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毅
摘 要:隨著國家對中職學校的大力扶持,越來越多的學生選譯就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這樣讓學生在中等職業學校學有所獲,中等職業學校又怎樣做到“招的到、留的住、送的出”呢,我覺的我們必須以學生發展為核心,改進教學方法。
關鍵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中職生教學教學質量教學方法學
中等職業學校是一種特殊的學校。它不同行只以高考升學為目標學普通高中;也不同于以培訓單一技能的培訓機構,更不同于技術理論扎且具有科研創新的大學教育。它不但要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多種技能。如何把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培養成有素質、有理想、有道德、多技能的新型技術人才?這是許多中職學校都在思考的問題,但我認為教師才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然而教師的教學水平差異域主要是體現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上。我們只有從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上找到適合中職生適應方式方法,然后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新型人才。
一、精講細練、邊講邊練和先練后講
所謂精講就是上課要精確講解,做到少講但要講透;細練就是要指導學生做好實驗,練習,要全面照顧好中差生。傳統的授課方式多為“講解+板書”;而現在的授課方式為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從視聽同時學習,更能提高課堂效率。
像職業高中的計算機專業由為突出,如計算機軟件的應用與操作在黑板上是無法向學生講解明白的,既使老師在臺上“手舞足蹈”、“繪聲繪色”,臺下的學生也會滿臉茫然,一頭霧水話,我們如果做到邊演示一邊講解,學生很快就明白了;又如機電專業的學生哪些電子電路你講的再多學生也不明白,但你帶起他們去實踐操作時邊講邊練的話都能明白;還有就是建筑類專業也是一樣,必需讓學生邊做邊練。俗話說的好“百聞不如一見”,因此,職業中學的教學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以現代白多媒體教學和實驗實踐實上課。
因此職業中學老師上課首先應向學生講解和演示操作,然后讓學生自己操作實習,教師跟蹤指導,初步形成技能,最后由教師總結、訂正、并讓學生拓展。也就是說,教師的“教”應該以示范操作+基本講解→啟發思考→輔導實習→鞏固講解→設計練習→拓展延伸為主,即采用邊講邊練,精講多練等講練結合的授課方式進行授課。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也就收到了筆記心記→大膽質疑→理解認知→操作驗證→鞏固提高→展開討論→自主創新的效果。
現在的職業中學教材大多圖文并茂、通俗易懂,教師在教學過程的作用主要貫通、點撥,少講精講,讓學生多讀、多做、多思,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鍛煉了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為其以后工作打下了堅固基礎,增強了適應社會的能力。
二、任務驅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大都有厭學的通病,其表現主要有上課睡覺、講話、耍手機、看小說等,實習課有時也在教學無關的事等。學生不動起來,怎樣才能使學生動起來呢?我覺的任務驅動教學法不錯。任務驅動法具有“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任務驅動”的特征。教師把教學目變為具體任務,然后和學生探究,整理出完成任務需要的新舊知識點,探究出完成任務的詳細步驟,最終以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學的方式完成任務。它把知識目標模塊化,教師提出任務、分解任務、變式創新任務、拓展實施任務,學生則從明確任務、嘗試任務、完成任務、形成技能、拓展任務。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用朋友身份和學生溝通情感與激勵學生興趣,學生就能分層次完成任務。
三、分層教學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他們的基礎知識、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的個體差異很大,而傳統的教學模式是面向多數學生,沒有培優轉差,因此導致了中職生中優生不突出,差生越學越沒興趣學等問題。如計算機知識的概念抽像、上機操作又沒有生活中的實際模型等學科特點。而學生能到學校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習知識,學習技能。怎樣才能每個中職生到學校后都能學有所獲呢?我認為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分層教學能較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根據學生學習技巧、思維和能力的發展水平以、學生的上課表現等因素,在上課時思想上將班上的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在備課充分備好各個層次學生的目標要求,特別備好對C層學生最基本的要求,達到什么學習目標,而對A層學生生又有些什么拓展要求,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但在上課時,我們的教學重點、難點以及教學方式及方法都應以B層生為標準,課中注重對A層生的引導和對C層生的輔導。課后都留有足夠時間給學生練習、思考、實踐,這樣,對C層生降低要求,多點關心、指導和鼓勵,讓他們看到自己學習的成果,在每一次獲得成功的成就感中取進步,進而重新豎立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同時也給了A層生一定的難度,引導拓展創新,不斷挑戰自己,滿足自己求知欲望。為全班每個同學制定可行學習的目標,讓學生努力去完成目標,讓學生共同進步,讓教學質量提高。
四、目標激勵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技能訓練目標分為兩類:一類是職業資格等級證;另一類是畢業后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崗位。我們可以激勵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學習,考取各種技能證書。如計算機等級證、微軟認證、ADBOE公司認證、電子電工證、普通話證書等。我們還可可以在教學中穿插階段性目標,用考核機制進行激勵,開展一些活動:藝術節、計算機技能競賽、技能月等活動,強化實踐技能,大量的技能技巧來提高技能速度,使學習內容深化,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從而喚醒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習的動力。另外,利用以后的工作來激勵對學生,也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的方法。我們在講授課時穿插一些工作崗位的要求、工作報酬等、發展機遇等,讓學生為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而努力學習、端正了學習態度。
結 語
總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教育質量要得到提高,必須以學生發展為核心,只有改革教學方法,使學生實現由學會到會學,最后變為樂學。
參考文獻:
[1] 謝靜. 農村中職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方法初探[J]. 學周刊,2012(26):95.
[2] 王峰. 農村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中的問題與思考[J]. 職業教育研究,2012(08):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