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龍
摘 要:眾所周知,企業想要得到長遠的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就是物質保障。在企業管理過程中,物資采購管理非常重要,在當前信息技術顯著提升的背景下,必須要加強物資采購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只有通過信息化手段,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物資采購管理效率。本文對物資采購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闡述了物資采購供應管理中信息化的價值,提出加強物資采購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的意見。
關鍵詞:物資采購供應 信息化 問題 途徑
引 言
企業管理過程中,物資采購管理工作中卻存有很多缺陷和不足,具體主要體現在物資采購制度不完善、資金預算編制過程不準確、采購管理效果不明顯等方面,進而使得物資采購管理質量始終無法達到國家相應的規范標準。因此,為了改善這種社會現狀,就要不斷加強物資采購管理工作,針對其存在的重難點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充分的處理,這樣才能實現預期發展目標,提高物資采購管理水平。
一、物資采購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缺乏對物資儲備問題的重視度
物資儲備管理屬于物資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也對采購管理產生重要影響。對于生產型企業來講,物資儲備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儲備量過剩或儲備量不足等等的問題,而這種現象所帶來的后果就是企業資金的積壓,但如果儲備量不足,則會影響正常的生產進程。
(二)資金預算編制難度較大
企業采購的物資產品,大部分屬于臨時性物資,盡管所采購的數量有限,但是所需的采購成本卻是十分明顯,因此,要想合理的降低運行成本,相關工作人員就要在進行物資采購工作之前,針對市場行情,對物資產品價格進行精確的預算。但是很多單位都會忽視該項預算工作的重要性,不僅所編制的預算方案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而且還會提高資金預算編制難度。所以,相關單位在開展物資采購管理工作時,一定要將資金預算編制作為管理重點,并采取對應措施及時解決所存在難度問題,這樣才能保證資金預算編制質量,滿足成本控制需求。
(三)采購物資市場競爭混亂問題
部分物資市場競爭白熱化,低價惡性競爭,中標價格過低,導致供應不及時、不主動,供應過程協調困難,甚至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物資質量不能保證;部分招標物資為技術革新型物資,由于專利授權原因,潛在供應商非常少,采購被圍標的可能性非常大,中標價格過高,損害采購人利益,甚至不能完成公開招標采購。如部分項目的減水劑采購出現2000元/噸以下的明顯低于成本價的中標單價,新型橋梁支座曾出現28元/公斤以上的中標單價,采購價格明顯異常,而沒有有效手段予以確認擬中標價低于成本價和高于市場價。
(四)管理人員的不專業
在企業的物資采購管理中,由于部門較多手續較繁雜,還與財務部門和生產部門有重要的工作銜接,內容復雜,是一項技術含量較高的工作,因此對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和技術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一旦有新人或者是其他部門的人員加入,對物資采購經驗的不足和缺乏,都會導致物資采購出現問題和漏洞。在與前線生產部門和后勤財務部門的溝通時,受傳統觀念和部門區別的影響無法達到交流的最大化,信息溝通不及時,也會導致物資采購管理出現偏差。因此,對物資采購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和思想素質都要加強培訓和提高,要重視物資采購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端正工作態度,保持耐心和責任心,避免出現損害企業利益的行為。
二、物資采購供應管理中信息化的價值
(一)有利于成本控制
信息化支撐下的物資采購與供應,可以在更大的范圍內進行信息收集、分析與整理,并整合管理資源,實現采購、存儲、管理的集中化、智能化、自動化,減少了采購、存儲、供應繁雜的操作程序,降低了信息收集與倉儲管理的成本。在信息化的環境中,可以實現網上談判、協商、管理與采購,實現信息收集與交流的便捷化,降低了談判協商成本。同時,信息化還可以對企業內部需求與外部市場變化的監測分析,并根據監測分析的結果進行采購供應管理的調整,最大程度上實現對成本的全過程控制。
(二)有利于增強時效性
在物資采購供應管理中,信息化可以方便快捷地進行各類信息的收集、傳遞與交流。信息化中的電子商務系統,使物資流轉的效率大大提高,可實時提供物資保障,避免了傳統管理模式下物資的沉積與供應滯后的問題。信息化還可以通過對物資供應數據的采集、智能分析、研判與預測,及時調整管理策略。
(三)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需要
在物資信息化管理中,企業還可以建立協調、高效、集成的電子商務應用系統,最終實現戰略、人力資源、財務、工業供應鏈、采購、庫存、運輸等管理體系的整合,從而實現管理系統的整合,最終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三、加強物資采購管理的信息化建設
①信息化建設是物資采購管理的必然趨勢。在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中,物資采購工作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而物資采購管理工作又是一項非常復雜和煩瑣的過程,尤其對于建筑業來講,在整個采購過程中不僅需要采購工作人員能夠熟練地掌握市場動態,而且還要結合企業生產和發展的需要來制定合理的采購計劃,但當前的市場處于變化莫測的時期,要想達到物資采購的合理性,為企業節約采購成本,就必須能夠結合信息化管理模式,通過數據分析來掌握第一手的資料,而且信息化建設也是物資采購管理工作的必然趨勢,更是企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前提。②利用信息化發揮集中采購的優勢。要想使物資采購管理環節起到真正的作用,就必須要具有與時俱進的精神,要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技術,把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融入到物資采購管理當中,而信息化建設并不是簡單的配置電腦,連上網絡那么簡單,而是一系列信息軟件的投入和開發使用,只有經過實踐的運用才能保證信息化建設落到實處。此外,要想使信息化采購管理模式發揮它的有效性,就必須將相關業務部門與物資管理部門的數據結合起來,真正用到工作中去,并加強部門間的協調與溝通,這樣做不僅令采購的過程變得更加的透明和公開,而且還能實現資源的共享,進而達到采購管理工作的系統化和專業化,全面提高企業采購管理的能力。
四、在物資管理信息化方面的舉措
(一)轉變管理思維
在物資管理方面應該轉變管理思維,尤其是在公路工程建設的過程中負責人應不斷對物資管理方法進行改進和創新,認識材料管理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的重要性,注意控制項目成本,降低采購成本和材料消耗,提高項目的經濟利益。物資管理在公路建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信息化在物資管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積極營造良好的信息化管理氛圍,實施信息化發展戰略,創建科學合理的物資管理信息平臺,利用電子化手段對物資的類型、數量、價格、規格、庫存等進行管理,依托其先進的查詢功能和報表功能,及時準確地采集所需的數據,為物資信息采集建立一個方便快捷的平臺。
(二)信息化物資采購的一體式管理
傳統的企業物資采購過程是安排各生產部門的人員去后勤部門領取物資,由于生產線的分散和需求上的差距,部門之間信息溝通少,對物資情況不了解,容易發生重復領用,導致其他部門加劇采購導致資源浪費的情況。因此,石油企業必須加強采購一體化的信息管理,在企業內部設立物資供應站,與生產部門保持高度聯系,對各部門所有材料的需求進行詳細記錄和統一,通過制定分析圖表實現信息對比,保證物資管理圖表的可靠性和實時性。供應站根據圖表分析的實際需求進行采購和管理工作,在與各部門溝通交流后進行合理的物資分配,滿足各個部門的生產需求。在保障資源利用最大的基礎上,降低了生產采購的消耗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為企業的成本節約發揮了重要作用。
結 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企業想要提高物資采購管理水平,就要跟隨現代信息化的角度,加強物資采購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這樣才能解決物資管理的不明確問題,將信息技術與企業與物資采購有關的管理相融合,充分發揮信息化的優勢為企業提供實時、可靠的動態信息,在采購過程中合理解決供求交流的問題,合理的預測市場變化,為企業物資采購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務,加快我國企業的經濟效益發展,增強國家經濟和綜合國力的實力。
參考文獻:
[1] 谷峰,邵江,徐華興,等.全程最優化物資采購成本目標管理[J].物流技術,2015(07):233-237+279.
[2] 張蓓.“互聯網+”背景下國有企業物資采購管理的創新[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6).
[3] 崔玉華,劉佳穎,李俊杰,等.集團公司物資采購管理現代化物流方案[J].油氣田地面工程,2012(07).
[4] 張少華.信息化在石油企業物資采購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辦公室業務,2017(6).
[5] 魏慶輝.關于石油物資管理存在的問題與解決辦法分析[J].經貿實踐,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