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鳴
摘 要 伴隨“一帶一路”的實施及我國經濟日益快速增長,中國施工企業的對外承包工程越來越多,由此形成了大量的應收賬款。這些應收賬款相當大的份額是以外幣進行結算,為此伴隨著應收賬款的匯率波動風險,對此應采取積極有效的風險管控措施進行應對。
關鍵詞 應收賬款 匯率波動風險
一、前言
“一帶一路”倡議是2017年實體經濟最值得期待的亮點。截至2016年,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總額超過3萬億美元。中國企業已經在20多個國家建設56個經貿合作區,所涉及對外承包工程的中國企業也由之形成了大量的應收賬款。企業應高度重視應收賬款外匯的管理,減少其風險的產生,以此確保企業發展的高效性與安全性。基于此,本文以應收賬款匯率波動風險管控為研究對象,對風險管控進行簡單論述,希望能夠為廣大企業采取有效措施規避生產經營風險提供一定的理論借鑒。
二、匯率波動風險對施工企業應收賬款的影響
匯率波動風險主要包括交易風險、會計風險以及經濟風險。其中經濟風險對企業的影響最大,所謂“經濟風險”,就是外匯匯率的非預期變化引起企業的未來收益發生變化,從而引起企業的一些潛在風險。[1]
第一,匯率波動對施工企業承攬的海外項目投標報價、工程成本價格、營業收入、營業利潤會產生直接影響。施工企業完成的工程量是項目收入確認的依據,工程量的結算貨幣一般是當地貨幣、美元、合同約定的其他貨幣或者是前三者的組合。工程項目的建設周期較長、計量和計算都是分期進行,結算貨幣匯率波動的不確定性使得匯率波動對項目收入產生影響。
第二,施工企業的工程成本主要為人工、機械成本、材料等。如果外國當地貨幣貶值,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在我國國內采購材料、設備的成本,從而轉向在外國當地進貨,進而失去施工企業原有的進貨資源和成本優勢,使施工成本明顯增加。國際化采購和不同成本計算貨幣的選擇,不同的施工方案、采購方案、支付條款都會對使用不同幣種結算的成本費用產生影響。
第三,在編制統一財務報表時,需將其以外幣計量的資產、負債、收入和費用折算成人民幣,一旦匯率劇烈波動,就會給企業造成很大的損益影響,使收入和收益大幅變化。海外項目往往需要從中國境內進行物資、設備等采購,同時項目的利潤也會通過外幣回款回流,當外國當地貨幣貶值時,外幣對人民幣兌換的數額就會降低,從而使企業的資金收益同步降低。
三、針對應收賬款匯率波動風險的管控策略
(一)建立外匯風險處理體系,統一管控企業內部的匯率變動風險
在企業內部,應形成強有力的專家組為支撐,項目財務人員為信息提供和具體執行者的外匯風險控制體系。海外工程項目部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勤鉆研、多反饋,積極監控項目所在國的市場狀況、經濟發展情況、政治局勢、法律法規變動情況。通過海外項目部的反映,企業的專家組和風險管理委員會針對項目反饋的情況,及時分析,判斷匯率風險的變動情況。
(二)密切關注國內外匯率政策,在投標報價、合同談判階段做好準備工作
海外工程項目經濟風險的規避效果很大程度取決于施工企業對未來匯率走勢的預測。匯率風險具有時效性,施工企業要對國際匯率的變化洞若觀火,在編制標書時,要對海外工程項目因匯率波動可能產生的損失進行分析和識別。在投標報價時,對于具有較大匯率風險的項目,首先需考慮項目的收匯期,同時參考銀行公布的外幣遠期結匯報價,結合公司的市場開發戰略和工程的競爭程度,為項目預估適當比例的匯率風險準備金。
在簽約幣種的選擇上,要盡量商討爭取可以在國際市場上自由兌換的國際儲備貨幣及有升值趨勢的硬貨幣。在預測人民幣升值的前提下,應設法說服業主采用人民幣簽訂總包合同。若總包合同規定以所在國當地貨幣進行結算,則該工程進行采購時,盡量采用項目所在國幣種進行支付,以避免貨幣兌換損失;若進行國際采購,簽訂采購合同時,盡量約定用存在貶值預期的貨幣進行支付。
在與業主、供應商的合同談判中,盡量協商分擔匯率風險,建立匯率風險共擔機制,并落實在具體合同條款中。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因業主方原因導致的項目延期,拖延付款期間產生的匯兌損失,也應在合同簽訂時增加相應索賠條款。通過合同磋商,盡量保持公司以簽約匯率測算的利潤率,也可與供應商設立共管基金或賬戶,多方共擔匯率波動產生的損益。再就是憑借企業的大規模、高國際知名度和強專業技術實力在簽訂合同時享有的強議價能力,有效規避匯率變動的不利影響。
(三)進行外匯資金集中管理
外匯資金集中管理是應對匯率風險的有效方法之一。A公司目前進行的海外資金集中管理已經形成了資金集中管理的大體系,包括賬戶集中管理、現金集中管理、融資集中管理、資金預算和計劃的集中管理。為應對匯率市場的變化,A公司這兩年又在資金集中管理領域增加了金融衍生產品集中管理,以應對匯率波動風險。
(四)加強與國內外金融機構的合作,采用多種金融手段規避風險
在應對匯率波動風險時,施工企業還要多考慮金融手段來應對。首先我們要加強與已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國家的合作。截至目前,中國已經和30多個國家或地區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我國央行與一些貿易往來緊密的周邊國家簽署的貨幣互換協議可以完成雙邊貿易與投資中的結算安排,大大消除匯率風險,防止匯率變動風險給交易雙方造成的損失。施工企業與這些已簽署協議的國家合作時,可以更合理地規避匯率波動風險。
其次,可以運用國際市場上豐富的金融工具來應對匯率風險。目前,國內企業除了即期外匯交易外,還越來越多地使用外匯遠期、掉期及期權(組合)等多種工具對外匯敞口進行匯率保值。在預測項目結算的外匯未來將發生變質的前提下,與銀行積極溝通,簽訂外匯遠期交易合同,提前鎖定收匯交割時的外匯匯率;積極開展外幣掉期業務,與商業銀行約定即期外匯轉換的起息日和匯率,通知約定遠期外匯互換的匯率和起息日,從而對合同價值起到保值的作用。不僅如此,目前監管也已逐漸放開了企業進行外匯期權等復雜衍生品交易的限制,也促進了套期保值市場發展。
在承攬海外施工項目時,在項目前期可能發生銀行貸款。不同幣種的貸款利率也不盡相同,再加上工程結算幣種與貸款幣種不匹配的情況,給施工企業又增加了匯率風險。所以不僅要考慮利率水平,也要考慮匯率因素,綜合的融資成本就是把利率和匯率結合起來。[2]選擇適宜的貸款幣種,不但可以降低財務成本和匯率風險,還會有額外的獲利機會。在項目當地貨幣持續貶值的預期下,施工企業可以用外國當地貨幣貸款來替代人民幣貸款,到期時用人民幣購匯來償還外幣貸款,可以有效規避匯率風險,又處理了財務風險。
(五)加強施工中進度和質量管理
施工企業海外工程項目更要關注項目的施工進度和質量安全,加快結算進程,在保質保量的情況下,提前完工,加快收匯進度,盡早結匯,嚴格控制匯率風險。
四、結語
施工企業面臨的匯率波動風險情況復雜、形勢嚴峻,應引起管理者的足夠重視,在日常工作中密切關注國際匯率的變化,進行合理的分析和預判,加強與金融機構的溝通和合作,采用多種手段,合理規避和降低外匯風險,更好地響應國家“一帶一路”的倡議。
(作者單位為廣西建工集團建筑工程總承包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王薇茜.建筑業企業如何應對匯率波動風險[J].財經界,2016(2).
[2] 企業應對匯率風險的“三個原則”[N].國際金融報,2016-01-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