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飚
摘 要:隨著計算機信息資源共享規模的日益擴大,計算機系統的安全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主要討論計算機病毒的特征、分類及計算機病毒的預防。
關鍵詞:計算機病毒;特征; 分類; 預防
計算機病毒是一種小程序,能夠自我復制,會將自己的病毒碼依附在其他的程序上,通過其他程序的執行,伺機傳播病毒程序。這些病毒有一定潛伏期,一旦條件成熟,就會進行各種破壞活動,影響計算機的使用。
一、計算機病毒的主要特點:
(1)傳染性
傳染性是計算機病毒的重要特征。計算機病毒一旦進入計算機并得以執行、它就會搜尋符合其傳染條件的程序或存儲介質,并將自身代碼插入其中,達到自我繁殖的目的。而被感染的文件又成了新的傳染源,在與其他機器進行數據交換或通過網絡,病毒會繼續進行傳染。
(2)隱蔽性
病毒—般是編程技巧高明、短小精悍的程序,通常附在正常程序中或磁盤較隱敝的地方,用戶難以發現它的存在。其隱蔽性主要表現在:傳染的隱蔽性和自身存在的隱蔽性。
(3)寄生性
病毒程序嵌入到宿主程序中,依賴于宿主程序的執行而生存,這就是計算機病毒的寄生性。宿主程序一旦執行,病毒程序就被激活,從而可以進行自我復制和繁衍。
(4)潛伏性
計算機病毒侵入系統后,一般不會立即發作,而具有一定的潛伏期。當病毒觸發條件一旦滿足便會發作,進行破壞。計算機病毒的種類不同,觸發條件不同,潛伏期也不同。例如,日期、時間、輸入條件、特定的文件或使用次數、特定的操作等,都會成為病毒發作的條件。
(5)不可預見性
不同種類的病毒,它們的代碼干差萬別,隨看計算機病毒的制作技術的不斷提高,使人防不勝防。病毒對反病毒軟件永遠是超前的。
(6)破壞性
不同計算機病毒的破壞情況表現不—,有的干擾計算機的正常工作;有的占用系統資源;有的則修改或刪除文件及數據;有的破壞計算機硬件。
二、計算機病毒的分類
計算機病毒的分類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按破壞性,計算機病毒銨破壞性可分為:良性病毒和惡件病毒。
(1)良性病毒:良性病毒并不破壞系統中的數據,而是干擾用戶的正常工作,導致整個系統運行效率降低、系統可用內存總數減少、使某些應用程序不能運行。
(2)惡性病毒:惡性病毒發作時以各種形式破壞系統中的數據。如刪除文件、修改數據、格式化硬盤或破壞計算機硬件。
2、按傳染方式
計算機病毒按傳染方式可分為:引導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和混合型病毒。
(1)引導型病毒:引導型病毒將其自身或自身的一部分隱藏于系統的引導區中,系統啟動時,病毒程序首先被運行,然后才執行原來的引導記錄。這樣每次啟動后,病毒程序都得以執行,并伺機發作。
(2)文件型病毒: 一般傳染磁盤上以COM、EXE或SYS為擴展名的文件,在用戶執行染毒的文件時,病毒首先被運行,然后病毒駐留內存伺機傳染其他文件絨直接傳染其他文件。如宏病毒就是一種使用Word宏語言編寫的文件型病毒,它攻擊的文件類型為DOC或DOT的office文檔。
(3)混合型病毒:兼有以上兩種病毒的特點,既傳染引導區又傳染文件。這樣的病毒通常部具有復雜的算法,為了逃避跟蹤同時使用了加密和變形算法。
3、按連接方式
計算機病毒按連接方式可以分為:源碼型病毒、入侵型病毒、操作系統型病毒、外殼型病毒。
(1)源碼型病毒:源碼型病毒攻擊的對象是高級語言編寫的源程序,在源程序編譯之前插入其中,并隨源程序一起編譯、連接成可執行文件。可執行被感染的文件剛剛生成便已經帶毒了。
(2)入侵型病毒:入侵型病毒將自身連接入正常程序之中。這類病毒難以被發現,清除起來也較困難。
(3)操作系統型病毒:操作系統型病毒可用其自身部分加入或替代操作系統的部分功能。使系統不能正常運行。
(4)外殼型病毒: 外殼型病毒將自身連接在正常程序的開頭或結尾。文件型病毒大多屬于此類。
三、病毒的預防
人類抵抗生物病毒侵襲的最好辦法就是增強自身的抵抗力。要使計算機免受計算機病毒的侵擾,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提高汁算機自身的安全措施,這樣才能讓采用各種層出不窮新技術的病毒無“技”可施。
(1)在管理方面
①不要隨便使用在別的機器上使用過的可擦寫存儲介質(如軟盤、硬盤、可擦寫光盤等)。移動盤是病毒的主要傳播媒體,使用時要進行病毒檢測。系統啟動盤要專用,加上寫保護,以防止病毒侵入。
②嚴禁運行來歷不明的程序和使用盜版軟件,也不要使用非法復制或解密軟件,很多游戲軟件中帶有病毒,一定要小心。
③對外來機器和軟件要進行病毒檢測,確認無毒才可使用。
④對于帶硬盤的機器最好專機專用,以防止病毒侵入硬盤。
⑤對于重要的系統盤、數據盤以及硬盤上的重要信息要經常備份,以便系統或數據遭到破壞后能及時得到恢復。
⑥網絡計算機用戶要遵守網絡軟件的使用規定,不要輕易下載、使用免費的軟件。不要輕易打開來歷不明的電子郵件的附件。
(2)在技術方面
①定期對系統進行病毒檢查,發現病毒,及時消除。
②安裝計算機防病毒卡或防毒軟件。及時對系統進行監視,以防病毒的侵入。
②網絡環境應設置“病毒防火墻”。防止系統受到本地或遠程病毒的侵害,也防止本地的病毒向網絡或其他介質擴散。
四、計算機病毒的清除方法
如果所使用的操作系統的文件已經感染病毒,那么每次啟動系統時,病毒也會隨之運行。系統啟動完成后,病毒也被激活,駐留在內存中,監視系統的運行,并伺機進一步感染或者發作破壞。此時,不能在這種帶毒系統下進行病毒清除上作,必須使用磁盤版的殺毒軟件啟動計算機系統,或者使用無毒的系統軟盤啟動機器,然后運行殺毒軟件進行病毒消除工作。
若系統感染了宏病毒,可在當前系統下直接運行殺毒軟件進行檢測、清除。
參考文獻:
[1] 王勐.計算機網絡安全討論[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