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奇峰



【摘要】 目的:探討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采取不同藥物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86例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筆者所在醫院接收的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給予酮替芬片治療,n=43)與觀察組(給予孟魯司特鈉治療,n=43),觀察兩組療效。結果:觀察組臨床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相關時間指標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PEF%及FEV1均顯著升高,而觀察組升高更為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結論: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采用孟魯司特鈉治療,療效顯著,且復發率,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 酮替酚; 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 孟魯司特鈉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3.06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23-0131-03
咳嗽變異性哮喘又稱為隱匿型哮喘、過敏性咳嗽等,臨床以反復發作、頑固性咳嗽為特征,且常發作于清晨或夜間,是小兒慢性咳嗽的常見病因之一。近年來,該病的發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嚴重影響患兒的生活質量及生長發育。臨床治療該病主要采用支氣管擴張劑、脫敏療法及激素等,但脫敏療法花費高,治療時間長,長期應用激素副作用較大。近年來,隨著一系列新型藥物的出現,為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治療提供了新方法。本文中通過資料回顧性分析,探討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采取孟魯司特鈉及酮替酚的療效,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86例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筆者所在醫院接收的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患者,均符合《兒童哮喘防治常規》診斷標準,年齡3~12歲,無相關藥物過敏史,排除既往應用酮替芬和孟魯司特鈉治療或對上述藥物過敏者。所有患兒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n=43)與觀察組(n=43)。觀察組中,男23例,女20例,年齡1~12歲,平均(8.05±1.25)歲,病程6個月~2年,平均(1.36±0.31)年;對照組中,男24例,女19例,年齡1~13歲,平均(8.06±1.22)歲,病程5個月~2年,平均(1.38±0.29)年。兩組患兒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止咳、吸痰、鎮靜、補液、抗感染等常規治療。對照組患兒在以上措施基礎上給予酮替芬片(上海衡山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國藥準字H31021309)口服,1 mg/次,
2 mg/d。觀察組患兒另給予孟魯司特鈉(Merck Sharp Dohme Ltd.生產,批號:國藥準字J20070068)治療,3次/d,5 mg/次。兩組均連續治療8周。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療效評價,臨床控制:患者臨床癥狀治療后完全緩解;顯效:治療后,哮喘發作顯著改善,但仍需用藥才能緩解;好轉:哮喘癥狀治療后所有減輕,仍需使用藥物治療;無效:治療后,臨床癥狀無變化或加重。本文以好轉、顯效、臨床控制為臨床有效[1]。(2)觀察患者癥狀消失時間、癥狀緩解時間。(3)采用肺功能檢測儀測量第1秒末用力呼氣量(FEV1)及肺活量(FVC)、呼氣峰流速百分比(PEF%);(4)觀察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并對患者隨訪1年,觀察患者復發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療效情況
經統計,觀察組臨床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相關時間指標情況
觀察組相關時間指標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患者肺通氣功能變化情況
治療8周后,兩組患者PEF%及FEV1均顯著升高,而觀察組升高更為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后兩組FVC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復發情況及不良反應
治療期間,患者尿常規、肝腎功能均未見明顯異常。觀察組有1例表現為口干,頭暈,對照組2例口干,2例頭暈,停藥后自行恢復。隨訪1年,觀察組2例(4.7%)復發,對照組6例(14.0%)復發,觀察組低于對照組。
3 討論
咳嗽變異性哮喘是小兒常見病,張慧等[2-4]學者認為其發病與下列因素有關:(1)某些致病因子直接刺激位于支氣管上皮、氣管、咽喉等部位的咳嗽受體,通過引起局部支氣管收縮或通過迷走神經引起咳嗽;(2)由多種細胞因子,如嗜酸性粒細胞參與的氣道慢性非特異性炎癥;(3)支氣管收縮引起機械性變形,咳嗽受體受到牽引刺激;(4)對于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肺炎支原體既是感染源,同時也是過敏原。目前該病治療尚無根治方案,主要是緩解哮喘發作,舒張氣管,控制病情進展。臨床治療多采用糖皮質激素、茶堿類、抗膽堿藥物、β2受體激動劑等,吸入糖皮質激素是臨床最常用方法,但治療過程繁瑣,而且家長易考慮激素的多種副作用等,導致患兒依從性較差,療效往往不足[5-6]。酮替芬是一種抗變態反應藥物,能有效抑制組胺的釋放,避免呼吸道非特異性炎癥發生,使氣道高反應性有效減輕。酮替芬雖有效,但治療后具有較高的復發率,因此治療逐漸受到限制。文獻[7-9]研究顯示,白三烯在哮喘發病中起關鍵作用,是參與哮喘發病的重要炎性介質,主要由肥大細胞和嗜酸細胞釋放合成,起到增強氣道通透性及促進氣道平滑肌收縮作用。孟魯司特納為新一代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對氣道平滑肌中白三烯的活性進行選擇性抑制,阻斷其與受體結合,可有效預防白三烯導致的氣道嗜酸性粒細胞浸潤、血管通透性增高及支氣管痙攣,達到抗哮喘、抗炎的作用。該藥具有服用方便,復發率低,且不良反應小,患者依從性好等特點[10]。近年來,不少學者將孟魯司特鈉用于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中,取得滿意療效。侯利等[11]對60例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采取孟魯司特鈉治療,結果顯示總有效率達95.8%。本研究中,觀察組臨床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相關時間指標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治療后,兩組患者PEF%及FEV1均顯著升高,而觀察組升高更為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孟魯司特納的應用可快速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顯著改善肺通氣功能,且術后不易復發,療效顯著,與文獻[12]報道的結論相符。
綜上所述,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采用孟魯司特鈉治療,療效顯著,且復發率低,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曹明嶺.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與肺炎支原體感染關系研究[J].河北醫學,2013,19(6):919-921.
[2]張慧,殷駿,趙宇華,等.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與肺炎支原體感染相關性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3,12(24):2009-2011.
[3]皇甫春榮,李平.孟魯司特鈉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3,29(12):908-910.
[4]李偉生,楊輔直,蘇格炘,等.口服孟魯司特鈉治療35例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臨床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12):2968-2969,2971.
[5]劉娟,張珍.孟魯司特鈉與酮替酚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療效比較[J].山東醫藥,2012,52(1):72-73.
[6]楊秀芹.孟魯司特鈉與酮替酚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療效比較[J].河北醫學,2012,18(6):833-835.
[7]程智宏.孟魯司特鈉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療效觀察[J].河北醫藥,2012,34(16):2433-2434.
[8]林天珍,駱燕香,許尤佳,等.中醫特色護理技術干預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臨床研究[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3(3):314-316.
[9]萬江,羅望梅,鄭申健,等.布地奈德聯合孟魯司特鈉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臨床效果[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6,16(8):1057-1059.
[10]馬莉.孟魯司特鈉聯合布地奈德氣霧劑對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患者血清IgE、IL-4和TNF-α水平的影響[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3,19(11):1579-1581,1584.
[11]侯利,趙剛占,周博,等.布地奈德聯合孟魯司特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療效分析[J].醫學綜述,2013,19(20):3790-3791.
[12]王正軍,劉金祥,康云峰,等.不同藥物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療效對比分析[J].醫學綜述,2013,19(12):2264-2265.
(收稿日期:2017-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