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雨瀟
摘要: 閱讀是高中英語學習的重中之重,也是很多同學容易失分的地方,要想在高中英語閱讀中取得高分,必須要把握題型,采取針對性的解題技巧。本文根據筆者的學習經驗總結了英語閱讀測試題的類型,并探討具體的得分技巧。
關鍵詞: 高中英語 閱讀理解 得分技巧
中圖分類號:G63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2-0178-01
閱讀理解是高中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中英語的測試當中占比較重,也是高中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真實反映,既是教師授課的重點,也是我們學習成績提高的關鍵。下面筆者分享幾個自己總結的高中英語閱讀理解的得分技巧,希望能給存在閱讀困難的同學提供一些參考。
一、辨識英語閱讀測試題的類型
根據筆者對高中英語閱讀理解的總結情況來看,不同的閱讀體裁有著不同的閱讀測試重點,因此我們要想在高中英語閱讀理解中獲得高分,正確辨識英語閱讀測試題的類型非常重要。
1.對主旨大意進行歸納
此類測試題要求我們首先對文章內容有較為清晰的了解,然后通過文章反饋的信息對文章的中心思想進行歸納和總結。這一般出現在說明文體裁當中。
2.對文章隱含意義進行推理
在目前的閱讀理解考題中,有相當一部分題目考查的是文章的隱含意義,此類題型難度較高,我們需要在掌握文章基本含義的基礎上,深挖文章的隱藏性含義。要解決這類難題,要靠我們自己對文章的相關線索的挖掘,對已知信息進行分析和推理,最后得出符合題目要求的最佳答案。
3.文章細節內容的考查
細節判讀題這種題目就是對文章具體語句的細節判讀,細節內容多為人物、時間、地點、數字等容易讓我們忽略的信息,主要考查我們閱讀和觀測的細致性。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答題前,我們需要先通讀一遍題目,看題目的考查內容,再根據內容找尋文章中的細節答案。
4.上下文詞意的猜測
此類測試題主要考查我們的語境把控能力,一般是對代詞所代指的內容進行考查,或者考查我們在具體語境下的生詞猜測能力,檢測的是我們對文章語意的理解程度或者是對某個句子整體結構的掌握程度。
5.作者觀點和態度的判斷
此類題是大多數同學最容易失分的地方。此類題型考查的是我們對作者寫作意圖的猜測,我們需要通過對文章句子表達的含義進行系統的挖掘,注意細節,對作者的看法與傾向有清晰的了解。
二、不同類型閱讀測試題的解答策略
主旨大意歸納題,我們需要先對文章進行通讀,特別注意句首或者句尾含有作者傾向與觀點的句子,然后再對文章的主旨進行歸納和總結。
對文章隱含意義的推理問題,我們要對文章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對可能會有潛藏含義的句子做出重點標記,細致推敲作者的寫作傾向和意圖,找出答案。
對文章細節判斷題,首先我們在題干中找到與考查細節相關的詞語,幫助我們鎖定需要判斷的原句,對待考查原句的考查題,只要我們細心認真,就可以在題干當中找到關鍵詞,然后在文章當中按圖索驥找到相關的句子,對題目的要求與文章細節一一對照,就可以得到正確的答案。
例如,在某個閱讀題中,出現了Coco was originated in,此題考查的信息是coco 和 originate in 兩個關鍵詞,是對coco這一物質原產地的考查,所以要根據信息進行篩選。如果出題專家想要增加細節判斷的難度,就會在原句基礎上改動某個條件,我們一定要注意條件的變化。例如,原文當中給的是two thirds of the 52 million people suffered from the disease,但是測試題當中給的是how many people suffered from the disease,對此,我們需要自己計算出正確的數字,才能夠獲取真實的答案。
對待生詞猜測的題目,我們要多進行閱讀積累,擴大生詞積累數量,提高閱讀理解能力。英語是一種語言,語言表達需要特定的語言環境,只要我們的詞匯積累達到一定的程度,自然而然可以實現厚積薄發,生詞猜測也就不是難題了。
當對文章的作者觀點進行猜測時,我們一定要謹記一個原則,要猜測的是作者的傾向,而不是我們對文章的理解,也不是我們自己已有的與文章有關的看法和經驗的總結。一般來講,some people think 這樣的提示語在告訴我們,作者是不贊同這種觀點的,這只是別人的看法,因此要在觀點后面去發現作者的表達傾向。
三、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英語閱讀理解對我們高中生來說非常重要,閱讀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我們的英語成績。上文筆者介紹了自己對高中英語閱讀理解得分技巧的心得體會,我們在做題時,要了解具體的題目類型,根據題目類型的不同,采用相應的閱讀技巧。此外,在課外,我們要適當增加課外英語閱讀量,擴大英語詞匯的積累,掃除閱讀中的生詞障礙,以輕松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內容。
參考文獻:
[1]陳香.談談如何幫助高中生做好閱讀理解——以2014年江蘇卷為例[J].中學生英語,2015(34).
[2]王國炎.如何提高閱讀理解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2).
[3]王寧波.走出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誤區[J].新課程(中),2014(11).
[4]劉柏清.如何做好閱讀理解中的細節題[J].校園英語,2015(3).
責任編輯: 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