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長青
(湖北省武漢市中醫醫院腦一,湖北 武漢 430010)
規范化護理流程在重癥監護病房深靜脈導管相關感染中的應用效果探析
鄧長青
(湖北省武漢市中醫醫院腦一,湖北 武漢 430010)
目的分析規范化護理流程在重癥監護病房深靜脈導管相關感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采用深靜脈導管進行相關性治療的重癥病房患者145例作為研究對象,分析觀察組73例,采用規范化護理;對照組72例,采用常規護理。結果觀察組在非計劃拔管、感染率、并發癥以及護理滿意度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規范化護理手段對重癥病房患者進行護理干預,有利于減少深靜脈導管感染的發生。
規范化護理流程;重癥監護病房;深靜脈導管相關感染;應用效果
對危重患者而言,深靜脈導管是建立有效、可靠的靜脈輸液通道的關鍵所在,在危重臨床監護中被廣泛使用[1]。但是,由于實踐護理工作中,護理操作不當、不標準,很容易給患者帶來一定的程度的感染、外滲、阻塞等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2]。我院為了提升重癥監護病房深靜脈導管相關感染患者的舒適度,特此進行規范化護理流程,效果顯著,報告如下。
選擇2016~2017年我院采用深靜脈導管進行相關性治療的重癥病房患者145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對后世嚴重多發傷、創傷失血性休克等患者,都需要采用深靜脈導管置管。觀察組73例,對照組72例。觀察組男43例,女30例,平均年齡(54.23±3.12)歲;對照組男40例,女32例,平均年齡(54.35±3.42)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種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式護理,主要內容包括生命體征監護、輸液護理、導管護理等。觀察組患者采用規范化護理方式進行護理,主要內容如下:首先,根據患者的病情特征建立規范化護理小組,所有組內成員必要經過專業培訓,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考核合格之后才能上崗,必須要熟悉和掌握深靜脈導管的規范化護理流程,一旦發現護理過程中出現相應的問題應該及時向小組報告,由小組針對性地進行分析和研究,從而完善深靜脈導管的規范化護理流程,保障護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其次,根據臨床經驗和會診結果,制定詳細地護理流程,注重導管管理,深靜脈使用后使用20 mL生理鹽水進行正壓封管;針對鏈接導管接口的輸液接頭的使用期限控制在5天之內,若是發現有殘留物質,應該及時更換,更換時注重對導管的螺旋處進行消毒,一般采用75%乙醇進行,然后再進行導管和接頭的連接。同時注重更換置管后的敷貼,每24小時一次,應根據不同的季節采用不同的材質敷貼,夏季以棉質為主,冬季以透明敷貼為主。同時,注重對置管的周圍皮膚的消毒管理,一般采用2%氯已定,一天三次。最后,要注重護理質量管理,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考評制度,低谷期或者不定期地對護理人員的操作進行考核,從而提升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和護理效果。
分析和比較兩組患者的非計劃拔管、感染率、并發癥以及護理滿意度情況。
應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各項指標都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非計劃拔管、感染率、并發癥以及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n(%)]
深靜脈導管置管作為重癥監護患者的靜脈通道建立的有效方式,對重癥監護患者而言,有著至關重要[3]。但是,由于護理人員的操作不當、不規范等因素,容易給患者產生外滲、阻塞等情況,給患者增加護理風險,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所以,加強深靜脈導管的規范化護理管理顯得至關重要,對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治療依從性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本研究表明,觀察組的各項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可見,通過規范化的護理小組的成立,加強護理人員的專業培訓,注重深靜脈導管的規范化護理的落實,有效地提升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有效地減少了護理風險,提升護理質量,增加患者的滿意度。綜上所述,用規范化護理手段對重癥病房患者進行護理干預,有利于減少深靜脈導管感染的發生。
[1] 李亞潔,劉 亞.規范化護理流程在重癥監護病房深靜脈導管相關感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24:180-181.
[2] 涂 晶,陳秋華,盧 葦,邱艷容.規范化護理流程在深靜脈導管相關感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07:97-99.
[3] 林麗嬋.規范化護理流程在深靜脈導管相關感染中的臨床價值[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5,05:160-161.
R473
B
ISSN.2096-2479.2017.42.155.01
本文編輯:劉帥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