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芬++劉忠++韋顯恒++何明菊++黃樹生++黃雁飛++韋能++黃武杰++唐其展++黃玉溢++熊柳梅
摘要 為探討滴灌施肥技術對老撾旱季玉米產量的影響,以玉米品種LC188為試材,在老撾萬象市進行田間試驗。結果表明,在同等施肥量條件下,與常規施肥相比,滴灌施肥玉米產量提高16.63%;當肥料用量分別減少25%、50%時,滴灌施肥的玉米產量較常規施肥分別提高3.19%、3.90%。
關鍵詞 玉米;滴灌施肥;旱季;產量;老撾
中圖分類號 S513;S14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19-0011-01
滴灌施肥技術是將施肥與灌溉相結合的一項現代農業技術。該技術具有節水、節肥、省工、減少病蟲害、提高作物產量、保護生態環境等優點,深受廣大農民的喜愛,在我國已得到廣泛應用并取得很好的增產增效作用,但在老撾的應用鮮見。
老撾是農業國,玉米是老撾的第二大作物,種植面積為23萬hm2,平均產量4.8 t/hm2。老撾是一個內陸國家,受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全年分為雨季(5—10月)和旱季(11月至翌年4月),雨季幾乎天天有雨,且雨量大,多為強陣雨,旱季雨量極少。年平均氣溫在26 ℃左右,年降雨量1 250~3 750 mm,其自然條件十分適宜農作物的生長,可以1年2~3熟。但由于農田水利設施薄弱,缺少灌溉系統,大部分地區只能種植1季,導致土地旱季閑置,農民收入低,生活貧困。為改變目前落后的農業生產方式,必須引進滴灌施肥技術。本研究以玉米品種LC188為試材,在萬象市進行了滴灌施肥的田間試驗[1-3],以期為在老撾的應用推廣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經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老撾萬象中老合作農業科技示范園區進行。當地年平均氣溫27 ℃,降雨量1 580 mm。
供試土壤理化性狀:pH值4.90、有機質1.56%、全氮0.100%、全磷0.014%、全鉀0.408%、堿解氮96 mg/kg、速效磷8.6 mg/kg、速效鉀70 mg/kg,質地為壤土。
1.2 供試材料
供試玉米品種為LC188。供試肥料:復合肥(15-15-15),尿素(含純N 46%,泰國產),有機肥(腐熟豬糞+煤灰),熟石灰。供試材料:潛水泵(汽油為動力,揚程26 m),過濾器,施肥灌,滴灌帶為PE軟管,分主管、支管和毛管。
1.3 試驗設計
試驗設5個處理,分別為處理T1:常規施肥,澆灌,化肥用量為純N 180 kg/hm2、P2O5 105 kg/hm2、K2O 105 kg/hm2;處理T2:滴灌施肥,不施化肥;處理T3:滴灌施肥,化肥用量同處理T1;處理T4:滴灌施肥,化肥用量為處理T1的75%;處理T5:滴灌施肥,化肥用量為處理T1的50%。3次重復,共15個小區,小區面積32 m2,隨機區組排列[4-6]。各處理施用石灰450 kg/hm2、有機肥11 250 kg/hm2,全部作基肥一次性施下,而化肥的40%作基肥、60%作追肥,其中追肥中以40%作為攻稈肥,20%作攻苞肥。
1.4 試驗實施
2015年11月18日育苗,育苗方式采取秧盤育苗。2015年12月5日移栽,玉米移栽前用機械把地犁翻整平,起畦開溝,行距80 cm,每條種植溝內種植2行玉米,小行距為30 cm,株距為30 cm。將基肥施于種植溝,覆土,鋪設滴灌管,蓋膜,移栽時把膜戳穿種植玉米苗。
滴灌施肥系統采用泵壓式,水源為地下水,玉米移栽后至成熟前每周滴灌1~2次,共滴灌19次,每次滴灌時間約1 h。2016年3月17日收獲。
1.5 調查內容與方法
成熟期每小區隨機取10株玉米測量株高、果穗禿尖長、穗粒數及百粒重;玉米收獲后,曬干脫粒,測定產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玉米農藝性狀的影響
由表1可知,滴灌施肥處理的玉米株高均顯著高于常規施肥和不施肥,最高的是處理T5,其次是處理T3,最低的是處理T2;不同滴灌施肥處理之間的株高差異不顯著。穗粒數以處理T3最多,其次是處理T5;禿尖長最短的是處理T3;百粒重最高的是處理T5,與處理T2、T4間的差異達顯著水平,與其他處理間的差異不顯著。
2.2 不同處理對玉米產量的影響
由表2可知,滴灌施肥處理的玉米產量均高于常規施肥(處理T1),其中處理T3比處理T1增產16.63%,當化肥用量分別減少25%和50%,滴灌施肥仍較處理T1分別增產3.19%和3.90%;處理T3與處理T1、T2、T4、T5之間的差異達顯著水平。可見,滴灌施肥的肥料利用率提高,在同等施肥量的條件下,玉米產量有較大幅度的提高,而施肥量減少50%時,由于水肥耦合作用,仍能滿足玉米生長發育,產量較常規施肥處理提高3.90%。
3 結論與討論
水分和養分是作物生長發育的基礎,是作物產量形成的重要條件。本研究結果表明,老撾旱季玉米種植過程中不施肥,產量是最低的,在同等施肥量的條件下,應用滴灌施肥技術,玉米產量顯著高于常規施肥;而化肥施用量分別減少25%和50%的滴灌施肥處理的玉米產量仍高于常規施肥處理;說明滴灌施肥技術是一種節水、節肥、節本增效的現代農業技術。老撾具有優越的自然條件,雖然旱季雨量少,但境內河道密集,地下水資源較豐富,這些自然優勢為旱季作物的水肥一體化種植提供極有利的條件。將滴灌施肥技術引進老撾,對改變老撾目前旱季不能種植作物的現狀、提高土地利用率及作物產量、幫助農民增產增收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本研究結果表明,在老撾旱季應用滴灌施肥技術,能顯著提高玉米產量。在同等施肥量條件下,滴灌施肥較常規施肥增加產量16.63 %,而施肥量減少50%時,玉米產量提高3.90%。
4 參考文獻
[1] 李波,張凌一,魏新光,等.滴灌施肥條件下不同施氮模式對玉米生長和產量的影響[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7(2):14-18.
[2] 華瑞,李俊華,王立坤,等.不同滴灌施肥策略對玉米產量、養分吸收及效益的影響[J].新疆農業科學,2016,53(1):68-76.
[3] 高宏偉,王鐵良,李波,等.膜下滴灌條件下不同施肥配比對玉米生長發育、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湖北農業科學,2015,54(6):1307-1311.
[4] 周繼華,賈松濤.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對春玉米產量和水分生產效率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3,29(36):224-227.
[5] 劉永賢,梁海玲,農夢玲,等.不同施肥及滴灌方式對糯玉米生長及產量的影響[J].南方農業學報,2012,43(7):981-985.
[6] 韓永超,李靜平,冀紅,等.不同施肥處理對膜下滴灌玉米光合特性和產量的影響[J].吉林農業大學學報,2012,34(3):248-2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