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盛基
保羅·埃爾利希教授是斯坦福大學的生物學家,朱利安·西蒙教授是馬里蘭大學的經濟學家。二人雖在不同領域,卻針鋒相對打過一次賭。
1980年,埃爾利希教授預測,未來幾年,由于全球人口增長過快,物質需求激增,地球的自然資源將消耗殆盡,商品價格必然上漲,人類不得不面臨生活倒退的困境。
西蒙教授則公開反對埃爾利希教授的觀點,他嘲笑埃爾利希教授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觀主義者,一個堂堂的生物學家竟然對大自然這么沒信心。他認為商品價格不但不會上漲,反而會下降。
埃爾利希教授譏笑西蒙教授信口雌黃,癡人說夢,還是經濟學家呢,連經濟規律都不懂。
一個說漲,一個說降,二人唇槍舌劍,針鋒相對,誰也不服誰,可是誰也說服不了誰。于是,西蒙教授提議打賭:選出五種商品下注,如果十年后這些商品的價格上漲了,埃爾利希教授贏得賭金,反之,如果這些商品的價格下降了,西蒙教授贏得賭金。
埃爾利希教授徹底被西蒙教授的公開挑釁激怒了,他非常氣憤,但毫不猶豫地接受了挑戰。
經過商定,二人選擇了鉻、銅、鎳、錫和鎢這五種商品。下注后,二人各自走路,十年間再也沒有來往。十年后的1990年,以上五種商品的價格果然比1980年時下降了。
1990年10月,西蒙教授收到了一封信,打開信封,里面并無書信,只有一張支票,金額為576.07美元。不用說,這是埃爾利希教授寄來的。
很顯然,沒有寫上幾句,表示埃爾利希教授不肯認錯,而寄來賭金,則一定是他表示認輸。
這是一個極端的事例。有許多時候,錯未必輸,輸也未必錯。
(摘自《亳州晚報》 圖/傅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