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阿玲智救劉飛政委
□ 徐耀良
1940年12月13日下午,駐蘇州的一股日軍偷襲“江抗”一、二支隊駐地張家浜。“江抗”副司令員何克希當即指揮后方機關轉移,并以兩個大隊的兵力,頑強阻擊敵人,雙方戰斗十分激烈。日軍不斷增兵,參戰兵力200多人。“江抗”援軍也從側翼向日軍進攻。
為避免更大損失,何克希決定撤出戰斗,并命令一縱隊政委劉飛急赴西張家浜,組織部隊撤往東張家浜。西張家浜與東張家浜中間隔著一條周店塘河。當地群眾冒著槍林彈雨,紛紛揺船前來支援,終于順利地將一批批指戰員送過周店塘河,轉移到比較安全的東張家浜。為了不遺漏一名傷病員,劉飛又轉身返回陣地,直到確認已無一人,才放心地回到渡口準備渡河。偏偏在這個時候,突然槍聲大作,從南面沖過來一隊日軍,封鎖了周店塘渡口。北面的日軍也向渡口蜂擁而來,劉飛前后被日軍堵死,身處絕境,他拔出手槍,準備與敵人決一死戰。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突然從河邊的觀音堂里閃出一位大嬸,一把將劉飛拉到觀音堂旁邊的一個干草堆附近。原來,干草堆在兩塊石板上,石板下面是一條水溝,因為是冬天,水溝里沒有水。這位大嬸叫劉飛隱藏在干草堆下面的石板底下,外面用柴草掩蓋著,十分隱蔽。
剛把劉飛藏好,從南面趕來的一小隊日軍已來到跟前,一個姓王的漢奸翻譯只看到一位經常在這里擺渡的婦女,就指著她惡狠狠地問:“剛才這里有不少新四軍,他們都到哪里去了?”大嬸不慌不忙地回答:“剛才確實有不少人從這里經過,到哪里去了我可不知道。”漢奸很兇,指著這位大嬸吼道:“如果欺騙皇軍,你一家人統統的死啦死啦!后果你是知道的。”大嬸心里亮堂著,這個漢奸的話不假,前幾天村里有人隱藏了一個新四軍傷病員,結果一家老小被鬼子全部殺害了。大嬸看到鬼子用刺刀在草堆上亂捅,心里非常著急。為了把鬼子引開,她急中生智,故意裝成很急的樣子,對翻譯說:“有幾個人剛剛過河,你們馬上過去,一定能追上。快點,我來揺船送你們過河。”
日軍來到河邊,往河東張望,不敢上船。他們不知河東有多少新四軍,恐怕中埋伏。此時,河東響起了猛烈的槍聲,原來一縱隊司令戴克林為了掩護劉飛撤出故意開槍。日軍見前方情況不明,不敢貿然進攻,迅速離開渡口,向北與北路的日軍會合。
等日軍離開渡口,這位大嬸才扒開草堆,把劉飛領進觀音堂里安頓下來。剛坐下,劉飛又站起來,感激地說:“我叫劉飛,等到把日本鬼子趕跑后,我要把您老接到家里,為您養老送終。”大嬸忙說:“別這樣,救你是碰巧。我叫宋阿玲,就住在西張家浜,只有一個已出嫁的女兒,現在我常年在這個渡口擺渡謀生。”劉飛聽后馬上說:“我從小父母雙亡,您這次冒著生命危險救了我,您就是我的親娘!”就這樣,他們結下了母子情。第二天,宋阿玲將劉飛轉移到陸巷侄女家,后又揺船將劉飛送到常熟東唐市。臨別時,她將丈夫的一件棉衣送給了劉飛,笑著說:“你們都是好人,菩薩會保佑你們的。”當時,她只知道劉飛是一名有手槍的“江抗”干部,并不知道他是一個縱隊的政委。
1970年冬,劉飛夫人朱一專程到吳縣西張家浜,找到了宋阿玲老媽媽,并把她接到了上海,陪她游玩了幾天。因為不習慣城市生活,也放不下女兒家的孩子,宋阿玲決意又回到了老家。此后,他們“母子倆”再沒有見過面。宋阿玲于1974年病故,臨終前,她拉著女兒翁菊英的手囑咐說:“如果以后有機會見到劉飛家人,一定要把我們的友誼傳承下去。”劉飛也于1984年10月24日在南京逝世,終年80歲。
2017年1月14日上午,劉飛的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等晚輩,有幸在蘇州革命博物館與宋阿玲的女兒翁菊英、外孫龔巧根相見并合影,蘇州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原副會長沈偉東見證了這一感人場面。正如劉飛女兒朱行行所說:“我們來到了父親曾經戰斗過的地方,是沙家浜人民給了我父親第二次生命,沙家浜也是我們晚輩的第二故鄉。”第二天,他們一起向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捐贈了劉飛的生前遺物。
(根據周祖榮、周海根、王泉、翁菊英口述整理)
(編輯 何文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