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妹
(南通市如皋博愛醫(yī)院,江蘇 南通 226500)
急性腦出血患者搶救中急診全程優(yōu)化護理的應用
顧曉妹
(南通市如皋博愛醫(yī)院,江蘇 南通 226500)
目的對急性腦出血患者臨床搶救中展開急診全程優(yōu)化護理的價值進行探討。方法選取2014年7月到2017年2月我院急診搶救的急性的腦出血患者106例為對象,將其分為為2組,51例于常規(guī)模式下展開急診護理為一般組,55例展開全程優(yōu)化的急診護理為優(yōu)化組,對照兩組搶救效果。結果綜合組急診反應、急救反應的時間、住院的天數、殘疾率均顯著較一般組少(P<0.05);綜合組僅1.81%的患者死亡,一般組5.88%患者死亡。結論對于急性腦出血患者的急診搶救,展開全程優(yōu)化的急診護理可確保患者得到及時性搶救,進而促進搶救有效性的提升。
急性腦出血;急診搶救;全程優(yōu)化護理
在腦血管疾病中,腦出血屬于極為常見的一種,常會急性發(fā)生,死亡率較高。對于急性腦出血出現的患者,需對及時性的搶救工作進行開展,并輔以相應急救護理[1]。近年來,我院對急性腦出血患者的搶救工作進行開展時,對全程優(yōu)化的急診護理進行應用,為進一步探討效果,本次研究分106例患者為2組,一組行以上護理,一組則以常規(guī)方法展開護理,現對2組急診護理過程、結果對照分析如下:
選取2014年7月到2017年2月我院急診搶救的急性的腦出血患者106例為對象,男54例(50.94%),女52例(49.06%),年齡46~78歲,平均年齡(62.3±7.9)歲。所選患者腦出血均經多項臨床檢查確診,已將有其他嚴重疾病合并、GCS評分在8分以上者排除。依據急診護理方式,將其分成各有55例、51例的優(yōu)化組與一般組,客觀對比2組上述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優(yōu)化組的患者展開全程優(yōu)化的急診護理:(1)接診中的全程優(yōu)化護理。急診科日常將分診工作、急救物品與設備準備好,并確保通訊時刻處于暢通狀態(tài),對先搶救后掛號的搶救模式進行構建。(2)急救中的全程優(yōu)化護理。第一,“四定六查”工作做好,于規(guī)定時間內對患者實施相應搶救措施(定時),如吸氧、靜脈通道建立、心電監(jiān)護儀連接等;具體規(guī)定人員與醫(yī)生進行配合展開搶救(定人);相關護理人員分別于固定位置進行站立,以便于協助醫(yī)生展開觀察、搶救等工作(定位);對搶救工作中的責任進行明確劃分(定責)。同時,查體位,對體位展開檢查時,確保動作的輕柔性;查意識,呼叫患者姓名、展開對話,以了解患者意識狀況,必要時刻以痛覺刺激對患者意識水平進行了解;查瞳孔:腦出血會致使患者瞳孔發(fā)生變化,5至10分鐘需對患者瞳孔進行一次觀察;查血壓,嚴密關注血壓,及時展開降壓處理;查體溫,定期對體溫展開監(jiān)測,若有升高,降溫處理;查呼吸,確保患者呼吸道處于通暢狀態(tài),并視情況展開吸氧。第二,注重護患溝通,一般而言,腦出血患者的病情都處于危急狀態(tài),患者、家屬會有極大的心理壓力出現,急躁、焦慮,使搶救工作的順利開展受影響。對此,需積極展開有效的護患溝通,在對腦出血相關知識、搶救方式等進行介紹的同時,予以安慰、鼓勵,使患方對搶救的配合度提升。(3)交接中的全程優(yōu)化護理。依據以上的診斷、治療方案,與相關科室把交接方面的工作做好,對患者的基本性信息、病情、搶救情況等信息交接好,并對轉運交接單進行詳細填寫。
一般組的則以常規(guī)方法展開急診護理,接收患者后,立即與醫(yī)生配合展開吸氧、止血、降低顱內壓等救治,并嚴密展開病情的觀察。
第一,搶救情況:急診與急救反應時長、住院天數。第二,患者結局:死亡、殘疾情況。
相關數據的通過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合組急診反應、急救反應的時間、住院的天數均顯著較一般組少(P<0.05)。見表1。
表1 兩組搶救情況對比(±s)
表1 兩組搶救情況對比(±s)
組別 急診反應(min)急救反應(min) 住院(d)綜合組 3.01±0.22 16.10±3.22 16.52±3.51一般組 7.32±1.01 24.31±2.71 27.14±2.78
綜合組1例患者死亡,占1.82%(1/55),4例殘疾,占7.27%(4/55);一般組死亡3例,占5.88%(3/51),殘疾10例,占19.61%(10/51)。兩組對比,死亡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綜合組稍低,綜合組殘疾率顯著較一般組低(P<0.05)。
急性發(fā)作的腦出血有極高的死亡率、殘疾率,需及時性展開搶救,而在急診搶救工作中,急診護理必不可少[2]。對此,我院對急性腦出血患者的急診搶救工作進行開展時,對全程優(yōu)化的急診護理進行了應用,對各搶救中的護理操作進行規(guī)范,可確保搶救工作的有序性、高效性,從而促進搶救效果的提升。
本次研究,一組患者展開全程優(yōu)化的急診護理,一組則以常規(guī)方法展開護理,結果顯示,綜合組急診反應、急救反應的時間、住院的天數、殘疾率均顯著較一般組少(P<0.05);綜合組僅1.81%的患者死亡,與一般組的5.88%相比稍少。綜上,對于急性腦出血患者的急診搶救,臨床上可積極展開全程優(yōu)化的急診護理,使搶救成功率得以提升。
[1] 盧延娟,顧建俠,韓自華,等.急診護理路徑在急性腦出血患者中的護理應用效果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6,29(29):169-170.
[2] 李 波.急性腦出血患者的急診急救及程序化護理[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7,12(1):125-127.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42.24.01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