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蔚青


【摘要】 目的:觀察20%氨酮戊酸光動力聯合中藥外洗治療尖銳濕疣的臨床效果。方法:對筆者所在醫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6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依據治療方法將其分為20%氨酮戊酸光動力聯合中藥外洗治療組(聯合治療組,n=48)和單獨20%氨酮戊酸光動力治療組(單獨治療組,n=48),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復發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聯合治療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3.8%(45/48)顯著高于單獨治療組79.2%(38/4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良反應發生率6.3%(3/48)、復發率2.1%(1/48)均顯著低于單獨治療組的16.7%(8/48)、16.7%(8/4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20%氨酮戊酸光動力聯合中藥外洗治療尖銳濕疣的臨床效果較單獨20%氨酮戊酸光動力治療好。
【關鍵詞】 20%氨酮戊酸光動力聯合中藥外洗; 尖銳濕疣; 臨床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3.0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23-0140-03
尖銳濕疣的誘發因素為人類乳頭瘤病毒(HPV),主要傳播途徑為性行為,外生殖器、肛周等是其好發部位,二氧化碳激光、冷凍、微波、電灼、外科手術切除等是臨床通常采用的傳統方法,但是其極易引發各種不良反應,如局部感染、瘢痕形成等,同時患者極易復發,將較大的痛苦及較為沉重的經濟負擔帶給了患者及其家庭[1]。本研究對筆者所在醫院2014年4月-2017年
4月收治的96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統計分析,比較了單獨20%氨酮戊酸光動力治療與20%氨酮戊酸光動力聯合中藥外洗治療尖銳濕疣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筆者所在醫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6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經臨床或組織病理證實為尖銳濕疣;排除標準:將近2周內接受過全身及局部治療的患者排除在外。根據治療方法將患者分為20%氨酮戊酸光動力聯合中藥外洗治療組(聯合治療組,n=48)和單獨20%氨酮戊酸光動力治療組(單獨治療組,n=48)兩組。聯合治療組中男31例,女17例,年齡20~59歲,平均(32.3±5.1)歲;病程0.4~3個月,平均(1.2±0.1)個月;皮損直徑0.3~2.8 cm,平均(1.5±0.3)cm;皮損數量1~37個,平均(17.2±2.6)個。在皮損形態方面,28例為菜花狀,9例為乳頭狀,8例為雞冠狀,3例為其他。單獨治療組中男30例,女18例,年齡21~59歲,平均(33.6±5.2)歲;病程0.5~3個月,平均(1.4±0.2)個月;皮損直徑0.4~2.8 cm,平均(1.8±0.5)cm;皮損數量2~37個,平均(17.7±2.5)個。在皮損形態方面,27例為菜花狀,10例為乳頭狀,9例為雞冠狀,2例為其他。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皮損直徑、皮損數量、皮損形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單獨治療組患者接受單獨20%氨酮戊酸光動力治療,采用液氮冷凍治療去除肉眼可見的疣體,傷口處予以消炎,預防傷口感染處理,7~10 d后復診,這時傷口基本愈合,清潔患處后應用外用鹽酸氨基酮戊酸散(ALA)進行光動力治療,具體方法為:將ALA倒在單層無菌紗布上,下附一層塑料薄膜,加入0.5 ml保濕凝膠配制成20%ALA溶液,將溶液混合均勻后外敷于疣體及疣體外1 cm皮膚上,外敷4~6層無菌紗布,予膠帶固定。充分避光3 h后用630 nm紅光對患處進行照射,照光能量為90~110 mW/cm2,相距10~15 cm,照射時間為20~30 min。照射過程中如果患者有顯著疼痛,則對輸出功率進行適當調節,如能量低于65 mW,則將照光時間延長至30 min。7~10 d照射1次,3~4次為1個療程。如果患者有新發皮損,則重復治療,而如果患者沒有新發皮損,則給予其1個療程鞏固治療;聯合治療組患者接受20%氨酮戊酸光動力聯合中藥外洗治療,20%氨酮戊酸光動力治療方法同上,治療療程中及療程后給予患者中藥外洗治療,具體藥方為:黃芩20 g,黃柏20 g,蒼術20 g,板藍根30 g,醋香附30 g,木賊草30 g,夏枯草30 g。用水煎煮20 min,將藥汁取出來,在患處薰洗浸泡,1劑/d,2次/d,20~30 min/次,20 d為1個療程,共治療1~3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統計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感染、水腫、疼痛、糜爛等。同時,對兩組患者的復發情況進行隨訪,如果患者皮疹治愈后半年內又出現新的皮疹,則評定為復發[2]。療效評定標準:若治療后患者的皮損完全消失,隨訪半年內未復發,則評定為治愈;若治療后患者的皮損在1~6個月內復發,則評定為有效;若治療后患者的皮損在1個月內復發,則評定為無效。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檢驗標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聯合治療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3.8%(45/48),顯著高于單獨治療組79.2%(38/4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復發情況比較
聯合治療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6.3%(3/48)、復發率2.1%(1/48),均顯著低于單獨治療組16.7%(8/48)、16.7%(8/4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光動力療法屬于一種選擇性治療新技術,主要針對增生性病變組織,基礎為光、光敏劑與氧的相互作用,其中核心物質為光敏劑,一方面會選擇性聚集在一些病毒感染性病灶中且在腫瘤組織中聚集濃度較高,光敏劑ALA是體內血紅蛋白合成過程的前體物質,在細胞內可以轉化為原卟啉Ⅸ等卟啉類物質,在紅光照射下能產生活性氧并選擇殺死增生活躍的細胞,對疣體周圍可能存在的亞臨床感染有預防和治療作用。臨床實踐研究表明,光動力療法可以顯著降低尖銳濕疣(特別是一些腔口部位如尿道口、肛周、陰道口等)的復發率,但是由于個體差異如局部環境衛生、個人免疫力的因素仍然存在一定的復發率。所以在臨床工作中可以探索結合其他有效的方法來更大限度地降低減少復發率,減少患者痛苦[3-4]。
文獻[5-8]研究認為,尖銳濕疣屬于“臊疣”范疇,主要發病機制為濕熱淫毒之邪在不潔生活的作用下從外感受,最終促進臊疣的形成,因此解毒利濕、理氣活血是臨床采用的治療原則。中藥外洗方中黃芩、板藍根、醋香附、木賊草的主要功效為抗炎、抗病毒、利濕、祛風,對氣血進行調理;黃柏、蒼術、夏枯草的主要功效為燥濕解毒清熱,諸藥合用能夠達到解毒利濕、清熱活血的功效,尖銳濕疣預防復發重點在于保持患處清潔干燥透氣,禁煙酒辛辣刺激飲食,避免熬夜等造成免疫力低下的因素。在患處直接熏洗能夠將藥效充分發揮出來,從而收到理想的治療效果[9]。文獻[10]研究表明,在尖銳濕疣、尋常疣、扁平疣的治療中,中藥外洗均具有極為顯著的臨床療效。本研究結果和上述相關醫學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20%氨酮戊酸光動力聯合中藥外洗治療尖銳濕疣的臨床效果較單獨20%氨酮戊酸光動力治療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趙辨.中國臨床皮膚病學[M].南京:江蘇科技出版社,2010:1816.
[2]賈四友,張靜靜,陳偉.中西醫結合治療復發性尖銳濕疣的新進展[J].國外醫藥·抗生素分冊,2013,34(2):86.
[3]徐萍,李紅兵.中藥聯合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和CO2激光治療女性尖銳濕疣的療效觀察[J].中國性科學,2014,22(11):54-56.
[4]程鴿,李娟,葉江竹,等.微波聯合5-鹽酸氨酮戊酸光動力治療肛內尖銳濕疣合并HIV感染的療效觀察[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6,4(6):471-472.
[5]任榮鑫,鄭和義.尖銳濕疣局部免疫功能抑制及其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4,28(2):2000-2001.
[6]李德林.0.5%鬼臼毒素酊配合免疫調節劑治療尖銳濕疣療效觀察[J].皮膚病與性病,2011,33(4):240-241.
[7]杜娟.CO2激光聯合光動力法治療尖銳濕疣39例護理體會[J].中國性科學,2013,22(2):55-56.
[8]張云鳳,繆飛,王宏偉,等.氨基酮戊酸光動力治療尖銳濕疣局部免疫反應的研究[J].中華皮膚科雜志,2013,46(5):309-312.
[9]舒輝.CO2激光聯合薄芝糖肽治療尖銳濕疣的臨床研究[J].中國性科學,2013,22(4):45-48.
[10]樊慧婷,丁世蘭,林洪生.中藥虎杖的藥理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志,2013,38(15):2545-2548.
(收稿日期:2017-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