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凌云
當前美術館的數字化建設
■孫凌云
現階段,構建我國社會和諧的實踐,探討美術館的數字化建設的演變機制,有利于發現和解決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美術館的數字化建設所面臨的問題,提供人們的美術鑒賞積極性。我國各個城市的美術館的數字化建設盡管有了很大程度的發展,但在建設的過程仍然有一系列的問題存在,我國國內的各地區的中小美術館大部分是停留在“空殼”的起步時期。在本論文中,我們從多方面出發,對當前我國的美術館的數字化建設的現狀進行了解。并且,對其目前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結合國內外的先進經驗,運用比較、分析、綜合的方法,試圖尋求一條適合我國美術館的數字化建設工作的道路,為我國美術館的數字化建設工作提供參考和決策的依據。
數字美術館建設的工作,遵循的原理主要就是把藝術品進行數字圖像化、3D化的技術處理,同時,將這些藝術品展示在三維虛擬美術館中。其中,獨立的虛擬展實際上就是對實體展進行的嫁接,而開展的虛擬美術館即是對實體美術館的進一步的補充和延伸。由于實體美術館存在著十分有限的劣勢,數字化建設就是運用新型的媒體、音樂視頻,采用虛擬特效技術,對場館進行改造,使其可以在虛擬展中得以展示。
美術館數字化,實際上是指美術館內開展工作,對其中的藝術品進行收集、保存、展覽、研究、推廣等方法,運用其中的專業職能,將其納入到美術館的日常行政事務管理過程之中,將美術館里的相關內容以數字化的形式對其數據進行錄入、存儲、管理、開發,為美術館今后的各項工作提供一定的數據信息的支持與便利。做好美術館的數字化建設的工作,是能夠開展好數字美術館的前提和基礎,更深層次的說法,能否成功建設數字美術館與必須要以美術館進行的實際工作作為基礎,否則即使信息技術再發達,相關的互動體驗設施設備再完善,建設的虛擬展廳再華麗美觀,都只是脫離了實體的支撐,并沒有實用價值和意義。
1.時間、空間限制館藏與公眾見面
盡管這幾年,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的地方美術館開始了向美術博物館方向的發展,但是目前為止還是扮演著美術展覽館的這一角色,主要的工作是在應對各種書刊、各地區的藝術機構或者美術院校,還有藝術家們的展覽,美術館主要是被各個年度的展覽計劃檔期排得滿滿的,館內各個展廳也得到了較為充分的利用,收獲了一定的益處。并且,各個地區的美術館能夠有一定的平臺資源,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不少藝術家們的藝術品開辦展覽會,不僅能夠很大地促進各個地區的美術得到繁榮發展,同時也能夠滿足各個地區的公眾欣賞美術的需求。并且,各個地區也有不少著名的藝術家能夠對所在展覽的美術館進行回饋,做好一定的無償捐贈工作,還能夠開展有償的贈予作品來給予公眾們觀賞收藏,這能夠豐富館藏資源,也是當前不少美術館館藏品的主要來源。
但是,另一方面看來,美術館開展的弊端也日益凸顯,由于館內的展期被排排很滿,各個地方的場所被各種活動所侵占,在時間方面沒有了公眾欣賞的空檔,在空間方面也沒有足夠的地方給予公眾。盡管美術館里有眾多的本館藏品,包羅萬象,但因為在目前難以構成完整的展覽系列,很難讓觀眾欣賞到,美術館難以履行將所展覽的藝術資源實現最終的全民共享的職能。
2.展出形式限制了藏品與公眾見面
現階段,我國各個地區的美術館所開展的形式難以使公眾有效欣賞到。部分展出的藝術作品雖然數量不少,但是難以有一定的系列性,缺乏代表性的作品,而且也沒有一定的學術價值,難以形成有效的推廣意義。各個地區的美術館所開展的館藏優秀作品難以真正讓大眾欣賞到。另一方面看來,僅僅依靠各個地區美術有限的實體藝術品的展示,難以徹底地解決將美術館內的所有優秀的、有價值的藏品得以展出,由于目前各個地區的美術館還有大量的藏品難以真正讓大眾們接觸到,以及不少客觀原因,或者是為防珍貴館藏品出現失誤,只能將其深藏在美術館內的庫房角落里,其中的原因被歸結為:個別的,難以成系列的藏品;藏品非常珍貴或已受損,經過了一定的技術處理,但還是不適合陳列在展廳;又或者是原作體量(太大或太小),不太適合采用實物的形式在展廳中展覽出來;不具備展示在展廳的其他條件。這些原因的客觀存在,成為了我國不少地區美術館急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1.創新美術館數字化建設
具備創新能力是現代化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質,也是一個民族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在當今這個時代,創新是競爭優勢所在,我們的社會需要的是具有創新意識和創造力的人才。明確美術館各個職能部門的工作權責,處理好于政府、公眾之間的關系。事情劃分輕重緩急,統籌安排。理順公眾、美術館、藝術家等多重角色間的關系。做好協調工作,配合單位和政府開展工作,發揮橋梁的作用,積極加強美術館的數字化建設。加強對于美術館數字化的管理人員隊伍建設,著重培養美術館中的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及職業道德,建立健全這方面的管理制度,加強對人員日常工作生活進行必要的指導、監督,對公眾日常欣賞提供各項服務做出較為規范、科學合理的規定。招募具備專業素質和能力的優秀的講解人員,組建具有高素質的隊伍。在總體上提升服務水平,開展協商溝通的工作,達到加深理解,新聞機構通過輿論工具,加強宣傳,共同探討。
2.關注公眾對于美術館數字化需求
開展定期的公眾意見調查。與各個組織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組織有關人員定期深入公眾家中,進行情況的了解,信息的收集,掌握社情民意,重點關注公眾們的美術館數字化需求。鼓勵發動公眾及時報告,加強溝通,了解社區輿情,充分依靠公眾、發揮力量。建立健全具有多層次和全方位的信息管理制度,發展信息的跟蹤和反饋的制度,拓寬報告的信息渠道,提高收集到的信息的質量,及時掌握第一手情報,確保公眾的決策更加科學有效。充分利用各種公開和秘密手段,建立信息暢通網絡渠道來開展信息收集。相關的處理人員要善于發現、甄別信息,并且確保收集到的信息能夠暢通、迅速地傳遞到公眾中,上報下達,做到妥善處理。在得到信息后,美術館要立即開展綜合分析工作,進行梳理,并且要密切關注目前事態的發展程度和未來可能的趨勢走向,捕捉其中的傾向性,發現隱藏的問題。深入分析,理清思路,才能為制定出正確的決策做好準備。建立科學的決策程序,與各部門的學者專家進行研究,結合決策者與群眾的力量。積極運用各項科技,使決策更加合理。
美術館采用了新型的數字化技術,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的美術事業的發展,提高了群眾的美術鑒賞積極性,為我國美術帶來了新的機遇,越來越成為我國各地區美術館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建設與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探究目前我國美術館數字化建設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結合作者自身所學,對其他專家學者的研究進行總結,探究改進美術館數字化建設問題的對策。因此,關注美術館數字化建設這一問題刻不容緩。
(江蘇省美術館)
[1]高鵬.美術館在數字化時代的創新與實踐[J].美術研究,2016,02:29-32+41.
[2]鄧文冰.論美術館數字化建設的重點與趨勢[J].藝術品鑒,2016,06:340+319.
[3]高鵬.數字化美術館時代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美術館,2016,03:53-55.
[4]肖竹青.科技,讓文化不朽——美術館數字化的必要性[J].美術教育研究,2013,16:29.
[5]軒露.美術館數字化的緊迫性[N].中國文化報,2015-08-02003.
[6]高鵬.淺談美術館的數字化進程——以國際美術館數字化實踐及今日未來館為例[J].美術, 2016,04: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