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艷秀 圖董欣
“放”出活力 “管”出規范 “服”出效益
——遼寧省國土資源系統“放管服”工作側記
文劉艷秀 圖董欣

遼寧省國土資源廳行政審批進駐遼寧省政務服務中心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將其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當頭炮”。國土資源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持續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大力改善營商和創業、創新環境,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面對遼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局面,遼寧省把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主線和突破口,成立了省政府推進職能轉變協調小組,以每年出臺一個改革方案的頻率和力度,統籌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重大改革,力破體制機制障礙,轉職能、提效能、增動能,“放管服”改革紅利不斷釋放。
以敬民之心行簡政之道。讓審批程序越來越簡,讓監管能力越來越強,讓服務水平越來越高。一直以來 ,遼寧省國土資源廳始終堅持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改革理念,在“服”上下功夫,把該放的放到位,把精簡的精簡夠,做到機構流程精簡,監管服務增效,為遼寧經濟發展清障,自上而下,將服務工作落到實處、推向深處、做到好處。

遼寧省第一本不動產登記證書在大連市頒發
8月16日,《加快辦理省屬企業集團土地、房產有關權證和相關工作的通知》正式下發(以下簡稱《通知》)。
9月中旬,記者在遼寧省國土資源廳不動產登記局局長才冬華的辦公室見到了這份《通知》。據才冬華介紹,這份文件在經省委省政府審議通過時,已經得到省政府領導的肯定。在7月28日召開的遼寧省政府黨組會議上,省長陳求發再次對國土廳制定這個《通知》給予高度評價:“國土廳積極作為,積極落實總書記關于做強做大做優國有企業,落實推動很主動,是很實的一個措施,也是明知有困難也迎難而上,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各項改革都要齊心協力想辦法,單靠一個部門單打獨斗是不行的,國企改革也一樣,國土廳這個支持力度就很大,要有一盤棋的思想。”
才冬華向記者介紹說:“為幫助省屬企業集團辦理有關權證,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比如沒有任何審批和驗收手續,無法提供規定的登記要件,出現了登記機構要、省屬企業集團缺、有關單位不給補的停滯局面,為打破這種僵局,我們廳起草了《關于加快辦理省屬企業集團土地、房產有關權證和相關工作的通知》,然后出臺了這樣一個文件,目的就是為了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全力服務省屬企業集團。”
促進遼寧經濟再發展,遼寧省國土資源廳積極努力,主動作為,結合執行《遼寧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加強國土部門的行政服務工作,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工作,在為遼寧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促進經濟發展等領域真抓實干,親力親為,做好服務型政府。
遼寧廳黨組要求各部門同志把“三嚴三實”的精神實質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特別是對于簡政放權工作,根據省政府“放權要徹底到位”的要求,確立了“兩個下放”原則,即:能下放的全部下放;全國已有省份下放的我省要全部下放,以“三個最大限度”為標準,全力推進轉變職能簡政放權工作。“三個最大限度”即:最大限度地取消對投資創業就業影響大、對經濟社會發展制約明顯的行政審批事項;最大限度地減少審批環節,減少前置要件,優化審批流程,提高辦事效率;最大限度地釋放市場的活力、調動社會資源的活力、激發創新創業的活力。
據統計,遼寧廳在2014年前已經分3個批次取消下放了行政職權,共調整行政審批事項35項,其中取消12項,下放20項,委托下放2項,暫停1項。2015年6月,省廳又再接再厲,又對行政審批事項及前置要件進行了梳理,再次調整行政審批事項16項。
為確保行政審批工作有序、高效開展,2017年,遼寧廳在第一時間成立了行政審批處,并進駐省政務大廳。審批處以提高審批效率為核心、規范審批流程為抓手,推進“放管服”改革。今年起,根據國土資源部相關規定,按照“非禁即入”“非禁即準”的原則,在用地預審上,簡化審批程序,適當縮小用地預審范圍;在礦業權價款評估管理上,取消了“礦業權價款評估備案核準”事項。這些“瘦身”措施的出臺,減少了企業的路障,節省了時間和金錢成本,為企業的發展贏得了時間和效益。
同時根據下發的《遼寧省國土資源廳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實施方案》要求,梳理編制政務服務事項目錄。在依法依規開展行政審批工作的基礎上,與廳機關相關處(局)溝通,優化審批流程、清理要件、簡化程序、調整時限,修訂流程圖及服務指南。通過上述措施,土地審批時限由過去的15個工作日縮短為10個工作日。礦業權儲量評審時間由原來國土資源部規定的75天,變為現在的小型報告15天、中型報告20天、大型報告35天內辦結,大大縮短了辦結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今年以來,遼寧廳窗口所有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在辦理時限內辦結,窗口服務零投訴。
簡政放權后,事前審批減少了、準入門檻降低了,事中的日常監管必然就成為重頭戲。遼寧廳各部門在協同放權的同時,更突出監管重點,依據法律法規切實用權管權,對于空白領域盡快發現及時完善,讓權力在運行過程中,給群眾帶來便捷的同時也規范在法治的圈子里。
今年8月7日至11日,廳行政審批處會同駐廳紀檢組,與有關市局紀檢組、不動產登記局及相關廳屬事業單位組成了7個檢查組,采取開展座談、個別談話、實地督導、明察暗訪等方式,圍繞“機制建設、政務環境、執法環境、財務制度、市場環境”等內容,深入到14市及部分縣國土部門,對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開展了大檢查。通過檢查,檢查組發現個別地區還存在著學習《條例》不透徹,對營商環境工作認識不到位;市縣兩級“一站式”行政審批有形無實;審批程序復雜時間較長;不動產登記工作規范化亟待強力推進;窗口管理服務不到位;中介服務存在等問題。檢查組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在全省通報并全面落實整改。整改工作結束后,同時要求廳相關處室對整改進行一次“回頭看”,特別是對普遍性、重點問題要緊盯不放,不解決問題不放過。
面對權力下放后的事后監管,遼寧省國土資源廳王桂芬廳長語重心長地說:“權力下放,不能放下就徹底不管了,當甩手掌柜,下放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辦事效率,方便群眾,所以我們必須要做好事后監管,要管得好,管得住,管得恰到好處;而且要創新監管方式,不能一放就亂,一管就死,改變傳統的監管方式和手段。”一直以來,遼寧廳在持續加大簡政放權力度的同時,注重把握“大”與“穩”的關系,按照“取消要管得住、下放要接得穩”的要求,堅持放、管“兩手抓、兩手硬”,防止出現越級放權、一放就亂等不良傾向,確保改革蹄疾步穩。

莊河市頒發第一本林業不動產證書

營口市民在不動產登記中心辦理登記手續

鞍山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為群眾錄入身份信息
面對權力下放后的事后監管,遼寧省國土資源廳王桂芬廳長語重心長地說:“權力下放,不能放下,就徹底不管了,當甩手掌柜,下放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辦事效率,方便群眾,所以我們必須要做好事后監管,要管得好,管得住,管得恰到好處;而且要創新監管方式,不能一放就亂,一管就死,改變傳統的監管方式和手段。”
一對一對接,面對面幫扶。遼寧清原抽水蓄能工程建設項目是遼寧省重點建設項目,但因為該項目建設用地占用永久基本農田,所以在項目用地審批上,國務院要求必須具備永久基本農田占用劃補方案,而這個方案的出具需要向地方政府提出申請,然后逐級報批,程序繁復而且時間長。為了保障該項目建設用地落地,遼寧廳積極配合建設單位開展組卷報批工作,為加快項目占用基本農田補劃相關工作,耕地保護處帶領認證專家及相關人員到清原滿族自治縣北三家鄉進行現場辦公,現場勘探認證,最終在兩天內完成了該項目的永久基本農田占用劃補方案。
近年來,遼寧廳把推進國有企業發展作為服務保障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切入口,在為企業服務上打出了一套組合拳。在窗口服務上,明確提出“最短流程、最低成本、最高效率”的要求,啟動綠色通道。在政策服務上,制定了繼續暫緩收繳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的政策,細化落實分期繳納價款政策,使全省礦山企業的經營成本大為降低。在土地登記服務上,遼寧廳成立對接工作組,依法依規推進企業集團管理的高速公路、房屋土地等不動產登記辦證工作。在上門服務上,廳黨組決定利用2017年一年的時間,走訪全部省屬國有企業,各市局走訪市屬國有企業,一對一幫助企業解決涉地涉礦問題,并與省屬27家國有企業進行了初步對接,深入本鋼、凌鋼、鐵煤、交投等集團公司,面對面開展工作。
今年4月21日,遼寧廳以轉變國土資源利用方式為主線,以推進國土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國有企業發展為重點,強化問題導向,堅持分類指導,深化創新驅動,加快促進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遼寧廳出臺了《國土資源系統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國有企業發展實施方案》,而這樣一個方案的出臺,從源頭上解決影響和制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國有企業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綜合運用行政、法律、經濟、技術等手段,突出重點,全面推進,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加強基層窗口服務,將服務做到極致。窗口服務,看上去只是個服務群眾的問題,實際上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政府部門在民族心中的威信,關系到社會和諧穩定。窗口服務天天直接面對的就是辦事群眾,為群眾辦好事就是最好的聯系群眾。基層服務是檢驗服務質量的一個重要窗口。遼寧廳將簡政放權、放管服的改革理念深入到全系統各個領域、層次。采訪中,記者在全省各個不動產登記中心了解到,遼寧廳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以來,工作方法上開拓創新、主動作為,出臺了一系列好的措施、辦法利企便民,“服”字已經在遼寧省國土資源系統基層遍地開花,服務工作做到了極致。
在遼寧省營口市不動產登記中心,記者看到,這里的百姓辦理房屋登記與交易再也不用房產和國土兩個部門來回跑腿了,他們只要在該市的不動產登記中心一個窗口就可以辦結,這樣的便民措施大大縮短了辦理時限。剛剛辦完二套房登記與交易的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我這個房屋登記和交易在這一個地方就辦完了,好像三四天就辦完了,這要是跑兩個地方,還不知道要跑到啥時候呢!”據了解,房屋登記與交易實現一個窗口辦結的業務早在該中心成立之初就已經實現,中心一直本著為百姓服務做“加法”,為百姓負擔做“減法”的工作宗旨,簡化工作程序,優化審批流程,為當地企業、百姓開辟綠色通道、服務直通車,實行午間延時服務和“5+2”輪班制度,提供熱情周到的上門服務,不斷推進個性化服務,堅持以企業和群眾需求為導向,及時為群眾和企業解決難題。
在基層窗口單位,記者每到一處,都會切身地體會到“服務”二字已深入到遼寧省國土系統的“骨子”里,服務二字不再是口號,而是切切實實的行動,是群眾的贊不絕口。本溪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在先后實施“周六服務制”、“綠色通道服務制”、“承諾服務制”等一系列惠民生、接地氣、見實效的幫企惠民措施的基礎上,再出重拳,將抵押登記、預告登記辦結期限從原來的10個工作日縮短到5個工作日,甚至可做到立等可取;不符合條件的,均一次性明確告知需要補充的材料,做到“1分鐘”能辦的事絕不用“5分鐘”。一系列服務新舉措,有效避免了不動產統一登記過程中部門銜接不順暢、業務流程復雜、辦理速度慢、辦證效率低等“中梗阻”問題。
以刀刃向內的決心,遼寧廳大刀闊斧簡政放權、持續開展“降本增效”工作,自上而下,以服務為本,群眾為先,大力推進國土資源管理職能轉變,不斷創新優化監管,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頂層設計;主動適應“互聯網+”新理念、新模式,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新舊業態相融合的監管新方式; 簡政便民、線上審批,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瞄準辦事企業和群眾“痛點”,不斷優化服務。遼寧省國土資源系統 “放管服”改革,有效激發了市場競爭活力、行業發展動力,讓群眾從改革中有了更多獲得感,為遼寧經濟發展振興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