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玲
摘 要:在網絡環境下教學資源的搜集和整理變得更加方便,傳統教學模式已經顯現了它的弊端。傳統教學模式如果不能夠及時的調整,勢必落后于時代的發展。文章針對大數據背景下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進行探索,剖析大數據對教學模式帶來的影響,提出大數據時代教學模式的新思路、新觀念。
關鍵詞:大數據;教學模式;新思路;新觀念
引言
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可以將人的行為和組織活動轉化為更多種類的數據,并且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尋找大數據中蘊含的內在信息及核心價值。2012年,聯合國發布大數據白皮書“Big Data Development: Challenges &Opportunities;”,明確提出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1]。中共中央在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2]。高等教育大數據依據數據監管技術深度解析學生的學習表現和學習方法,能夠對一些關鍵領域如學生實際表現等產生積極影響[5]。
一、大數據及大數據時代
伴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移動手機逐漸進入我們的生活,一個大規模儲存、分享的大數據時代隨之而來。大數據的到來將會給學校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產生根本性的改變。大數據的核心是數據,數據是將各種組織行為活動量化成數字,利用概率論進行統計,通過大量數據當中進行分析,找到所需要的關鍵信息。大數據指那些超過傳統數據系統處理能力、超越經典統計思想研究范圍、不借用網絡無法用主流軟件工具及技術進行單機分析的復雜數據集合[6]。
大數據的定義還包括數據超出正常大小或體量時的多樣性和速度。多樣性指的是數據的不同類型、不同來源、收集數據是結構化還是非結構化的,速度不僅指數據的產生,還包括處理的時間[7]。
研究大數據在教育領域方面的應用,目的是采用大數據分析處理技術,能夠更全面、更真實的反映教育背景、過程和結果,真實反映教育現狀,促進教與學的有效性,進一步推動教育的發展和變革。梁文鑫認為大數據技術能夠對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進行數字化處理,“大數據時代教學問題的解決,將不再依賴于教師頭腦中的模糊經驗,而是基于對海量教學問題及其解決方案的描述和分析。教師完全有可能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數據加以分析,進而實現真正的因材施教[8]”。
二、傳統教學模式特點
1.模式固定
傳統教育模式中,教師根據授課計劃查閱相關資料及文獻,以確保講課過程的科學性,而學生采用提前預習,從而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形成一個很好的融合,授課順暢有序進行。但是傳統教學往往采用一種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學模式固定并且單一。
2.教學效率低
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面對的是幾十人的班級授課,學生學習水平參差不齊,教師只能按照學生的中等水平進行講授,不能將學生的學習水平控制在自己能夠控制的范圍。這樣會導致水平高的學生認為老師講的過于淺顯而不想聽,水平低的學生會覺得聽不懂也不想聽,教學效率相對較低。
三、大數據對教學模式的影響
1.在線教學
在大數據時代,學生可以通過在線學習途徑來獲取知識,與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相比,在線意味著教育工作者可以提供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的教學活動。于是出現了慕課和微課等在線教學平臺,充分利用了網絡的交互特性,支持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全天候的在線互動與交流。
2.個性化教學
傳統教學模式中,為了提高教育的公平性和大眾化,教師在固定的場所、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對很多學生進行標準化、灌輸式教學模式,無法對學生因材施教到每個人,導致人才培養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限制了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但是在大數據背景下的教學模式越來越個性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開始關注學習者個性化培養模式,教師由灌輸式教學模式轉變為助學教學模式,為學習者提供服務和協作交流。
3.多模式混合教學
大數據背景下,教師不再需要完全按照教案的模式進行授課,而是自己精心設計一些教學資源,比如微課、慕課、反轉課堂,同時可以充分借助于一流教學名師的經驗,給學生提供一個更好的教學環境,教師的職能由傳統的以教學為中心轉變為設計、組織、幫助和指導式教學,真正實現線上和線下混合學習,打造匯聚更多優質課程和學習者的學習社區平臺。支持教師采用多種模式進行教學,借助視頻等軟件構建一個學習型社區,給學生提供一個重體驗、強交互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
四、結語
本文通過將傳統模式的特點和大數據背景下現代教學模式的特點進行總結和對比,發現新的教學模式由于存在的優勢勢必取代傳統教學方式。在大數據背景下,教育模式將會發生一次重大的變革,我們應該把握這次機遇,充分利用大數據的優勢,將教學模式不斷創新,更好的服務于我們的教學,每個學生都能有一個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教師也能及時的得到學生的反饋信息,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育教學的變革與創新,教學模式不斷推進,引領教育教學發展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助推中國夢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徐鵬,王以寧,劉艷華.大數據視角分析學習變革——美國通過教育數據挖掘和學習分析促進教與學報告解讀及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8(1):11-13.
[2]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N].人民日報,2015-11-04.
[3] 王壽林.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6):91-93.
[4] Howe D,et al.Big data:The future of biocuration[J].Nature.2008, 455(7209):47-50.
[5] 朱建平.李秋雅.大數據對大學教學的影響[J].中國大學教學,2014(9):41-44.
[6] 魏星.常雪蓮等.大數據與分析論驅動醫學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新模式研究[J].西北醫學教育,2015(5)823-827.
[7] 陳琳,陳耀華.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路徑探析[J].教育研究,2013(11):1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