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新加坡特約記者 李珍 辛斌 本報記者 倪浩 ●盧戈
“超過95%原內容保留,11國艱難達成共識推新版TPP”。新加坡《聯合早報》12日這樣評價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進展。美國退出后的TPP11國官員過去幾天在越南峴港APEC會議舉行期間頻密磋商,終于在11日達成改進版的“全面且先進的TPP”(CPTPP),簡稱為“TPP11”。聲明指出,各國經過數月磋商后,達成“保留TPP主要好處的均衡協議”,并就CPTPP的核心成分達成共識,各國將制定使CPTPP生效的法律文書。
不過,馬來西亞《星洲日報》12日稱,雖然11國部長就TPP核心部分達成共識,已經克服最困難的一部分,但11國領袖不太可能在越南APEC期間批準協議。雖然TPP暫時擺脫成為空談的命運,但現在的CPTPP失去了美國這個龐大市場,對越南、馬來西亞、智利和秘魯等國家的吸引力已經大減。
參與國GDP“縮水”
日本時事通訊社12日稱,日本繼7月達成框架協議的日本與歐盟經濟伙伴關系協定(EPA)之后,再次主導了大型貿易談判,明確了與全球保護主義動向對抗的姿態。雖然在美國退出后TPP參加國的GDP合計從全球的40%降至13%左右,但仍將誕生一個實現高水平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經濟圈。
《日本經濟新聞》11日報道稱,TPP11國在美國退出前匯總的原版TPP規則中,凍結一部分條目,但保留廢除關稅的約定。投資者和國家爭端解決(ISDS)條款及越南強烈要求凍結的勞動者與政府爭端解決條款等高端政治項目全部保留下來,重視發達國家“高質量規則”的日本需要做出讓步。關于礦工業產品和農產品的市場開放,TPP原版中約定的關稅廢除和進口框架依然保持不變。
新加坡《海峽時報》12日報道稱,有關全球化的氛圍在變,存在對現行貿易體制是否和以前一樣確保全世界受益的擔心。新加坡商業聯合會經理何鳴杰說,希望調整過的TPP能夠盡早實施。據悉,CPTPP的具體內容以及進展時間表都沒有被披露,人們預計所有成員國領導人將于2018年1月到2月之前簽署協定,令其在2018年年底生效。
條款細節仍需談判
馬來西亞《星報》12日稱,就在11國宣布TPP起死回生的24個小時之前,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缺席TPP首腦會,這是出人預料的。據加拿大廣播公司11日報道稱,特魯多強調,關于TPP“還有很多重要工作要做”,加拿大的核心主張包括新增加一章關于性別權利的條款,修改出產地規則,以及關于保護和提升加本國文化的要求。原TPP條款下,一輛出口加拿大的汽車,其中45%的零部件如果產自TPP成員國,則可享受免稅待遇,而在北美自貿協定(NAFTA)下,這一比率為62.5%。作為汽車制造和出口大國,日本竭力想要維持原條款,而加拿大則打算修改這一條款以保護本國汽車工業利益。
據日本《每日新聞》12日報道稱,在參加TPP的國家中,包括日本在內有8個國家的經濟合作協定(EPA)將會生效。日本政府估算11國達成TPP協議將會產生“讓日本GDP增加14萬億日元,雇傭增加80萬人”的經濟效果。
此外,11國家間的TPP協定生效后,日本面向東南亞國家出口的限制將會緩和,日本在越南等國家開設24小時店等將會變得更加方便。不過日本的農產品將會面臨嚴酷的競爭環境,牛奶、牛肉等12類外國農產品將會憑借低關稅大量涌進日本。澳大利亞的牛肉、牛奶以及玉米等,新西蘭、加拿大的奶酪、大米等都將沖擊日本農產品。
影響力與規格打了折扣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投資研究部主任劉英奎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失去了美國這個“帶頭大哥”,CPTPP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多邊組織的規格都要明顯下降。劉英奎認為,以美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易于形成一個緊密的區域型經濟組織,但是現在美國退出,對于力推者日本來講,則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劉軍紅則認為,目前CPTPP各成員國除日本外經濟體量普遍比較小,而且在地理上極度分散,加上沒有核心國家強大的向心力,很難形成一個緊密的區域性組織。▲
環球時報2017-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