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中央社”12日報道,臺軍向美購買的12架P-3C反潛機已全數到位,并已具備投射魚雷和深水炸彈能力,臺軍12月將舉行P-3C反潛機機隊成軍典禮。
臺空軍指出,比起現有S-2T反潛機,P-3C的作戰能力更強,機鼻內有雷達,機腹下方有電子支持系統,機尾有磁性探測儀,而且機腹和機翼都可以掛載武器,突破S-2T只有6個掛點的限制,聲吶數量更多,定位更精確。對于這一反潛利器的用途,“中央社”在報道中詳細對比了海峽兩岸的潛艇戰力,針對的目標不言而喻。而對于巡邏區域,《聯合晚報》稱,P-3C往返南海不需加油,能在當地實施大區域長時間反潛巡邏、監控與壓制,同時具備電子戰與偵察功能,又擁有反艦導彈與反潛魚雷等武器,將有效延伸對南海的掌握。據了解,P-3C去年下半年首度完成東沙與南沙地區戰備巡邏任務,配合臺海軍進行太平島周邊海域巡邏,因太平島跑道長度限制,未降落太平島。
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張軍社1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P-3C反潛巡邏機從1969年開始服役,美軍已開始用P-8反潛機進行換裝,在這種情況下,臺灣購買了這些美國老式裝備。雖然相比臺灣目前使用的S-2T,P-3C的航程和留空時間都有所增加,但臺灣當局企圖利用P-3C改變海峽兩岸軍事實力對比是癡心妄想。這種老舊反潛機只能為臺灣當局起到壯膽的作用,實際效果并不大。臺灣當局也不可能通過一兩件外援裝備就改變兩岸軍事力量對比,更不可能借助它達到“以武拒統”的目的。▲
(郭媛丹)
環球時報2017-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