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晟南
到2020年遼寧礦業產值將達710億元
文張晟南

近日,記者從遼寧省國土資源廳獲悉,《遼寧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以下簡稱《規劃》)已由國土資源部批復實施。《規劃》提出,到2020年,遼寧省將構筑全省“一中心、一帶、三區”礦業經濟發展大格局,并以優勢礦種為基礎,打造八個各具特色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基地,提高礦業開發集中度。并加強公益性地質調查與服務的覆蓋率,完成1:5萬區域地質調查13365平方公里、1:25萬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約7.9萬平方公里、1:5萬地質災害詳細調查8萬平方公里。預計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10處左右,使礦產品總產量達4.08億噸(不含石油、天然氣、放射性礦產),礦業產值達710億元。
“十三五”期間,礦業依然是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要的基礎性支柱產業,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輪《規劃》的出臺是遼寧省落實國家資源安全戰略、加強和改善礦產資源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也是礦產資源規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的實施將以資源安全保障為目標,以提升礦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著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資源開發保護格局。
《規劃》指出,兩輪礦產資源規劃實施以來,遼寧省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保護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基礎地質調查工作程度逐步提高,全省累計共完成了1:5萬區域地質調查240幅,面積6.46萬平方公里,占陸地面積的45%;開展了新一輪1:5萬航磁測量、1:25萬地球化學測量和1:5萬礦產遠景調查,為新一輪找礦勘查提供了基礎資料。部分重要礦產資源保障能力得到了加強,全省礦產地總數由2007年底的2328處增加到3096處。礦業規模結構調整成效顯著,全省礦產總數由2007年底的5102家減少到2015年底的3266家,減少了36%,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礦山地質環境明顯好轉,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效,共治理礦山914處,治理恢復面積17.23萬畝。
《規劃》提出,預測到2020年全省煤的需求量1.8億噸,鐵礦石1.6億噸、菱鎂礦3000萬噸、硼礦500萬噸、滑石礦250萬噸、玉石礦10萬噸、鉬礦550萬噸等,資源形勢要求全省必須以提高資源保障能力為總目標。使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式初步實現由粗放向集約的轉變,礦產資源利用效率有明顯提高,礦山地質環境逐步得到改善。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切實履行職責,加強對本地區地質勘查與開采活動的監督管理,建立起完善的規劃實施目標責任考核制度、規劃審查制度、規劃實施評估調整制度,加強規劃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