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琦
摘要: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進行研究,對長春市部分中學生初一到初三的學生和武術教師進行訪問和調查。研究結果表明,長春市中學生了解武術的渠道眾多,他們對武術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但是真正習武者卻受到諸多方面的影響,本文通過分析制約武術學習的因素,為使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動機提供建議。
關鍵詞: 武術 中學生 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2-0165-01
興趣是人們認知事物或參加某項活動所帶來積極、主動的心理特征,武術的興趣則是能夠積極鉆研武術、學習武術,對武術文化有著濃厚的感情等,是學生學習武術能夠持之以恒的動力,它能促進并加強學生主動進行學習的行為,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通過對長春市中學生的調查研究,分析武術課的學習興趣,目的就是提高學生對武術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了解武術,提高對武術的學習興趣,促進武術課在學校的順利開展。本文通過調查長春市中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找出其中出現的問題,為武術教學提供合理化建議,促進中學武術課程的發展。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對長春市一中、六中、八中初一至初三共計300人,其中男生150人,女生150人,平均年齡12-14歲,以及相關武術老師進行了調查。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據本文的需要,作者在學校圖書館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并查閱中國知網、萬方全文期刊網等。
2.問卷調查法
向學校的學生發放問卷,每個年級100份,共300份(男女各半),收回276份,有效問卷270份,有效率90%。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學生對武術的認識途徑
學生了解武術的途徑主要是通過影視媒體和學校體育,不了解武術的人很少。在實地的訪談過程中,很多學生反映自己是通過很多途徑了解武術的,并且一直很關注武術。通過調查得出39%的人通過電影電視來了解武術,在所有的途徑中比例最高,可見近些年武術與影視的結合,極大地推進了武術的推廣和宣傳,成為學生了解武術的主要渠道。
(二)學生學習武術的動機
中學階段的學生,學習壓力很大,而且體育課和課外的時間很少,因此他們將增強自己的體質看作武術學習的根本目的,正確的學習動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良好開端,是保證學習質量和效果的前提。作為體育運動項目之一的武術在學校體育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強身健體,而多數學生也認同這種觀點。所以不難看出,學生對武術的興趣還是很高的。
(三)學生武術興趣影響因素分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興趣的形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形成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只有認清各種因素的作用機理,才能減少對學生的負面影響,因此我們必須認清每一種因素的發生機理。
1.對武術認識的心理落差
中學生對武術的認知更多停留在感性認識上,實際接觸到武術運動后,卻覺得與心目中所想的武術相差甚遠,因此產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此時,如果沒有教師的正確引導,他們就會對武術慢慢失去興趣而轉向其他體育項目。
2.學生怕傷、怕累、意志不夠堅強
武術套路是以技擊作為主要內容,涵蓋了踢腿、跳躍、對練等內容,當這些內容在上課中具體實施時,學生可能會因用力過猛或身體沒有充分適應而導致出現肌肉酸痛,在實戰練習中,也可能導致身體受到傷害。這些情況的出現,大大地影響了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
3.教師的職業素養不過關
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計劃者、組織者、實施者,控制著教學的形式、方法和內容等具體進度。因此,教師教學方法是否得當,內容的安排是否合理以及教師本身的文化內涵、道德修養、教學能力,是決定教學效果最重要的因素。在武術的實際教學中,如果教師的教學功底不過關,講解時缺乏藝術性,教學內容陳舊枯燥,示范動作不標準,就會嚴重影響學生對武術課的興趣。
三、結語
鞏固學校體育傳授學生知識的優勢地位,保證學生獲取知識的可靠性和延續性。引導學生形成合理的學習動機,確保正確的學習目的。繼續培養學生對武術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幫助學生克服學習興趣的影響因素,改進教學方案將各種影響因素的干擾降到最小。
參考文獻:
[1]卞振武.安徽省中學生習武興趣的調查分析[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2016(2):20-22.
[2]韓大帥.武術段位制在江蘇省中小學推廣的可行性及對策研究[J].揚州大學學報,2013(5):2-4
[3]鄧以華.山東省魯西南地區中學武術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3).
責任編輯: 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