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
(中共阜新市委黨校,遼寧阜新 123000)
抓好脫貧攻堅對加快阜新轉型升級的意義及存在的主要問題探討
張晶
(中共阜新市委黨校,遼寧阜新 123000)
本文重點從創造和諧社會環境、錘煉過硬組織隊伍和提供強大智力支持三個方面厘清了抓好脫貧攻堅對加快阜新轉型升級的重大現實意義,查找出脫貧攻堅在責任落實效果、合力推進舉措、貧困主體主觀能動性和精準脫貧體制機制四個方面的現實困難,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阜新轉型升級提供依據。
脫貧攻堅;轉型升級;意義
抓好脫貧攻堅,是阜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目標、是阜新未來5年最大的民生工程和加快轉型振興的重大任務。作為全國67個資源枯竭城市之一的阜新,切實要認清抓好脫貧攻堅對加快轉型升級應有作用,認真梳理脫貧攻堅工作中面臨的主要癥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阜新轉型升級提供依據。
中共阜新市第十二次代表大會報告提到,全市還有9.6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兩個貧困縣和197個貧困村全部摘帽的艱巨任務。在阜新全面推進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必須打好脫貧攻堅戰,為轉型升級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使得脫貧攻堅戰中鍛造出的過硬干部隊伍成為助推轉型升級的領頭羊,動員從貧困狀態中脫身而出的廣大群眾成為轉型升級的主力軍。
貧富差距的產生影響了人民對改革的客觀評價,造成了一些人們對改革的失望和不滿情緒,是影響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之一。脫貧攻堅不僅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一項歷史任務,同時,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內容。對于因煤而建、因煤而興,又因煤而衰的資源枯竭型城市阜新,我們要轉變發展模式,實際上就是要進行全方位的改革,推進轉型升級。轉型升級需要良好的社會環境,只有讓生活水平處于低位的廣大群眾吃得飽,穿得暖,并且實現全面脫貧,才能讓我們的發展成果真正惠及到全體群眾,才能真正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才能充分動員廣大群眾投身改革事業,為轉型升級創造有利社會條件。
習近平強調,越是進行脫貧攻堅戰,越是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脫貧攻堅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考驗的是黨員干部隊伍的政治責任意識和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檢驗的是干部隊伍的能力素質。打好脫貧攻堅戰與加快轉型升級是兩項非常艱巨的任務,都需要強有力的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隊伍,都考驗著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隊伍的職責擔當和能力素質。總之,我們一切工作成績的取得,都和干部的橋梁紐帶作用、示范帶頭作用和宣傳鼓動作用分不開。轉型升級和脫貧攻堅成功與否都取決于干部隊伍。在脫貧攻堅中,廣大黨員干部為民服務的黨性意識得到錘煉、過硬本領得到加強,黨在群眾中的威信得到提升,這些都為推動阜新轉型升級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在貧困的老鄉能不能脫貧”。只有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才能提高廣大貧困群眾的生活水平,讓廣大人民群眾看到真實惠、得到真實惠,不斷增強貧困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樹立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的威信和良好形象。只有全體人民過上了好日子,才能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黨在廣大群眾中就有感召力,廣大群眾信賴黨,自然就會跟黨走,積極投身到黨領導的各項改革事業中去。自然而然,我們就能最大程度地凝聚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動力,為加快轉型升級提供智力支持。
阜新作為國務院確定的3個“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之一,在扶貧工作上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經驗和做法,2005年就成了遼寧唯一一個獲得國家級勞動力轉移培訓示范基地的認定城市,近兩年,又探索出了集團幫村與金融扶貧相結合的扶貧發展道路,開創了阜新精準脫貧的“車新模式”。但是,盡管如此,阜新的脫貧工作面臨的形勢還是不容樂觀,還有近十萬的貧困人口,脫貧攻堅目標還沒有完全實現,而且,這些脫貧對象發展能力弱,貧困程度更深,減貧難度更大。應該說,脫貧任務進入攻堅階段,到2020年實現“兩個確保”任務還很艱巨,已經成為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艱巨任務和最突出短板。
脫貧攻堅工程作為第一民生工程,夯實主體責任是關鍵。當前,我們在落實脫貧責任制上總體上是有成效的,但是,還存在個別單位對脫貧攻堅責任未理清,有的身處一線的鎮、村基層干部特別是“一把手”責任心不強,不能親力親為,把脫貧攻堅責任真正扛在肩上,落實到行動上。有的駐村工作隊和幫扶干部、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對擔負的脫貧攻堅責任思想認識不夠清晰,對脫貧工作不上心、不給力,走過場,流于形式,主動作為的意識不夠強,對履行主體責任缺乏有效機制等問題。特別是在對分散貧困戶和發展潛力不足的脫貧對象的幫扶上,有的只停留在表面工作,沒有真正落實在行動上。
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充分整合內外部資源,凝聚各方力量,形成統一戰線。阜新市近幾年在脫貧攻堅戰中積極探索,不斷創新,2016年,就整合六個部門,以“五個一批”為抓手,構建了包括實施就業脫貧、搬遷脫貧、教育脫貧、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脫貧以及低保兜底脫貧的“橫向到邊”的扶貧責任體系,形成了強有力的黨政協同、部門支持、社會參與、上下聯動的脫貧攻堅之勢。盡管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隨著脫貧工作進入到攻堅階段,阜新的攻堅任務還很艱巨,脫貧攻堅形勢還不容樂觀,必須進一步增強合力攻堅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必須進一步找準合力攻堅的主要突破口,進一步提升合力攻堅的精準度和實際效果。
當前,部分貧困地區的干部和群眾片面認為各項扶貧脫貧政策是對他們的救濟,有的甚至認為是一勞永逸徹底擺脫貧困的萬能“金鑰匙”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金山銀山。只要有困難,黨和政府就會伸出援助之手。這種錯誤的思想,使得貧困地區的脫貧對象思想上產生依賴和等靠心理,行動缺乏惰性。有的被幫扶對象并沒有認清黨的各項脫貧政策是鼓勵他們開展生產的惠民政策,并沒有認識到擺脫貧困帽子最終還得靠自己,靠自己勤勞的雙手。脫貧對象主觀能動性的不足是制約和影響脫貧攻堅工作實際效果的關鍵因素。
由于我們對精準脫貧還缺乏深刻的認識,造成我們仍沿用傳統觀念和方式指導一些實際工作,脫貧工作上就出現了許多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比如幫扶工作不力、脫貧資源使用不科學、脫貧措施不夠精準等導致我們的脫貧工作質量不高。我們要確保實現脫貧攻堅工作各項目標任務,必須下一番“繡花”功夫,做好精準的文章,建立精準的脫貧工作機制,重點解決脫貧攻堅責任精準落實、考核和巡查制度落實不到位的問題,重點解決脫貧路徑不精準、具體項目安排、資金精準監管和使用等不嚴不實的問題,這是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
[1]張鐵民在中國共產黨阜新市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阜新日報,2016-11-17.
[2]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46:以大擔當干大事業[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6-11-09.
[3]李國祥.精準脫貧之路怎么走[N].廣州日報,2016-03-14.
[4]阜新:劉立濤與他的精準脫貧“車新模式”[N].遼寧日報,2016-12-20.
[5]措施精準阜新六部門扛起扶貧大旗[N].遼寧日報,2016-11-29.
F358
A
1003-2177(2017)08-0061-02
張晶(1980—),女,漢族,遼寧丹東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學社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