重大發展,“在太虛大師主持的六年中,在辦學方針、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革新,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使閩院在極短的時間里,院風日長,院譽雀起,播于全國,成為繼武昌佛學院之后全國又一所著名佛學院。”我們說,閩院的聲譽固然得之于太虛大師辦學的理念與擘畫,但常惺法師奠定的良好基礎和持續的關懷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常惺法師與閩南佛學院的維持

1933年至1936年間,常惺法師繼太虛大師之后,接任廈門南普陀寺方丈、閩南佛學院院長,他整頓教務,添聘著名的高僧大德和佛教學者前來任教,使閩南佛學院的興盛局面得以在艱難之中維持下來。

常惺法師在閩南佛學院開創時期給廈門僧俗兩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當太虛大師在南普陀寺方丈任上兩屆期滿、決意引退之際,南普陀寺大眾一致接受太虛大師的提議,決定由常惺法師擔任南普陀寺方丈、閩南佛學院院長。為此,南普陀寺退居轉逢、會泉二師代表本寺常住,專程到泰縣光孝寺禮請常惺法師南來就任。1932年12月2日,南普陀寺隆重舉行常惺法師受請典禮,當時恰值弘一法師也在廈門,亦一并應邀與會,太虛大師發表熱情洋溢的歡迎辭:“今天是南普陀寺、閩南佛學院,開會歡迎常惺法師和弘一法師的一天。……常惺法師從前在此住有很長久之時期,大概亦為多數人所知。……他對于佛教教育之提倡,其歷史有非常之遠,其為法為人的廣大心于現在僧伽中實難多得。……可是恰巧弘一律師亦到此間。弘一律師在中國僧伽中可說是持戒第一。其道德與品格為全國無論識者與不識者一致欽仰,為現代中國僧伽之模范者,這是我們表示不勝歡迎的。”常惺法師也即席發表受請演講:“佛教徒應做的事情有兩種。一、佛教固然是宗教,亦不妨與社會接近,而作與社會有利之公益慈善事業,同時,須與佛教本身不相違;二、現在佛教內部非常腐窳,亦應聯合同志,振興改革,尤其是要積極提倡僧才,使佛教教育普及,然后把佛教宣傳到社會去。若能做到此二點,則可以受社會之歡迎,而佛教亦因之得以鞏固。這是常惺所義不容辭允負本寺、本院的責任的一點微意。”星轉斗移,時間過去了八十多年,中國歷史也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常惺法師的這番話對于今天的中國佛教界仍然具有振聾發聵的作用。芝峰法師代表閩南佛學院師生致辭:“青年僧伽須有指導大師,使學和行都能腳踏實地做去,負有導師的德行和愿行的,就是我們青年僧伽一致欽佩的太虛大師和常惺法師,現在太虛大師固辭本寺本院之專職,幸有常惺法師繼續擔任,此是我們青年僧伽非常有幸的事。”這應該是當時閩南佛學院青年僧伽共同的心聲。在這次典禮上,常惺法師與南普陀寺常住約定,他將在1933年6月間正式蒞廈晉山。

常惺法師就任南普陀寺住持、閩南佛學院院長之后,除了親自為閩院學僧講授《金剛經》等課程之外,還先后延請弘一法師、印順法師等大德學者到閩南佛學院任教。“民國二十三年(1934)三月,弘一大師應會泉和常惺之請,住于南普陀寺,在寺講《盜戒》,并一再囑咐瑞今和尚創辦佛教養正院,以培育閩南籍初級僧侶,改變閩院自開辦以來一直沒有閩南籍學僧的狀況。……從養正院開辦以來,弘一大師只要是來廈門,都要到養正院巡視,并多次為院學僧演講和開示。”在弘一法師的建議下,常惺法師于是另外辦起了專門弘揚戒律的佛教養正院,“聘請瑞今法師為養正院教務主任,廣洽法師為養正院監學,高文顯教授為佛教養正院講師。弘一法師在養正院時,自己擔任訓育課程,并且每星期為學僧講課一小時,勉勵學僧應該深信因果,惜福、習勞、持戒、自尊,并鼓勵學僧精讀《高僧傳》、《嘉言錄》、《格言聯璧》等。”印順法師晚年仍然未能忘懷應常惺法師之請到閩南佛學院任教的情形,他在回憶錄說:“(1934年)六七月間,虛大師附了常惺法師的來信,邀我再去廈門。那時,閩院已由常惺法師任院長,人事有了變動。在當時的青年學僧心目中,常惺法師是一位被崇仰的大德,我也就決定去一趟。住了半年,在1935年(三十歲)正月,我就與常惺法師的法子葦中法師,同船回上海。”文中所說的“葦中”,實即葦宗法師(1906~1943),與南亭法師、雪煩法師同受常惺法師的記莂,曾繼南亭之后出任過泰縣光孝寺方丈(1942~1943),惜乎英年而逝,他當時也奉師之命在閩南佛學院講授《成唯識論》,而印順法師主講的則是《三論玄義》。常惺法師虛懷若谷,從善如流,敦請這些大德高僧蒞廈任教,從而將太虛大師主持閩南佛學院期間獲得的光輝業績維持下來。

結 語

常惺法師為閩南佛學院付出了心血與汗水,也從閩南佛學院的光輝成就中獲得了安慰與自豪。但是,同儕之間的誤解和措置失當也令他心灰意冷,在他記憶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黯淡印象。

常惺法師曾經在致知心好友法舫法師的信中吐露自己的心聲,他說:“當惺未離廈門之時,曾商取各方同意將養正院改為小學,附屬于閩南佛學院,詎后不特不照成議辦理,且于廈報大登啟事,謂惺已退職,何權干預南普陀事。當此報到滬,虛大師為惺表示不平,謂宜有嚴正表示,惺自承無用,不愿多事。如此下去,座下試想,惺尚能對彼等說話耶?惺年來為南普陀事得到無數教訓,所以許多事不愿參加,不愿講話,如此人間而欲化為凈土,談何容易?”其沉痛之意,失落之情,溢于言表,令人感慨不已!最后是如此慘然地離開自己曾經為之努力的地方,不能不說這是歷史的遺憾!

考其原委,不外乎如下幾點:一者,南普陀寺當時邀請常惺法師創辦閩南佛學院,主要是想借重其聲名和經驗,但隨著辦學影響的擴大,可資借重的力量越來越多,對常惺法師的主張不再給予充分的重視,遂令常惺法師因失望而離心;二者,常惺法師作為當時聞名全國的高僧,既參與了中國佛教會的領導工作,奔走于新舊兩派之間,又參與了多處佛教教育機構的教學和管理工作,不能專其心于閩南佛學院。所有這些,都是非常值得今后主管和從事佛教教育的人們深入思考的。

注釋:

[1]常惺法師之俗姓及法名,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南普陀寺志》第105頁“常惺法師”條下謂“俗姓宋,名寂祥,亦名優禪”,與持松、南亭、慧云等人所撰各種傳記資料不同,當是不審之誤。

[2]持松:《常惺法師傳》,《常惺法師集·附錄三·重刊序跋》,泰州光孝寺印,第6冊,第72~73頁。

[3]南亭:《常惺法師傳略》,《常惺法師集·附錄三·重刊序跋》,第6冊,第74頁。

[4]慧云:《常惺法師年譜》,常熟興福寺,2012年,第74頁。

[5]廈門南普陀寺編:《南普陀寺志》,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第230~231頁。

[6]慧云:《常惺法師年譜》,第20頁。

[7]廈門南普陀寺編:《南普陀寺志》,第107頁。

[8]廈門南普陀寺編:《南普陀寺志》,第91頁。

[9]常惺:《覺三法師塔銘并序》,《常惺法師集·雜著》,泰州光孝寺印,第4冊,第82頁。

[10]蕙庭、覺三、廣津、廣箴等人的任職據《閩院歷年任職教師一覽表》(1925~1944),見《南普陀寺志》,第257頁。但表中開列年代與各位法師傳記資料相對照明顯有誤,此處據傳記改定。

[11]常惺:《閩南佛學院緣起文》,見《南普陀寺志》,第419頁。

[12]常惺:《閩南佛學院緣起文》,見《南普陀寺志》,第419頁。

[13]常惺:《閩南佛學院緣起文》,見《南普陀寺志》,第419頁。

[14]林子青:《懷常惺法師——為紀念常惺法師示寂五十周年而作》,《法音》1988年第9期。

[15]林子青:《懷常惺法師——為紀念常惺法師示寂五十周年而作》,第27頁。

[16]常惺:《密宗大意》,《常惺法師集·講演》第5冊,第29頁。

[17]慧云:《常惺法師年譜》,第29頁。

[18]太虛:《自傳》,《太虛大師全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國家圖書館文獻縮微復制中心,2005年,第31卷,第280頁。

[19]太虛:《自傳》,《太虛大師全書》第 31 卷,第 280~281 頁。

[20]常惺:《致太虛法師書(一)》,《常惺法師集·函牘》第 5 冊,第 4 頁。

[21]常惺:《致太虛法師書(二)》,《常惺法師集·函牘》第 5 冊,第 5 頁。

[22]慧云:《常惺法師年譜》,第34頁。

[23]慧云:《常惺法師年譜》,第46頁。

[24]廈門南普陀寺編:《南普陀寺志》,第230頁。

[25]此據林子青編著《弘一大師年譜》,二慧云《常惺法師年譜》記載此日為1932年12月3日,前后相差一日,未詳孰是。

[26]轉引自林子青:《弘一大師年譜》,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第200頁。

[27]轉引自慧云:《常惺法師年譜》,第53頁。

[28]轉引自慧云:《常惺法師年譜》,第53頁。

[29]廈門南普陀寺編:《南普陀寺志》,第84頁。

[30]慧云:《常惺法師年譜》,第59頁。

[31]印順:《平凡的一生(重訂本)》,《印順法師佛學著作全集》第23冊,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第10頁。

[32]慧云:《常惺法師年譜》,第60頁。

[33]常惺:《致法舫法師書(一)》,《常惺法師集·函牘》第 5 冊,第 6 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欲国产一区二区日韩欧美|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 免费毛片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1区2区3区| 久久精品娱乐亚洲领先| AV熟女乱| 少妇人妻无码首页|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 yjizz国产在线视频网| 999国产精品|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亚洲午夜天堂|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免费一极毛片| 男人天堂伊人网| 日韩 欧美 小说 综合网 另类| 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区| 茄子视频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视频| 91福利在线看| 美女免费黄网站|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无码粉嫩虎白一线天在线观看| 国产91小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三级日韩三级| 日韩小视频网站hq|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av喷潮| 欧美第九页| 青青青国产视频手机| 亚洲欧洲综合| 激情综合网址|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 欧美精品三级在线| 伊大人香蕉久久网欧美| 色爽网免费视频|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观看|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伊人色在线视频| 欧美怡红院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午夜| 婷婷色丁香综合激情|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免费网站| 欧美一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图片小说区| 一本大道在线一本久道| 国产av剧情无码精品色午夜| 熟妇丰满人妻av无码区|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 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在线人成大黄瓜| 69免费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aⅴ| 久久久久久午夜精品|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国产成人AV男人的天堂| 久久综合干| 啦啦啦网站在线观看a毛片|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 99re热精品视频国产免费| 亚洲精品成人7777在线观看| 18禁影院亚洲专区| 成人午夜天| 日本在线欧美在线| 亚洲天堂啪啪| 日本欧美一二三区色视频| 亚洲综合在线网| 最新国产你懂的在线网址| 国产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午夜天堂网页| a天堂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