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懿寧,時 華,宗秋梅,戴 琴,陸 萍
(泰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江蘇 泰州 225500)
急診專業護士培養模式的研究
顧懿寧,時 華,宗秋梅,戴 琴,陸 萍
(泰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江蘇 泰州 225500)
目的探析急診專業護士培養模式的具體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從2015年1月開始實施急診專業護士培養模式,以一年時間為期限,選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經過培養的急診護士30名作為觀察組,選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未經過培養的急診護士30名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護理質量。結果培養后護士的理論考核成績以及技術操作成績分別為(93.11±7.64)分、(89.75±5.33)分,開展前為(80.31±5.19)分、(78.64±4.28)分;培養后護士對于急救知識的掌握程度、獨立實踐操作能力、臨床實際工作能力高于培養前。結論急診專業護士培養模式的應用可以幫助提升護理人員的知識技能,從而有助于提升護理質量,值得廣泛應用。
急診;專業護士;培養模式;護理質量
急診專業護士具體指的是在急診科具備高水平理論以及實踐能力的臨床護士,且這類護士一般臨床經驗都非常豐富[1]。當前隨著患者對護理質量的更高要求,臨床護理變得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培養專業護士成為提升護理質量,滿足患者需求的重要方法[2]。本研究具體對比分析我院實施急診專業護士培養模式前后的護理質量情況。
選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經過培養的急診護士30名作為觀察組,選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未經過培養的急診護士30名作為對照組,全部護士均為女性。觀察組平均年齡為(26.2±3.3)歲,平均入職時間(1.8±0.6)年;對照組平均年齡為(26.5±3.1)歲,平均入職時間(1.7±0.5)年。2組基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僅按照常規管理模式進行護士的管理。觀察組采取專業護士培養模式對急診護士進行培養,具體方法如下:(1)培訓在我院護理教學模擬訓練的示教室進行,在全部培養時間內,25%的時間護士接受理論教學以及模擬練習,剩余時間在臨床進行所學知識的實踐操作。(2)護理部組建急診專業護士培訓小組,擔任教育培訓的護理部副主任為組長,專職教學培訓干事為副組長,醫院急診科主任、護士長、省市級急診急救專科護士、超過10年護齡的主管及以上職稱的護士。組織架構清晰,職責明確,對護士開展全面培訓。(3)急診專業護士培養主要通過進階教學法完成,結合理論知識以及實踐操作,結合護士的自主學習以及相互之間的合作學習進行。前期接受理論以及初始技能培養,小組根據醫院實際情況及臨床需求制訂出培養計劃,內容涵蓋培訓方向、目的、具體知識技能。其中具體知識為急診護士分診的技巧、急危重癥患者的處理、突發事件的緊急應對、應變能力、專業素質等。這些理論方面的培養主要由醫院急診科主任及省級急診急救專科護士進行,并在模型上向護士演示急救技能的操作,開展急救模擬示范。具體需要掌握骨折固定、氣管插管、外傷止血包扎、心肺復蘇以及急救儀器設備的正確使用(如心肺復蘇機、除顫儀、呼吸機、洗胃機等)。教學結束后分為2人一組,由培訓人員設置一些急救情境讓護士進行模擬練習。這一階段培養時間共為2周。2周后進入臨床進行實踐操作的學習以及實踐,這一階段時間為6周。
考核成績:結束培養計劃后要完成理論考核以及技術操作考核,由急診專業護士培養小組負責制訂試題,最高分均為100分。
培養效果:培養結束后對護士進行3個月的觀察,3個月結束后由急診科省級專科護士評價培養效果,主要包括考核護士對于急救知識的掌握程度、獨立實踐操作能力以及臨床實際工作能力。三者分別占40分、30分、30分,得分越高,培養效果越好。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 13.0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培養后護士的理論考核成績以及技術操作考核成績均明顯高于培養前(P<0.05)。見表1。
表1 專科護士培養模式開展前后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1 專科護士培養模式開展前后考核成績比較(±s,分)
分組 n 理論 技術操作
培養后護士對于急救知識的掌握程度、獨立實踐操作能力以及臨床實際工作能力均明顯高于培養前(P<0.05)。見表2。
表2 兩組培養效果比較(±s,分)

表2 兩組培養效果比較(±s,分)
分組 n 對于急救知識的掌握程度 獨立實踐操作能力 臨床實際工作能力培養前 30 29.64±2.85 19.68±1.72 19.85±2.16培養后 30 37.61±3.16 26.49±2.18 27.01±3.02
本研究開展專科急診專業護士培養后,護士的理論考核成績以及技術操作成績分別為(93.11±7.64)分、(89.75±5.33)分,均明顯高于開展培養前(80.31±5.19)分、(78.64±4.28)分;同時培養后護士對于急救知識的掌握程度、獨立實踐操作能力以及臨床運用能力均明顯高于培養前(P<0.05)。
急診科是醫院一個特殊且重要的科室,收治的患者大多為急危重癥者,及時、有效的急救處理對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非常重要,所以保證護理人員具備較高素質同樣重要。在急診專業護士培養中,注重結合理論與實踐,在注重增加急診護士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要培養護士的操作意識以及能力[3]。在理論教學中不斷灌輸給護士最新的急診急救相關知識,增加對各類疾病的了解,補充護士的信息量。在后期的臨床實踐中,將前期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臨床實踐中,通過理論指導實踐,從而能夠更有效提升實踐能力[4]。
綜上所述,開展急診專業護士培養模式可以提升護士對于專科理論知識以及實踐知識的掌握程度,提升護士的實踐操作技能,有助于護理質量的提升,值得推廣。
[1] 史崇清,李 勤,熊 靜,等.湖北省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護士培養模式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32):1-5.
[2] 黃天雯,肖 萍,張偉玲,等.運用專科評估指標提高骨科護士健康評估能力[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33):2565-2569.
[3] 陳惠冰,溫杏良,劉迎春,等.護理重點專科建設中高層級中醫護士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護理管理雜志,2015,15(6):422-424.
[4] 徐玉蘭,袁紅娣,何曉雯,等.聯合培養糖尿病專科護士認證模式的管理實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6):401-403.
R471
B
ISSN.2096-2479.2017.42.158.02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