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天墀山

2017-11-15 03:35:17周凌云
長江叢刊 2017年33期

周凌云

雪化了。天晴了。藍天蓋在樂平里的山上。

屈原廟的后山是天墀山,天墀山也是蘭花村的靠山。雪后的天墀山格外清晰。蘭花村是一溜兒斜坡。天墀山從這溜斜坡上突然聳立而起,像天地間鑄造的巨大的戰國青銅器,上端蹲著一個天大的獅子,這個獅子咆哮無聲,威嚴無語。昨晚,我在屈平河邊散步時,一抬頭,天墀山黑黑的,像個龐然大物壓了下來,冷古丁嚇出一身大汗。我對天墀山生了畏懼。

這座讓我畏懼的山,我要攀登,要讓黑暗中的龐然大物踩在我的腳下。這是我熟悉而又相當陌生的一座山。我從徐貪德的門前往天上看,它深入藍天之中,看不清道路,只看到它的奇崛與險峻。徐貪德為我請來黃家剛作向導。他換了鞋戴上手套,握上一把鋒利的鐮刀,帶我登山。

路,模糊可見,窄狹而險要,攀登如爬行。最險要最難走的,一處是眼皮子巖,一處是干柴老爺巖。過這兩處,向下觀望,感覺頭暈目眩,神經觸電一樣格外麻木,行走小心翼翼,要繞開筆直陡峭的巖石,沿崎嶇羊腸小路爬行。眼皮子巖上,有一溜凸起的巖石,極像人的上眼皮,村里人便稱這巖為眼皮子巖。九十二歲去世的詩人徐正容寫過一首詩:

巖生眼皮白云封

俯視河中水勢洶

有人過此仰頭看

削壁懸梁巔碧峰

這是村里唯一寫過眼皮巖的詩人。

巖生眼皮白云封,從這里跌下去,不死即殘。黃家剛指著巖皮子巖說:“我在巖上采過藥”。我臉一下煞白。他說:巖上有一種藥叫五靈脂,婦科良藥,就在巖的洞穴里面,在里面采過很多次。老黃采這種藥不是攀山爬巖,而是身系繩索從山巔吊下來,在半腰停住。山腰凹進去了,不能靠進山洞,老黃就手持長竿在巖上撐幾下,借助慣力,讓身子甩進山洞,采完五靈脂,老黃吹響哨子,山巔上的伙伴便用力拉繩,將他拉上山巔。老黃話語平淡,仿佛在敘說一件與已無關的往事,我看了看山,又看看黃家剛,覺得他在講一個神話,形象像這山一樣在我心中樹立起來。山比人偉岸,有時,人又比山偉岸。他說,也有人為了采這藥,從巖上摔下懸崖。采藥最怕的是飛鼠嘶咬繩索,或者用翅膀去割鋸,飛鼠翅膀的骨架像鋼絲一樣堅硬。它的飛行全靠滑翔,從高處向低處,從低處往高處就得靠爬行。五靈脂就是飛鼠的“糞便”,傳說是飛鼠吃靈芝轉化而成。黃家剛說,近來崖柏走俏,價值高,也有人吊下繩索在懸崖上挖,這是玩命的事,黃家剛現在不干了。

干柴老爺巖在眼皮子巖之上,另一側,也險極。巖洞里置放著一塊石頭,模模糊糊,像個人形,人們把它當作石頭神像,這就是干柴老爺。這就是村里人心中的神。人們通過這里都要供奉干柴,有的供一小捆,有的供幾枝,再閉眼默念心中的愿望,保佑上山下山天不下雨,過往平安。下雨,不敢從這里過,腳下稍一滑溜,便墜山谷了。我爬過這里時,天陰,氣象暗淡,也撿了幾根枯柴供奉干柴老爺,以保我來回天不下雨。我是不信神不信鬼的,天不怕地不怕,不迷信什么也不崇拜什么,但人過中年以后,歷經了許多事情,才明白,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天把一切都給你安排好了,生存之中感覺到有一只無形的手拉你,或推你。我們對上天是要有敬畏之心才好。干柴老爺巖旁的路邊堆了一人多高的干柴,像一段長城。這都是人們的敬畏。

天墀山居高臨下。

屈原在這里問過天嗎?

這時,我想朗誦《天問》。

樂平里全進入我的視野了。屈原廟很小了,像火柴盒。看到香爐坪了,屈原的老家,那幾彎田,也像幾把小梳子。房子都是意象,這里幾點,那里幾點。這時候,人比螞蟻不會高大多少。人像坐在飛機上俯瞰大地。

走過最險要的兩處,再翻過天墀山,是另外一片天地,呈現在我眼前的是廣闊的森林,風聲猶如海嘯,隱約可見頹廢的房屋和荒蕪的田畝。房屋有的拆了,有的朽了,人全下山搬走,曾經耕種的土地都長著丈余高的茅草,灰白如劍,覆蓋了所有的耕地。茅草,也叫王草,是一種稱王稱霸的草,長得高,茂盛,粗糙,葉片就是鋸齒,地下也盤根錯節,長了這種草就不長別的草。這種草并不長在瘦土上,而是長在肥厚的土地里,營養全拔到自己的身上,田,一年不種,王草呈燎原之勢,蔓延,覆蓋,然后土地再也看不見了。草,農民厭惡,它是糧食的敵人。但是王草這里一片那里一片,成風景了也好看的,是畫家的素材。跟我一同爬山的畫家,后悔沒有帶上畫筆,手癢癢的,我看見他的手比比劃劃,好像一幅畫已有輪廓。雖然好看,但我覺得不適合畫家畫,它表現什么主題呢?是繁茂還是荒蕪?

天墀山上有千畝森林、百畝耕地,曾經是一個小村落,建過林場,是蘭花村的大片飛地。天墀山下的蘭花村,戶挨戶、人擠人,土地少,只有翻山越嶺在這里種些莊稼才能養家糊口,山上土厚,陽光充足,山上與山下同一天撒播的包谷種,收獲時用同一升子(量器)來量,山上的要重三兩,顆粒飽滿,色如黃金。山上有大片的土地可供開墾和耕耘,可種黃豆、土豆和燕麥。蘭花村人過得艱辛,不在耕耘,而在攀登天墀山的艱難,上下負重,是探險。有十四戶人家索性搬至山上,造房,落戶,耕耘自食,怡養天年,懶得下山。曾經辦過學校,教室借用農戶的,一個房間、一塊黑板就足夠了。五個年級,但只有八個學生、一個老師。老師叫譚家禮。是本地人。他每天從樂平里的另一座山上下山,然后又上天墀山,把一天的課講完,又下天墀山回到另一座山上。天天如此,往返二十公里。八個學生,卻有五個年級,有時一個一個教,像舊時的私塾,有時又圍在一堆,一起講,五個年級一起講,這叫復式教學法。我讀小學時,就有相同的經歷,和其它的幾個年級的同學坐在一個教室,老師一會兒講一年級的內容,一會兒又講二年級、三年級的知識,聰明的人,一節課能學幾個年級的知識,低年級要學習高年級的困難,高年級學習低年級的等于又復習一遍。譚老師這種復式教育,我太熟悉了。當時我讀一年級,老師講一年級內容時,我們就抬起頭,看著老師看著黑板,跟著老師讀聽老師講,其它年級就默讀自己的課本兒,老師講二、三年級的東西時,我也盯著黑板,一位女老師持著教鞭點到我的頭上,厲聲說:默讀自己的!教鞭是一節竹根,根結兒看起來一個連接一個,像串起來的珠子,教鞭點在黑板上,能發出咚咚的聲響,看起來軟軟的,點在我的頭上卻生疼難受,不論教鞭點到哪個人頭上,同學們都會條件反射,收頸縮頭,雙手去護。其實,教鞭真的點落在我們頭上并不多,樣子做得兇惡,教鞭一彈一跳的,像根彈簧,但我們還是怕,我們確實不聽話,才會落到我們頭上,教訓一下,長點記性,踏實學習。小時候我記得還有一位老師,喜歡用粉筆砸人,哪個同學走神兒,冷古丁地一顆粉筆頭就飛過來,落到頭上,讓人傻傻地呆一陣子。一顆粉筆頭也曾落到過我的頭上,我委屈地淌了一節課的淚。譚家禮用過教鞭嗎?粉筆頭砸過人嗎?他不會的。他慈眉善目,和和善善。我認識他,很久以前,鑲著一顆銀牙齒,一露笑,明凈閃亮,好像月亮的光華照射大地呢。后來,我看到他又換了一嘴的新牙,玉一般光潔,銀牙沒有了,都整整齊齊,比真牙還要美。他寫詩。活躍分子,是騷壇的一根柱子。騷壇的詩會,他沒有丟過一場。老了,仍然支撐著上臺。他很少走出過大山,一旦走出大山,就是治病,自己治病,家人治病。大山是他的根基,騷壇是他的舞臺。譚家禮在天墀山上教學四年后,教學點要撒銷,他要下山,山上的人不準走,黑板也不讓搬走。直到山上人戶陸續搬走,人煙全無,他才得以下山。

在山上種田,還有一大威脅是野豬。野豬是敵人,黃家剛和它們斗爭過,鄉親們都和它們斗爭過。

野豬像一條條野蠻的漢子,強行收獲鄉親們的莊稼!比人類殘忍,想吃的吃掉,不想吃的也要糟蹋掉。也比人類狡猾,盡掀高人一頭的稈子,盡食個大飽滿的包谷。將那些瘦弱的,掀倒、撕爛。

鄉親們心疼,憤怒。野豬從人口里奪食,人也得從野豬嘴里搶回來。

先在包谷林沿邊打上樁,用藤或篾織上籬笆,栽上幾個像土飛機一樣的“野人”,給它們披上人類的破衣裳。野豬全然不理會這些,幾腳就把它們踏爛了。鄉親們真是迂腐透了。土匪一樣的野豬,籬笆和“野人”能夠嚇退嗎?太把它們看得文明了。真人姑且不怕,還怕見風就抖得厲害的鳥野人?一眼就能識破人類的把戲。毫無顧忌地嚼食、奔跑,像是競技場。鄉親們又買來爆竹,冷不丁放一個,管用。或者靜寂的時候,突然打一陣銅鑼,野豬懵懵懂懂云天霧海,急忙逃竄,回歸山林歇腳。天天放爆竹,天天打銅鑼,也失靈。人類的花招不能天天使用,野豬也是有些智慧的動物,不會被人類左右。過幾個日子,野豬更加瘋狂,懷著仇恨,像槍一樣站立的包谷稈,也都悲壯倒下。

收獲季節,持久戰就這樣拉開,野豬們夜間偷襲,鄉親們全力護衛。

家家戶戶在包谷地里搭起棚子,拉上電燈,打一陣瞌睡,偶爾對著包谷地吼上幾句,向地里拋幾塊石頭。有的把收音機放到地里去廣播,有事沒事去唱。有的拿來手電,左一下右一下地掃描。這已經是人民戰爭。世界是要講究和諧的,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動物的和諧。在這里,人與野豬是不和諧的。野豬要掠奪,人們要抗爭。這是針尖對麥芒的事兒?野豬是兇悍的動物,居于熊和老虎之前。人類不會輕易暴露他的兇悍,一旦惹火了,對不起,土銃、獵槍、陷阱都來對付你,三十六計統統用上。野豬是保護動物,是大自然的寵物,沒有這條禁令,野豬!你是沒有好果子吃的!鄉親們是講和諧的,只求他們的包谷被少啃一點點。

爭奪糧食的戰爭,常年展開。收獲剩下的包谷,慢慢喂養溫馴的家豬。這些包谷碾碎以后拌上飼料,一年半載就能喂養一頭大豬,每家都要喂養好幾頭,留一兩頭自食,余下的抬下山賣錢,這就是零碎花銷的長流水兒,所以鄉親們要和野豬計較。

持久或零星的戰爭,總是發生流血事件,把野豬逼瘋了,它們也會孤注一擲,攆人咬人,如兇悍的土匪。人輕則傷殘,重則亡命。一頭野豬攆人,一位鄉親慌忙爬上樹,野豬將樹掀倒,狂撕亂咬,如果不是鄉親們合力營救,鋤頭、棍棒、石頭一起上陣,這位鄉親就讓野豬給咬死了。

黃家剛抓住過一頭野豬,還不夠壯大。野豬把他的衣褲撕爛了,咬了他一口。黃家剛死死抓住野豬脊上的鬃毛,掀倒在地,活活摁死了它。在生死面前,黃家剛只能選擇打倒對方。黃家剛就憑他的拳頭,暴發出他平生最大的力量。自己也沒想到能把一頭野豬打死。過后有種武松般的自豪。

天墀山有廣闊的森林,野豬可以隨便立足,進退自如,令人防不勝防。收成好,就是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欠收,或者顆粒無收,就是鄉親們敗下陣來。

后來,住在天墀山的人戶,先后搬走,不全是因為山高路險,野豬猖獗、奪人口食,也是一個因素。

山上還有種田的人,是林場的人。天墀山林場都是蘭花村里的人,一是防火護林,二是種田。場長是黃家兆。黃家兆天天著一身褪色黃衣,儼然一個轉業軍人,長身瘦臉,能言善辯,當場長時帥氣十足,那時還沒有寫詩,現在是騷壇詩人。防火護林,看起來嚴肅,是天大的事兒,實際只要鎖住重點,守護幾棵成材大樹,不讓人偷,萬事大吉。防火的事也簡單,囑咐住戶和林場隊員管好火種,就平安無事。黃家兆和他的隊員精力都用在開墾種地上。都為自己種,收獲的糧食背下山。林場是鐵打的營盤,隊員輪流上山,一年一換,剛好種兩季。有一個人不種田,守樹,叫黃相應,是黃家駒的兒子。黃家駒曾當過騷壇社長,讀書多,腦子裝滿了四書五經孔孟之道,受《楚辭》影響深,擅寫騷體詩。是個倔人。恃才放曠。詩的基因沒有傳給兒子,倔,卻讓他繼承了,黃相應虎頭虎腦,認死理兒。黃相應怕人砍那幾棵成材的樹,晚上睡在樹旁,死心踏地。黃相應說:睡在樹旁,看誰來砍!真的,山上的樹沒人來偷。住到天墀山上的十四戶人家,都是聰明的人家。蘭花村田挨田,人擠人,種田,發展,已沒有空間,只有天墀山頂卻有無限的地域,雖然偏居一隅,卻能吃飽肚子,廣種薄收,猶其在特殊的年代,真是天堂。接著天,隔著地,悠閑自在,是躲避“文化斗爭”的好風水。

上山難,下山更難,從天墀山原途返回,又重復一次歷險,要更加小心翼翼。

返還經過蘭花村時,天晚,已近暮色,遠觀山梁,樹木沿一道梁子參差而下,空中已沒有一片樹葉,樹木枝干簡潔,奇古憨拙,如書畫家筆墨行走,這些樹真是寫生的好素材,線條生動,背景蒼渾,能表達深刻的內容。走進時,才知是些椿樹、榆樹。有一棵椿樹,主干高高細細,從根本拔地而起,沖向天上,看起來沒有其它的椿樹粗壯,但高于一切樹,雖然風可以搖動,但柔韌有度,搖擺有節。喜鵲在上面做了個大窩。這個大窩十分顯耀,在天墀山上觀,是一顆大墨點,近處看,像個大籠子。這是喜鵲的房子,是它們從山上銜來的枝條草經搭建編織而成,喜鵲是優秀的建筑師。喜鵲選擇這棵樹做窩是有自己的思想的,它處在蘭花村的最亮堂處,前后無遮攔,樹擋不住,房子擋不住,是棵居高臨下的樹,飛往天墀山只需鼓十次翅膀,去屈原廟只要一個小小的俯沖,一聲鳴叫,其它的喜鵲都能聽清,也都明白,一枝獨干,動物蟲蛇竄上來,能做出迅速反應,如果樹叢枝杈過多,會四面受敵。喜鵲把窩做在這棵樹上覺得安全。喜鵲和人類一樣,有些事不得不防,不作別人的敵人,不等于自己沒有敵人。去屈原廟報喜,去樂平里家家戶戶報喜,也要構建好自己的安全體系,偷襲的事在自然史上和人類史上常常出現。其實這個季節最不安全,樹葉全沒了,窩巢成眾矢之的,如果不是喜鵲的窩巢,早被沖毀了。喜鵲是鳥類的朋友,是人類喜訊的信使,它的窩巢看起來危險,實際上安全。一般來說,自然界法則是,你不威脅他人,他人自然不會威脅你。

路過蘭花村,房子白白亮亮的,也有些房子頹廢、剝落,人煙開始稀少,有些人搬走了。詩人徐宏章的房子也已朽壞,他到城里去了。我很想把他的房子買下來,修葺一下,來這里種蘭、寫詩,靜下心來讀讀《楚辭》,好好感受屈原少年時代生活的味道。蘭花村橘香仍存,如果把蘭種好了,散失的馨香又會從遠古飄逸而來。

又來到了徐正容的家。這是我第二次路過。他住在蘭花村的邊沿,在一條溪溝之畔。徐正容已作古了,去逝時九十四歲,他是騷壇詩人中活得最久長的一個人。不知道他是不是詩人中過得最愜意的一個。好多年前,村里的詩人郝大樹去世,我去吊唁,回轉時路過徐正容家,他正曬太陽,穿一身黃衣,坐在一把木椅上,寬大的身子把椅子擠得滿滿的,威武、臃腫,我的感覺,他坐在那里就像一只老虎。家里人說他年輕時高高大大,威威武武,就像房子后面的天墀山。一米九高,力大無比,是樂平里第一大漢。用徐宏章的話說,徐正容看起來像個蠻漢,是個將軍身胚。我看到他時,他大概九十歲吧,神情已經木然,需大聲和他說話,他方能猜測你說話的大意。當他明白我也寫詩,是位文聯干部,臉上有了溫暖之色。人已老,但思想還在,詩歌的情懷還在。他還能走動,從屋內搬出自己線裝的筆記本,是他寫的詩,手工線裝本兒,黃黃的紙,藍藍的線,全部用毛筆謄寫,工整而雋永,詩集叫《歸里作》,我清了清,共十八集,約兩千首,這不是一個打仗的將軍,是一個靈秀的詩人。我捧著他幾十本詩集,一時無語,心情激蕩,眼淚也淌了出來。之前,我從沒聽說過這個人,更沒讀過他的詩,他就一直默默生活在這里,勞動,寫詩,毫無功利,不去發表,也從未在端午詩會上露面和朗讀,就為了寫,寫自己的生活,是詩的日記,想到哪兒寫到哪兒,看到哪兒寫到哪兒。他的詩,悼屈原,思老伴兒,記端午、中秋和重陽,也吟月吟菊吟梅,寫春日閑語,說野草碎花,詩中有自嘲自責,也有自尊自狂、自嘆自慰。記的是歷史的煙云,又是自己的浪花,既是經歷的寫照,又是社會的變化。哀怨的詩,如泣如訴,歡快的詩,又猶如歌舞,是他全部的心靈世界,也是沉甸甸的心靈史詩。他為徐正端寫詩二十五首,詩中都以“端弟”相稱,情真意切,可謂情同手足,我看他的詩后,一股暖流貫通我的全身:

端弟年華六十多,酸甜苦辣都嘗過。

悶來月下三杯酒,愁向蒼天一曲歌。

養性修身勤鍛煉,延年益壽除邪魔。

樂觀曠達廟堂隱,論定百旬超容哥。

老伴過逝多年了,他還在憶念她:

日出浮云散,煙消始見山。

江河依舊在,不見故人還。

一個重情重義的男人躍然紙上,也高高挺立在我的面前。他就是寫身邊的這些人和事,寫真性情,寫他的愛。寫詩就是追憶往事,修煉個性,飽滿人生。比起他來,我顯得矮小,萎瑣。我寫詩,就是為發表。找編輯,找熟人,絞盡腦汁,兌些稿酬,換點名聲,還為爭取作品獲獎煞費苦心。我也寫得辛苦,卻是名利的心態。看到他一尺多高的詩篇,感嘆,他的心是多么純凈,而我們復雜得多,我們真的要反思,寫詩究竟是為了什么。我把詩集還給老人,讓他好好保藏,我雖有為他整理成檔案的心愿,但不能這樣做,讓詩集好好呆在他的身邊,讓詩永遠活在他的心里吧,互為取暖,互為依存。這些詩,至到詩人仙逝,他的家人才送給我,我請人整成檔案,將它永久傳承。屈原的詩,是村子里的財富,徐正容的詩,也應當是。屈原的詩,我要讀,徐正容的詩,我也要讀。很多時候,我把徐正容的詩從檔案室搬出來,細細品味,了解他,研究他,一個生動、性情的徐正容,一個高大的徐正容又鮮活在我面前,他就是我的父輩,讓我時時憶起,讓我時時想念,也常常嘆息,認識他真是太晚了。

第二次路過徐正容家,只有他的孫女和孫女婿還住在這里。從他們口里,我了解了他的人生輪廓。讀私塾十二年,在國民黨部隊當過兵,投誠又到解放軍部隊當過兵,一九五三年轉業到人武部,因為他讀書甚多,安排他教書。先教初中,后教小學,最后成了民辦教師。別人是越混越好,他卻是越混越窩囊。這都緣于他在國民黨部隊服過役。在政治氣候敏感的時代,一個人要受到公正對待很難,尤其是一個外鄉人。他默默忍受一切。在自己的家鄉,也遭受了一場劫難。他家里藏書甚豐,徐宏章說有八箱子書,八百斤。除“四舊”時代,工作隊把他的書燒了,精裝的,線裝的,全燒,燒了一天。徐正容哭了一天。這都是“四舊”,是“腐蝕”人精神的壞東西。有一套康熙字典,是他用二十五擔包谷換來的,工具書,也燒。徐宏章看自己的叔伯爺爺哭,也哭,看過焰火中的書,感到可惜,真想把康熙字典刨出來。

他心中從不滋生怨恨,因為他把人生格外看得透徹。既不傷春,也不悲秋。他以陶淵明為榜樣,總銘記著陶淵明的詩:“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他行走在世俗的大道上,又超越了世俗,一個人到了晚景,金錢富貴真的就是浮云了。一個人的一生,要懂得取舍,得失也全在取舍之間。要活得快活,就要舍去一些。“得失榮枯總在天,機關算盡也徒然,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徐正容是這樣想的,所以他的心里亮堂得很,不索取,不算計,順其自然,坦然處世,給別人的愛多一點,笑靨就多一點,笑靨就是山花,會還給你芬芳。徐正容,字寬夫。寬,心寬也,寬人也。這就是徐正容。寬,就是他人生的信條。

天已模糊了,不便久坐。徐正容孫女送我到溪溝邊,望著我走上“思鄉橋”。他們說,“思鄉橋”是爺爺捐款為鄉親們修的。一九九二年,徐正容七十七歲,他拿出積攢的六千元,又在銀行貸款八百元,修了這座橋。當年,這筆錢應當是他三年的退休工資。徐正容沒有請工程師,自己設計,自己督導施工,讓每一分錢都發揮了最大的能量。因為他再拿不出更多的錢,能節省的盡量節省吧。這并不是很小的橋,二十來米長,八米高,我走在上面,有高高在上的感覺。這座橋修得太有必要了,如果下雨,山洪瀑發,人有天大的本事,動物有飛天的功夫,也難以逾越這個山溝。橋修起后,先取名“七七”橋,以紀念自己七十七歲生日,但覺得這不好,修橋不是為表功,也不是為紀念自己,是為了方便鄉親,讓人們來往自如,出行安全。便又改為“思鄉橋”。修橋補路舒心事,舍己為人可樹勛。鄉干部徐宏章為徐正容的義舉所感動,不容徐正容反對,犟著要為徐正容立一塊紀念碑,親自寫了碑文,碑剛立起來,便遭人暗算,狀告徐宏章,大概豎碑花的錢是公家的。徐宏章站在橋上大聲向山下喊道:這碑是公家出的錢,我立定了!哪個龜孫子把我告倒了,我就回家做農民!有點罵街的氣勢。徐宏章破天荒罵了一次娘。

我搜遍了徐正容的詩,沒有一首寫到橋。我感到詫異。修橋,是他人生重要的一件事兒,應當有記述,但是一個字也沒有,更沒有詩體的日記,一點蛛絲馬跡也沒有。只有徐青海的一首詩提到一句:“惠民橋畔仰高名。”徐青海的這首詩叫《徐正容先生贊》,寫一個晚輩對長者的仰慕。可能是徐正容死后,徐青海寫了這首動情的詩。如果在生前,徐正容不會讓他寫的,更不準讓他提到“思鄉橋”。

晚上我在“屈鄉人家”小餐館邀詩人黃家兆喝酒,請他講講天墀山林場的故事,他喝著啤酒,兩瓶下肚,只寫了一首詩:

墀山聳立天,奇險路云間。

菩薩面前過,眼皮角上旋。

看今森綠茂,問昔草荒田。

明月青松照,夕陽紅艷巔。

詩人只想抒情,不愿敘事,別勉強別人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多野结衣无码AV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最新午夜男女福利片视频| 亚洲午夜18| 欧美激情首页| 在线免费无码视频| 日韩a级片视频|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国产人人射|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91综合色区亚洲熟妇p| 成人精品亚洲| 亚洲swag精品自拍一区| 青草91视频免费观看| 极品性荡少妇一区二区色欲 | 九色综合伊人久久富二代|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免费看美女自慰的网站| 国产香蕉在线视频| 白浆免费视频国产精品视频 |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麻豆| 免费又爽又刺激高潮网址| 99精品高清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福利亚洲第一|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 www亚洲精品| 在线观看精品自拍视频|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一级爆乳无码av| 熟女日韩精品2区| 日韩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制服| 精品国产一区91在线|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国产无码性爱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侵犯无码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色婷婷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成人不卡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网|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99国产精品国产|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广东一级毛片| 亚洲二三区|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尤物国产在线| 国产成熟女人性满足视频| 国产精品va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在线| 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99re热精品视频中文字幕不卡| 国产小视频免费观看|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www.国产福利| 中国丰满人妻无码束缚啪啪| www.国产福利| 久久a级片| 精品丝袜美腿国产一区|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色哟哟国产精品| 3p叠罗汉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后式a一视频|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一级福利视频| 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免看|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色视频日本|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九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99视频在线|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