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凌灝
摘要:新時代下“00后”高中生表現出了其自身獨有的特點,筆者對“00后”高中生展開訪談、分析,希望通過發現其愛情觀的變化,展現“00后”高中生與 “80、90后”高中生的不同點,并就此提出教育建議。
關鍵詞:“00后” 高中生 愛情觀 互聯網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1-0110-02
隨著生理與心理的不斷成熟,高中生對異性的關注程度逐漸增加,進而不乏戀愛情況的出現,由于其肩負學習壓力,且往往與師長未能有效溝通交流,從而與師長的矛盾就此形成,戀愛問題成為雙方“斗爭”的焦點,也成為學校、家庭教育的一個難點,本文希望通過研究“00后”高中生愛情觀的變化,為“00后”高中生的教育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一、“00后”心理發展的影響因素
眾所周知,隨著國家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不斷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與社會環境的變化,“00后”的心理發展狀況受到了多個維度的影響:
(1)受益于國家經濟水平的提高,教育體系的蓬勃發展,“00后”相較于“80、90后”們往往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培養,自身的思想狀況、品德修養等心理發展狀況也較同時期的“80、90后”們更為成熟。
(2)同時,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社會逐漸進入了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移動電子設備的普及,網絡自媒體的發展,都促使信息得到廣泛迅速的傳播,這也為青少年的知識水平提高、社會閱歷提升提供了的契機。
(3)受到生育政策的影響,“00后”普遍出現在“421”結構的家庭中,即4位老人,2位父母,1位孩子。因此,孩子往往會受到遠大于之前任何一代人的關愛。這種關愛不僅僅體現在對于孩子生活方面的照顧上,同樣體現在家庭資源對于孩子的傾斜上,但這也意味著家庭矛盾被進一步激化。由于父母的關愛是孩子早期安全感的唯一來源,因此,一旦父母由于某些緣故(如離異、事業變故)忽略了對孩子的關注,會造成更為嚴重的不利影響。
由于外部環境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其勢必對“00后”心理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為幫助“00后”高中生建設合理的愛情觀,必須在“00后”自身特點的基礎上,重新研究“00后”高中生愛情觀的特點。
二、調研與分析
(一)調研
筆者于2017年8月對成都市某中學46名高中生進行了抽樣訪談。調查為對方自我闡述愛情觀,由于部分高中生未能理解提問目的,故筆者在提問中通過一些無預設立場的附加問題以考察調查結果的真實性。調查結果由筆者通過表格形式,進行總結得出。
(二)分析
通過筆者的訪談分析,發現相較于“80、90后”,“00后”高中生對愛情觀存在以下一些特點:
1.戀愛觀念進一步開放,注重情感體驗,認為婚姻并非愛情的唯一目的
“00后”高中生戀愛觀念的進一步開放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00后”高中生對高中戀愛的看法更為開放。“80后”高中生對高中戀愛往往帶有比較強烈的負罪感與內疚感,“90后”高中生談戀愛往往為了體現優越感或突顯個性,而“00后”高中生則開始認為愛情的出現是身心發展自然而然的結果,既不用壓抑,也不用故意為之。另一方面,“00后”高中生對同性戀的態度也更為包容。不同于“80后”對同性戀的嗤之以鼻,也不同于“90后”以之張揚個性,“00后”高中生普遍認為應尊重每個人的性取向的自由,既不鼓勵,亦不應否定。
在此次調查中,較多的“00后”高中生認為婚姻不應是愛情的目的,而是愛情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果,因而,戀愛的過程及雙方的感受更為重要,只要雙方兩情相悅,即使不結婚亦可保持一種長期的戀愛關系。
2.“00后”高中生已能夠理解戀愛關系中的責任、關愛等價值觀的內涵與意義
一般認為,具有成熟愛情觀的標準指的是能夠準確地分辨愛情和其他情感,明確戀愛雙方的責任和義務,認識到愛情的積極意義,能夠認識到盲目戀愛的不正確性,并且具有清晰的、正確的戀愛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00后”高中生大多具有這種成熟的愛情觀。產生這一變化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互聯網等新媒介的興起,擺脫了傳統教育中言傳身教的模式,促使高中生能夠更早地了解到這些價值觀的內涵與意義,并為高中生自主發展提供了平臺。
但也應看到借助新興媒介,能夠快速了解到更多的社會信息,能夠更早地形成自身價值體系的同時,由于互聯網信息獲取的不可控性,“00后”高中生的信息攝取往往具有單一性、片面性,這使高中生的愛情觀呈現多元化的趨勢,并且會出現由于看到過多社會陰暗面而形成了消極的愛情觀的個例出現。
3.在高中生戀愛問題上,與師長的矛盾沖突問題進一步凸顯
一方面,“00后”高中生對愛情的認識與理解有較大的提升,也更開放,而另一方面,老師與家長在對待高中生戀愛問題的教育理念與方式卻相對滯后,兩者的反差造成“00后”高中生與老師、家長在此問題上的矛盾沖突進一步凸顯。這一現象的原因可以從兩方面來加以分析:
在“00后”高中生方面,由于對愛情的認識與理解更為成熟與開放,因而高中生的戀愛現象更加頻發。
在師長方面,由于社會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大,一方面,老師家長對“00后”的期望與要求提高,因而排斥可能影響學業的高中生戀愛行為。而另一方面,同樣是由于競爭壓力的增大,家長忙于工作,缺乏與“00后”高中生的溝通與理解,往往忽視高中生的自身意見,一旦與自身看法相左,就大加斥責;學校老師為了保證學校升學率,一般會對戀愛行為采用高壓政策,但效果并不好,強烈的行為刺激勢必會引發青少年的逆反心理,而不問緣由的鎮壓只會讓學生產生更多的負面情緒,與提高學習效果的初衷南轅北轍。這樣的處理方式甚至會進一步刺激高中生戀愛現象的出現。
三、結論
目前,“00后”高中生對愛情觀的認識與理解已有了較大的變化,若學校與家庭在高中生戀愛問題的認識與教育方式未能跟上時代的發展,未能因勢利導,必然會對“00后”成長造成負面影響。筆者基于此次訪談分析的觀點,針對“00后”高中生戀愛問題的教育理念與方式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在教育理念上,應正視與尊重“00后”的思想與認識發展,不再帶著“高中生不成熟”這樣一種預設立場看問題,改變固有的觀念。面對“00后”的一些想法,若有不解,不應第一時間嘲諷、指責,而應思考背后的主觀因素。倘若確實存在價值觀的謬誤,應該通過引導的方式進行調整,而不是強行易轍。
(2)在教育方式上,廣大教育工作者應當變堵為疏,通過良好的溝通和引導,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建立和完善。根據當下“00后”高中生的特點,構筑雙向的教育模式(“生長”教育),為學生的個體發展提供良好的平臺,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展其主觀能動性,促進個體成才。
(3)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應當摒棄舊有的觀念,正視新時代下的親子關系。由于孩子更早擁有自主的思想,傳統的教育不再契合當下的環境,孩子不會再不假思索地聽從家長的話。所以,家長應當放下長輩身份,以朋友的身份與孩子相處,保持良好的溝通不僅有助于親子關系的維穩,也有助于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思想,從而能夠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引導,進而開啟新的家庭教育的模式。
參考文獻:
[1]孫凱軍,溫清浩.80、90 后學生特點與需求探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10(4):14-15.
[2]吳長清,趙曉芳.當代青少年愛情觀審視[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5(3):51-53.
[3]蘆巧惠.當前中學生早戀現狀分析與教育對策[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0,11(3):62-65.
[4]高中建,李艷艷.“90后”與“80后”大學生的婚戀觀及其差異性研究[J].青年探索,2013(2):16-20.
[5]周穎等.城市中學生早戀及其影響因素調查[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6(2):28-31.
責任編輯:于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