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霞 劉玉紅
【摘要】 目的:探討品管圈對提高會陰擦洗落實率的應用效果。方法:將品管圈實施前后不同民族住院留置尿管患者的會陰擦洗落實進行調查。結果:調查發現會陰擦洗落實率由69%提高到9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解決問題能力、個人素質修養、溝通協調能力、責任心、自信心、團隊合作能力、品管手法掌握程度、積極性8個方面進行調查,結果表明所有指標均有提高。結論:品管圈提高了科室會陰擦洗落實率,同時還提高了圈員的質量管理能力和積極性。
【關鍵詞】 會陰擦洗; 質量改進; 品管圈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1.08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21-0149-03
會陰擦洗在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的護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會陰擦洗是指保持患者會陰及尿管清潔,使患者舒適,降低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發生率,從而減輕患者痛苦,也節約醫療成本。新疆是少數民族聚居區,少數民族對會陰擦洗不能接受,患者不配合,護士也不愿意執行。品管圈是一種自主改善小組活動,由同一工作場所的人,為了解決工作問題,自動自發的合成一個小團體,運用品管的簡易統計手法當工具,進行分析,達到解決工作問題的目的[2]。筆者所在科運用品管圈活動提高會陰擦洗落實率取得良好成效,現將活動開展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筆者所在科2015年5-12月對策實施前295例留置尿管患者的會陰擦洗落實情況進行調查。295例留置尿管患者中維吾爾族145例,哈薩克族102例,漢族48例。女86例,男209例。2016年1-6月對策實施后300例留置尿管患者的會陰擦洗落實情況進行調查。300例留置尿管患者中維吾爾族150例,哈薩克族100例,漢族50例。女73例,男227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品管圈的成立 由科室1名N3級護士,5名N2級護士,2名N1級護士,1名主治醫師以自愿方式組成QCC小組,推選組長1名,輔導員1名(由護士長擔任)。
1.2.2 主題選定 由全體圈員通過頭腦風暴法,列出所有有待解決的問題5項,使用權重評價法對所列出的問題就上級重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4個方面分別打分,通過兩輪評選最終確定“提高會陰擦洗落實率”為活動主題,見表1。
1.2.3 擬定活動計劃 擬定計劃繪制甘特圖,品管圈計劃8個月完成,因活動中間有創建三級醫院及人員調動,患者數減少,活動延遲了半年。在現狀把握期間拖延。將品管圈工作進行分工,圈中各成員各司其職,互相配合。
1.2.4 現狀把握 調查2015年5-12月會陰擦洗落實情況。會陰擦洗落實是指護士每天為留置尿管患者遵醫囑遵照會陰擦洗流程進行會陰擦洗操作,會陰及尿管清潔無異味,患者感舒適。現狀調查培訓查檢護士會陰擦洗流程及操作標準。制作“會陰擦洗落實查檢表”統計不合格會陰擦洗的頻率,并將相關情況登記于表。
1.2.5 目標設定 根據品管圈的目標值設定公式,對會陰擦洗落實率進行了目標設定。目標值=現況值+改善值,目標值=現況值+(現況值×圈能力×改善重點)。在品管圈成立時,根據圈員打分得出該圈的圈能力為40%。需要改善問題的80%即為改善重點。計算出本次活動目標值將會陰擦洗落實率提高至69%+69%×40%×80%=91%。
1.2.6 解析 明確目標后,圈員對會陰擦洗落實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要因分析及真因分析。
1.2.6.1 原因分析 使用頭腦風暴法對會陰擦洗落實問題從護士、患者、環境、管理四個方面進行展開,繪制魚骨圖,得出原因21條。
1.2.6.2 要因分析 將所有原因讓圈員進行3、2、1打分,根據打分排出順序,根據80/20原則選出9項要因,見表2。
1.2.6.3 真因分析 根據要因制定了會陰擦洗問卷調查表,進行現場調查,發生問題總次數為102次,不同原因造成的發生問題次數見表3。根據問卷調查,使用柏拉圖分析:確定前6項為會陰擦洗落實率的真因,未解決的重點問題(見圖1)。
1.2.7 對策擬定與實施 針對真因,全體圈員通過頭腦風暴提出解決辦法,并對每一對策根據可行性、經濟性、圈能力進行評分,再進行對策整合,擬定出四個對策進行改善實施。
1.2.7.1 培訓科室護士熟練掌握會陰擦洗操作技術及及時評估尿管清潔度的能力 首先重新學習會陰擦洗規范流程。使用頭腦風暴尋找操作過程中不違反操作原則的情況下如何使患者舒適,愿意接受治療。首先全科護士考核會陰擦洗操作,操作時間控制在5 min,操作考核需達到90分以上,熟練掌握流程,縮短操作時間[3]。其次是在使用擦洗液上進行改革:使用生理鹽水稀釋碘伏至0.05%,鹽水適當加溫至41 ℃,使患者感舒適[4]。再次必須使用會陰擦洗包進行操作,會陰擦洗棉球使用大棉球,棉球必須用碘伏浸透,達到擦洗效果。第四,早交班、午查房、晚交班交接尿管清潔度,納入月綜合目標。
1.2.7.2 完善會陰擦洗健康教育內涵 首先,糾正護士特別是民族護士對會陰擦洗的不正確理解,會陰擦洗是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很重要的護理,是預防尿路感染和術后感染的重要護理措施[5]。第二,糾正患者對會陰擦洗害羞抗拒心理,能積極與護士配合。每天至少兩次告知留置導尿患者會陰擦洗目的,會陰擦洗對降低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重要意義,對患者是否掌握和接受每天進行評價。
1.2.7.3 設計經濟適用的隔簾 病房缺少方便的屏障,保護患者隱私。在全體圈員共同努力下根據病區特點設計了經濟方便的隔簾。隔簾的使用,提高了患者的會陰擦洗的配合率。
1.2.7.4 教患者適宜的會陰清洗方法 護士快速的消毒,不能將尿管分泌物擦拭干凈,達不到預防感染的要求。因此需教會患者使用溫水毛巾進行會陰清潔。為患者準備好必要的清潔物品。幫助患者建立保持會陰清潔的習慣[6]。endprint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用字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有形成果
將措施逐項落實后,對會陰擦洗落實率進行調查,由對策實施前落實率69%提高到91%,達到預期目標,對策實施前后落實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45.566,P<0.05),見表4。院內尿路感染發生率較2015年同季度有所下降,將改善后會陰擦洗實施對策進行標準化,使這一規范化操作成為護士的工作質量控制標準。
2.2 無形成果
品管圈教會圈員如何理解團隊,如何發揮集體的優勢去解決問題,如何在團隊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何運用品管手法進行科學、系統的解決問題。通過解決問題能力、個人素質修養、溝通協調能力、責任心、自信心、團隊合作能力、品管手法掌握程度、積極性8個方面進行調查,結果表明所有指標均有提高,特別是在解決問題能力、個人素質修養、自信心、品管手法掌握程度運用提高較明顯,見圖2。
3 討論
會陰擦洗是留置尿管患者預防泌尿系感染的有效護理措施。但是在泌尿外科患者90%以上為男性,護士均為女性,在新疆又存在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問題,使得會陰擦洗的落實率很低。提高會陰擦洗落實率在三級醫院的評審中勢在必行,筆者所在科通過品管圈活動,通過自下而上的,自愿自覺的活動方式,對會陰擦洗落實率低問題進行了全面的調查評估[7],通過頭腦風暴法、魚骨圖、查檢表、甘特圖、柏拉圖,將會陰擦洗從護士、患者、環境、流程一一進行分析,針對真因制定實施對策,并對對策措施進行評價,找出最有效措施進行標準化。通過此次品管圈提高了科室會陰擦洗落實率,也使科室護士體會了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科室管理及質量控制的方式進行了創新改革,提升整個團隊積極性和凝聚力,使每位護士體會到科室主人翁的成就感[8]。
參考文獻
[1]成新蓮,王霞,崔玉珍,等.術前留置尿管會陰擦洗患者真實體驗的質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15):1365-1367.
[2]張紅,孫建萍.品管圈活動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J].全科護理,2015,13(23):2251-2253.
[3]陳宇.品管圈對提高泌尿外科護理帶教質量的效果[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14):28-29.
[4]牛紅云,陳會霞.冬季加溫碘伏用于會陰擦洗消毒的舒適度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3,17(3):287-288.
[5]吳群華.兩種不同消毒液對預防老年患者留置導尿管致尿路感染的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9):122-123.
[6]謝秀珍.品管圈護理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24):116-118.
[7]陳海燕,林娟,卞莉.品管圈在降低泌尿外科患者入院護理評估不及時率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26):4014-4016.
[8]李燕,陳愛玉.觀察品管圈活動在提高年輕護士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27):3-4.
(收稿日期:2017-03-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