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朝富
(云南省鹽津縣教師進修學校,云南昭通 657500)
活力課堂,激情教學——淺談高中語文教學方法
鄭朝富
(云南省鹽津縣教師進修學校,云南昭通 657500)
常言道“語文是百科之母”。從這句話中,我們便可以看出語文這個學科的重要性。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教育的改革以及深入,國家對于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教學環境下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教學的要求,因此,教師應該努力尋求新型的高中語文教學方法,進而保證教育的高質量化以及高效率化。接下來,本文將結合傳統環境下高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探討高中語文的教學方法。
高中語文;教學;問題方法
學習語文是一個長期訓練加積累的過程,只有教學者先弄明白了“教‘與“學”的真正含義,才能給予學生最好的教育。作為一名優秀的高中語文教師,我們不僅應該了解如何才能將自己所知道的知識毫無保留的教授給學生,還應該了解如何利用正確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課堂的教學氛圍以及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教師還應該知道如何利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雙結合,利用一系列的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另外,我們都知道,語文是一門人文色彩比較重的學科,因此,教師應該努力尋求一定的教學方法,進而保證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一定的人文教育。
傳統環境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存在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教學方法過于單一;二,師生之間缺乏一定的互動,導致學生的學習缺乏主動性;三,只注重理論教育,缺乏實踐教育。
傳統的教學環境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大都是“一書、一筆、一黑板”的教學模式,我們都知道,與理科教學不同,語文屬于文科,學習的信息量比較大,需要板書的內容也比較多,因此,一節課下來,教師常常需要寫滿滿一黑板甚至是幾黑板的內容,不僅不環保,而且會耽誤大量的教學時間,增加教師的教學壓力以及學生的學習壓力,同時,也會嚴重影響教師的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另外,由于常年均是這一種教學方法,常常導致學生對于語文課堂沒有任何的新鮮感,進而導致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失去興趣,長此以往,其結果將不可想象,由此可見,改進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方法迫在眉睫。
傳統環境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形式比較簡單,且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缺乏一定的互動性,常常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其主要過程為:(1)教師帶領學生們復習上節課所學內容;(2)教師為大家講解新知識;(3)教師為學生布置與教學相關的課后習題;(4)教師為學生公布課后習題的答案,并挑選相對難一點的習題進行講解;(5)教師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占領課堂的主體地位,且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一定的溝通與交流,進而導致學生的學習呈現被動化,長時間下去,學生容易對教師產生依賴心理,習慣了一有不會的問題就直接等著教師拋出答案,進而逐漸失去思考能力以及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傳統的教學環境下,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大都采用“應試教育”進行教學,且大都喜歡采用題海戰術,很少在教學中設計一定的實踐教學活動,這種只注重理論,不注重實踐的教學模式對學生來說是極其不利的。隨著國家的發展以及教育的改革深入,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已經越來越高,傳統教學環境下的智育人才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社會的要求,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社會需要的是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的人才,因此,教師應該努力改善傳統教學環境下這種只注重理論,不注重實踐的教學模式。
為了更好地提升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以及教學質量,教師可以采用幾種教學方法;一,多媒體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二,師生互動教學法,調節課堂學習氛圍;三,開放式教學法,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法進行教學。例如,傳統的教學環境下,教師遇到重點以及難點的內容需要在黑板上進行板書,采用多媒體教學法進行教學,教師便可以不再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板書,而是可以利用PPT課件為學生播放教學的重難點。另外,在教學開始之前,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與本節課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或者是視頻,進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的注意力由課外拉伸到課內,同時,這種情景設置教學法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
為了提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可以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采用師生互動教學法,而師生互動教學法通常包括“三問三答法”、“小組討論法”、“小組競賽法”等等。例如,小組討論法,在講解《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之前,可以首先將班級的同學分為幾個小組,然后給每個小組一定的時間,讓小組組員進行討論,討論本節課所要講的的課文的主要內容以及中心思想。一方面,可以考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另一方面,也相當于在課堂開始之前進行了預熱,進而將學生的思緒由課外延伸到課內,同時,通過這種“小組討論”的教學方法,也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互動,進而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
傳統的教學環境下,大都是教師占課堂的主體地位,而新課改要求,教師應該還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因此,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采用開放式教學法,即“學生講——教師聽”的教學模式。例如,在講解《我有一個夢想》之前,教師可以先將班級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的成員要分別完成教案撰寫、PPT制作以及課后習題的設置等教學內容,最后由教師抽選一個小組的學生到臺前進行匯報講解。由其他小組的同學進行補充以及糾正,最后由教師進行點評以及總結。這種開放式教學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傳統教學環境下,教師過于注重理論教學卻忽略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為了讓學生得到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的發展,教師應該對學生采用理論——實踐雙結合的教學方法。例如,在講解完課文《我有一個夢想》以后,教師便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置一節演講比賽課,演講的題目就可以定為《我有一個夢想》。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所學內容的學習印象,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會讓學生感覺到,學習語文是一件極其有趣的事。
“語文是百科之母”,同時,語文也是高考時中第一個考試科目,由此可見,語文考試成績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后面幾科的發揮,因此,教師應該對語文的教學產生極高的重視。雖然傳統的教學環境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存在一系列的問題。例如,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師生之間缺乏一定的互動。只注重理論教育,缺乏實踐教育等。但相信在所有教師的共同努力以及改革下,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一定會得到有效的改善,教學質量也一定會有所提升。
[1] 傅文勝.煥發活力 燃燒激情——談激情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語數外學習(語文教育),2013,(06):04.
[2] 朱秀珍.淺議高中語文教學要“五味俱全”[J].教育教學論壇,2013,(15):79-80.
[3] 鄧明洋.激情——營造高效互動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關鍵[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1,(12):129-130.
[4] 吳菊萍.激情是語文課堂的第二生命——淺談語文課堂的激情教學[J].中學語文,2011,(05):25-26.
[5] 劉海軍.用“激情”重塑中學語文課堂——談“激情教學”在中學語文課堂上的應用[J].文教資料,2009,(34):52-54.
[6] 陳文云.揮發激情,激發熱情——淺談語文課堂中的激情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07):94-96.
Energetic Classroom, Passion Teaching——On Chinese Teaching Methods in Senior High School
Zheng Chaofu
(Yanjin County of Yunnan Province Teacher training school, Zhaotong Yunnan 657500)
As the saying goes, "Chinese i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 From this sentence, we can see the importance of the subject of chines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ducation reform and indepth, countries are increasingly high demand for educatio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environment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eaching,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strive to seek senior Chinese new teaching methods, so as to guarantee the education with high qua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Next, this article will combine the traditional environment of high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problems, to explore the high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problem; method
G633.3
A
1003-2177(2017)08-0050-03
鄭朝富(19 79—),男,云南鹽津人,本科,畢業于云南大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品德與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