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娟,許金英,劉麗萍,陳仕娜,岑春柳
(中國人民解放軍一八七醫院燒傷整形科,海南 海口 571158)
?外科護理?
老年骨質疏松癥的影響因素及護理
艾 娟,許金英,劉麗萍,陳仕娜,岑春柳
(中國人民解放軍一八七醫院燒傷整形科,海南 海口 571158)
目的研究老年骨質疏松的影響因素及護理。方法選擇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燒傷合并骨質疏松癥患者42例作為研究對象,及查閱相關文獻,分析患者老年骨質疏松癥的影響因素以及護理。結果影響老年骨質疏松癥的因素主要有年齡、性別、飲食因素等。針對患者的病情采取科學的心理護理、飲食護理、運動指導等護理措施,最終患者的療效顯著。結論了解老年骨質疏松性的影響因素,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對于患者維持健康、恢復健康非常重要。
老年骨質疏松癥;影響因素;護理措施
骨質疏松(osteoporsis,OP)是一種骨量低下,骨微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1]。由于年齡增長,人體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和骨強度下降,易發老年骨質疏松癥。近年來,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劇,老年骨質疏松癥發病率越來越高,已成為一個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因此,針對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進行研究,進一步探討發生的原因以及相應的護理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選取我科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42例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及查閱相關文獻進行總結,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燒傷整形科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燒傷合并骨質疏松癥患者42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2例,女30例,年齡65~88歲,平均年齡72.22歲。均經X線骨密度儀檢測,均符合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
對患者病例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及查閱相關文獻。
由于年齡的增加,骨內的成骨數量減少,破骨增多,導致骨量下降。據研究顯示,65歲以上的老年人OP發生的危險性大[2],OP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呈上升趨勢。
在老年骨質疏松患者中,女患者數量是男患者數量的2~3倍[3]。性別對骨量的影響主要與激素有關,女性病人由于雌激素缺乏造成OP,男性則為性功能減退所致睪酮水平下降引起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女性絕經后體內多種激素發生改變,使成骨細胞活性降低,破骨細胞活性增強致骨轉換加速,骨量丟失增加,從而導致女性骨質疏松患者量增多。
①鈣元素是骨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骨的生長和維持骨的健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服用鈣劑和喝牛奶的老年人骨質疏松發生率較低。②維生素D可保持體內鈣離子水平的穩定,維生素D缺乏會影響鈣的腸道吸收及代謝,造成骨鈣含量減少。據中國營養學會2008年頒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提出,中國居民50歲以上每日飲食鈣推薦攝入量是1000 mg,每日可耐受量2000 mg[4],維生素D為400~800 IU。③吸煙會增加骨吸收,減少鈣吸收,從而增加骨質疏松發病的危險。④長期大量飲酒會造成骨量異常,酒精可減少鈣的吸收、增加尿鈣排泄,從而增加骨質疏松的發生。但是適量少量飲酒,對OP有預防作用。⑤長期飲用濃茶,OP發生率較高,因茶葉內含有較多的咖啡因,咖啡因可抑制十二指腸對鈣的吸收、促使尿鈣排泄,造成骨鈣流失。⑥高鹽飲食會增加尿鈣排泄致骨丟失,咖啡會減少鈣吸收增加尿鈣。表1是日常飲食中含鈣較高的食物及其含鈣量[5]。
表1 常見食物含鈣量
不良的生活習慣、光照條件、睡眠質量及戶外鍛煉直接關系OP的發生率。
實踐研究結果顯示,經常參加運動鍛煉者OP發生率低。堅持有規律地參加體育運動可以延緩骨量的丟失,可以調節骨代謝,可以影響機體鈣平衡,有助于調節精神狀態和改善食欲,經常參加戶外運動,人體接受的日照時間長,促進了體內維生素D的生成增多,增加了骨量。
患者住院期間,做好患者的六潔三短,做好防跌倒、防壓瘡、防墜床,在洗手間及易積水的地方安放防滑墊、扶手及防滑標識,病床兩側安放護欄,按時翻身等。盡量為患者營造好的病房環境,一般維持病房溫度18~22℃,濕度50%~60%,叮囑患者戒煙,保持房間內空氣清新,患者及家屬勿大聲喧嘩,盡量為患者營造安靜、舒適、溫馨、干凈的病房環境,以利于患者休息。
老年人應從每日的飲食中攝取豐富的鈣,奶類及奶制品是膳食鈣的最佳來源,《指南》中推薦,每人每天飲奶300 g,或食用其他相當量的奶制品。多食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如乳類、乳制品、海產品、肉類與禽蛋、豆類與豆制品、干果、蔬菜水果等,少食高鹽食物,戒煙限酒限咖啡限濃茶。另外,建議老年人多吃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粗細搭配,編排適合自己的健康食譜,進行飲食調配,有助于提高機體自我調控功能。
運動鍛煉是重要的非藥物性預防OP措施之一。運動中一定要注意保護患者安全,防止患者跌倒。護士應對患者自身條件制定相適應的運動計劃,運動最好以有氧運動為主,運動強度不宜太大,心率不超過患者最大心率的60%~80%[6],如低中強度的散步、爬山、跳舞、太極拳、爬樓梯、慢跑等。運動量循序漸進,逐步加強,遵循先活動大肌肉再活動小肌肉、局部與整體相結合的原則,使全身的肌肉盡可能多的參與運動,對應的骨骼受到壓力鍛煉[7]。運動訓練需要堅持,每周5~7次,1次/d,30~45 min/次,最長不超過60分鐘。
根據患者病情合理用藥,臨床常用藥物有口服鈣劑、降鈣素、維生素D3 、雌激素等。護士應嚴格遵循正確用藥方法和醫囑指導患者用藥,仔細詢問患者的藥物過敏史,掌握疾病的禁忌癥,確保患者用藥安全。
老年OP患者病程長,易出現疼痛、骨折等臨床癥狀,往往容易出現心理障礙、焦慮、恐懼情緒,不利于OP的治療。因此,應給予足夠的理解、尊重、鼓勵,臨床工作中應做到心理優質護理及換位思考,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減輕病人焦慮恐懼心理,幫助其樹立信心,使其以最佳心態接受治療。
骨質疏松雖然是不可避免的生理老化過程,但是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系統的健康教育活動以達到預防或減少OP的發生,減輕OP給老年人帶來的痛苦。臨床護理工作中,可在患者入院時發放宣傳知識手冊、集體教育、制定個體指導,出院后給予電話隨訪、家庭探視等多種方式,從疾病的發生、發展、影響因素、并發癥等各方面使患者意識到疾病的易感性及嚴重性,以達到引起患者及家屬的相應的重視,從而能主動采取相應的健康相關行為、提高自我護理能力,最終達到保持健康、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選取燒傷合并骨質疏松癥患者42例,經過我科醫生、護理人員的治療和護理,40例痊愈出院、2例好轉出院,并對所有患者進行《護士滿意度測評》及出院電話隨訪,患者對護士滿意度達
100%。
OP是近年發病率較高的一組內分泌疾病,發生率伴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增高的趨勢,且老年骨質疏松癥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目前臨床尚無治愈的方法,而造成OP的原因有很多,因此日常生活中讓患者及家屬充分了解疾病發生的相關影響因素,及臨床上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結合患者的病情制定運動計劃、預防各類并發癥的發生、囑咐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與飲食習慣等尤為重要。希望通過這些措施,達到促進患者健康、減少疾病給患者帶來痛苦,最終達到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
[1] 劉學員.住院老年人生活方式與骨質疏松的偏向分析[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5,21(08):925-928.
[2] 楊海敏.老年人骨質疏松與日常行為習慣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5,29(5A):1558-1561.
[3] 張紅建.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危險因素與護理干預措施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6):3818-3819.
[4] 鄭曉燕.老年骨質疏松癥的綜合護理[M].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6,24(01):58-59.
[5] 楊月欣,主編.中國食物成分表[J].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5:137.
[6] 李冠楠.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的影響[J].罕少疾病雜志,2015,22(05):52-53.
[7] 鄭曉燕.老年骨質疏松癥的綜合護理[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6,24(01):58-59.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42.58.02
本文編輯:劉帥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