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小清
(重慶市開州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二病區,重慶 405400)
綜合護理干預在帕金森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譚小清
(重慶市開州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二病區,重慶 405400)
目的分析綜合護理干預在帕金森(PD)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3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療PD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對照組應用普通護理方法,研究組應用綜合護理干預,對二者的實際效果展開全面分析。結果通過利用綜合護理干預,研究組的50例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高出采用普通護理方法的對照組(P<0.05),生活質量也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利用綜合護理干預可以切實提升PD患者的活動能力,改善患者負面情緒,加強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廣泛應用。
帕金森癥;綜合護理干預;ADL評分;生活質量
帕金森癥屬于精神疾病,主要是因腦中樞神經變異所致,患者會出現肌肉僵直、行動遲緩,一些患者還會伴隨著神經混亂,極容易導致認知發生改變,從而出現負面情緒,在臨床中大多是老年人。近些年,因此老齡化進程的加快,使帕金森癥發病幾率越來越高,致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通過臨床分析可知,展開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提高PD 患者的康復效率。我院針對PD患者50例在臨床治療時利用綜合護理干預,獲得了顯著成果,具體如下。
選取2013年3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療PD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50例。其中,研究組女15組,男35組;年齡49~73歲,平均年齡(67.4±1.9)歲;病程為3年~8年,平均(6.4±3.3)年。對照組女18例,男22例;年齡57歲~81歲,平均年齡(70.3±3.2)歲;病程3年~8年,平均(5.4±2.4)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病程等基礎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研究組利用的是綜合護理干預,對照組則利用的是常規護理方法,具體對策為:①加大飲食指導重視力度,帕金森癥患者一般是中老年人,如果身體連續震顫,會損耗掉人力大部分能量,患者容易產生疲態,因此護理人員需對患者增強飲食指導,多食用牛奶、魚肉、大豆等一些高熱量的食物,能夠多餐少吃,要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②增強用藥指導,由于帕金森癥患者多半都無法忍耐長期用藥痛苦而出現意外、不按時服用藥物,這會使患者的病情出現反復,致使康復療程增長。負責護理的工作人員需加大對患者用藥指導力度,并且耐心講解連續用藥的重要性,提高患者按時按量用藥意識。③進行心理護理,帕金森癥多半屬于是慢性神經疾病,隨著時間的增長,患者的資歷能力會逐漸消退,主要體現在談吐不清、行動不便、表情凝滯,這會致使患者陷入到抑郁的負面情緒之中。帕金森癥患者的家屬也會以此陷入到巨大的精神壓力以及經濟壓力而出現怨恨心理,從而導致對患者的照顧受影響。護理人員需利用適合的交流方法,來對患者的心里狀態有一個深入了解,從而作出相應的指導,另外需對家屬展開心里疏導工作,鼓舞家屬給予患者足夠的耐心與關心,從而將患者含有的不良情緒消除掉。④睡眠護理,絕大多數的患者都是因為消極情緒而致使的失眠,護理者需指導患者展開一些簡單式的放松方法,減輕焦灼的情緒,提高睡眠質量。⑤加強基礎護理,規避并發癥出現。帕金森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伴隨著口腔潰瘍、吸入性肺炎、泌尿系統感染、墜積性肺炎等正在出現,護理人員需做好基礎護理,減小并發癥出現幾率。⑥做好出院回訪工作,回訪內容包含患者藥物服用狀況、復發狀況以及不良反應等。一般是在患者出院的一周之后或是一個月以后,常規情況下是一個月一次。
利用指數評分方法(滿分為50分),對治療患者的日常活動能展開評估,一般分為三個等級:40~50分,患者能夠完成自理;20~30分,患者需要有人協助完成自理;0~10分,則是患者無法實現自理。依據生活質量核心表(QOL-C30)(滿分為40分)來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定,量表其中包含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以及生活質量,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強。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利用綜合護理干預,研究組的的50例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高出普通的護理方法(P<0.05),生活質量也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表2。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的ADL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的ADL評分比較(±s,分)
注:P<0.05
組別 n 干預前 干預后研究組 50 36.2±9.1 83.2±17.3對照組 50 35.8±8.9 52.3±15.3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生活質量的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生活質量的比較(±s,分)
注:P<0.05
組別 n 社會功能 心里功能 物質生活 軀體功能研究組 50 53.1±6.2 56.4±6.1 54.2±5.9 47.6±4.9對照組 50 31.2±3.1 32.1±4.1 31.9±3.1 31.4±3.9
帕金森癥屬于精神疾病,主要是因腦中樞神經變異所致,患者會出現肌肉僵直、行動遲緩,一些患者還會伴隨著神經混亂,極容易導致認知發生改變,從而出現負面情緒,在臨床中大多是是老年人。經臨床證實,帕金森癥除了需要對癥治療以外,利用行之有效的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提升患者康復進程。通過本次研究可以看出,在對帕金森癥患者治療時,需從飲食、睡眠、心理、用藥、預防并發癥等方法展開綜合護理干預,能夠取得顯著的臨床護理效果。通過護理干預,研究組的評分明顯超出對照組(P<0.05),顯示了研究組患者的日常活動能力有利明顯提升;并且研究組的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心理功能等皆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治療效果明顯改善。利用綜合護理干預可以切實提升PD 患者的活動能力,將患者所存在的負面情緒優化掉,加強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廣泛應用。
[1] 黃偉霞,鐘守群,吳文芳,秦一婷.護理干預措施在急診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10(22):3056-3057.
[2] 趙桂林,呂曉春,張潤芳.精細化管理在骨外科手術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24):127-129.
[3] 鐘紅梅,陳碧紅.護理安全管理在基層醫院外科老年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09):156-158.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42.40.0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