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瑾
文化是智慧群族社會現象的群族內在精神的既有、傳承、創造,發展的總和,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先進文化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順應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同時也揭示了未來發展的趨勢。先進文化和先進生產力是相輔相成的,先進生產力能夠推動先進文化產生和發展,先進文化指引生產力的發展,
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指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具有科學精神的中國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優秀文化的結晶,是我黨帶領人民群眾經過長期的革命斗爭和社會建設中總結的實踐經驗,是中國文化與外來文化良好的有機結合,是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先進文化。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歷史的主人公,是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創造文化,也享受文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必須要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的需求,充分反映人民群眾的愿望,如果脫離了人民群眾,那就不是大眾的文化,不是大眾的文化,也就不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了。
先進文化必然離不開先進的生產力,人類的發展史實際上也是生產力的發展史,生產力的發展也必然帶來先進文化的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代表著我國現代化發展的進程。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根植于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中的文化,任何一個民族能夠區別于其他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依賴的就是深厚的優秀的民族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正是在繼承了五千多年的中華民族深厚優秀燦爛的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源泉,也是先進文化發展的動力,先進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文化,要面向未來,就要有前瞻性,有創造性,能夠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1)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內容,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國家綜合國力的一項重要衡量標準,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能夠牢牢把握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動性,實現正確的輿論引導,最大限度凝聚人民的力量,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做貢獻。通過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增強綜合國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2)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又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發展者和倡導者。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就要求我們既要繼承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又要對外來文化作出正確判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能夠推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對形成民族凝聚力有著激勵和促進的作用。
(3)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本質上來說,是建設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也就是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為我國先進意識形態的傳播渠道和重要載體,必須由馬克思主義思想來占領,必須大力宣傳和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社會正氣,塑造社會正能量。
(4)目前,我國正處在改革開放的攻堅期和深水期,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日益增長,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能夠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對于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推動作用。
當前,我國正處在改革開放的攻堅期和深水期,經濟發展迅速,上升空間大,我們必須抓住我國發展的這個重要時期,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能夠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有力推動我國“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全面實現,更好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已經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
[1]孫蘭英.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學習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J].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12(1).
[2]王佳玲.關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思考[J].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