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旭
父母已是90多歲的老人了。不經意間我發現,倆人生活中無論發生了何種變化,有一點,幾十年來卻始終不曾改變,那就是:押飯。因為押飯,使倆人的生活多了一份情趣和生動。
父親有一個習慣,那就是每當看到母親快吃完飯時,總是起身,從飯鍋里,用勺子盛一小口飯,輕輕地押進母親的碗里,生怕母親吃不飽似的。有時,母親看到父親來給自己押飯,就會端起飯碗躲閃著,臉上露出慍色,不停地說著:“吃飽了,不能再押飯了。”父親就會憨憨地一笑,說:“就再押一點,吃飽了就不想娘家了。”
看得出,母親的躲,也不是故意躲,而是一種欲躲非躲;氣,也不是故意氣,而是似嗔非怒,仿佛要故意難為父親似的。而父親也就在母親躲與非躲、似嗔非怒之間,將飯押上。
為了能給母親押飯,父親在吃飯時,總是一直偷偷地看著母親飯碗里的情況。無論押多少飯,仿佛是個心意。這幾年,母親患了糖尿病,醫生告誡說,這種病不能多吃,一定要少吃。從此,父親每次給母親盛飯時,就先盛少些,然后再給母親押點飯,哪怕只有一小撮、幾十粒,也要押押飯。
那天,我把兩位老人請到自己家里來吃飯。父親快吃完飯時,母親已悄無聲息地從廚房飯鍋里,盛來一勺子飯往父親碗里押。父親望著母親,笑道:“老太婆,你什么時候也學會給我押飯了。”母親含嗔道:“老頭子,你給我押了幾十年的飯,也該讓我給你押飯了。”父親聽到了,端著飯碗,只是一味憨笑著。
母親悄悄地告訴我:“這幾年,你父親的腿腳不利索了,起個身很不方便,我來給他押飯,他就不會再給我押飯了。”
就這一剎那,我的眼睛濕潤了。從這令人忍俊不禁的一幕中,我看到的是倆人的情和愛。這種情和愛,成為一道化不開的甜蜜和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