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熒
繞口令是一種中國傳統的語言游戲,在漢語中很早就有應用。它是將若干雙聲、疊詞詞匯或發音相同、相近的語、詞有意集中在一起,組成簡單、有趣的語韻,要求快速念出,所以讀起來使人感到節奏感強,妙趣橫生,是訓練容易混淆的字的絕佳的練習方法。而繞口令在英語當中也同樣存在。A tongue-twister is a phrase that is designed to be dif fi cult to articulate properly, and can be used as a type of spoken (or sung) word game (Wikipedia).
很多文章說明繞口令在提高英語語音技巧方面的作用,如幫助學生糾正單個音標發音,輔音群,連讀,不完全爆破,單詞重音、句子重音、意群劃分等問題上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張立燕設計了一系列復雜繞口令訓練任務,證明她的方法非常有效,一系列的繞口令訓練能發展學生不同的技能,并在學習過程中形式多樣、有活力,并能幫助緩解重復機械訓練所帶來的疲勞。而劉煒更是指出繞口令在實際的教學中不僅有提高語音和口語等人們所熟知的作用,而在其他方面如在詞匯和語法等方面的學習也起了重大的作用。
雖然繞口令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方法,但是在國內外的文獻中,繞口令在語音方面的重要性,特別是在糾正語音方面重要性并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和發揮。
(1)在中國,只有少部分小學和中學英語書籍,如“英語樂趣”和“新標準英語”,才能看到繞口令練習。并且繞口令只被視為選修課。人們不能完全相信繞口令可以真正提高學習者的語音,因為在大多數人看來,繞口令只是沒有太多實踐和理論依據的語音游戲。
(2)而繞口令在世界上的應用,如以俄羅斯的調查為例,在其為小學生編制的教材中,包括了大量的的練習旨在提高學生的聽力和發音技巧。但只有極少數練習是繞口令。而且根據調查顯示,30%的老師比并不采用繞口令的方法。
(3)在中國,只有一項教學實驗指出,繞口令的運用與學生語音的改進之間存在著顯著的關系(歐陽和張菁,2014)。這個實驗同時也表明,傳統語音教學方法對語音學改進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可能表明繞口令和其他方法無異。更重要的是,實驗參與者太少,很難代表整個大學生。而且測驗只檢驗學生在提高語音辨別方面是否有重要的作用,但對學生能否正確的發音沒有研究。
(1)在第二語言學習中的“關鍵時期”具有重要意義,關鍵期是二至十三歲(JC Hepworth,1974),這個年級的學生更多的是集中在小學,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繞口令的學習方法運動到小學的英語語音學習當中將會發生更加顯著的積極效果。而在小學生英語繞口令訓練的研究寥寥無幾。
(2)在大學生的研究中,實驗的參與者是非英語專業,該部分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不強烈,學習英語時間少,因此繞口令在提高學生語音方面的積極作用很難體現出來。筆者非常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者關注研究繞口令的訓練方式對于提高英語專業的大學生語音相較于傳統的語音學習有沒有顯著優勢。
(3)英語語音涵蓋面非常廣,之前研究者所關注的最小對立體的辨別只是很小的一個方面,很難代表一個學生的語音水平。繞口令在提高學生讀單詞的能力的作用,在句子層面如連讀,不完全爆破,意群的劃分等是否有顯著的作用,換言之繞口令的方式在訓練和提高學生語音方面值不值得大量的推廣應用,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支持。
[1]Cook V.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40~42.
[2]Corley M.,Brocklehurst P.H.,Moat H.S.Error biases in inner and overt speech:Evidence from tongue twisters [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2011,37(1):162~175.
[3]劉煒.繞口令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例證[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2(08):17~21.
[4]張菁.繞口令訓練對非英語專業學生語音學習效果作用的實證研究[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高教課程研究,2014(2):84~97.
[5]歐燕.繞口令訓練對外語學生英語語音學習作用的研究[D].廣州:華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