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勤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網絡新媒體被應用到各個領域中,人們對于信息技術也越來越了解,不再只是單純地利用網絡來查閱信息、看新聞了,而是在工作中、生活中讓信息技術成了新幫手。近幾年,市面上出現了很多新技術,如微博、微信等等,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讓人們的價值觀以及人生觀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為了提高教學的質量,高效也開始運用信息科技。
運用信用技術,提高思政知識的教學有效率,幫助完善思政知識體系[1]。學生可以利用現在的新媒體技術進行學習,比如,學生可以在微博上與專家們進行交流,通過網絡的更新率,更快了解相關知識的動態變化,更促進了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教師要不斷地發展思政教育的新方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造教師隊伍。網絡信息更新速度快,國內外的時事政治、動態變化都會第一時間在網絡上發布,教師可以通過在網絡中了解時事,并將時事與思政知識相結合,與學生進行分享,讓學生的思政得到良好的發展[2-3]。當前高校思政教育的最主要任務就是增強大學生思政教育。隨著網絡新媒體廣泛被應用到思政教學中后,學生學習知識的效率以及形態,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網絡新媒體可以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增加了學生學習思政的能力,讓思政教育朝著良好的發現發展。而且網絡的虛擬特點可以讓學生在網絡中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表現出來,讓學生的心理距離更近。可以利用網絡對學生進行心理問題疏導,讓思政教育應用到實際中去[4]。
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育,雖然有許多的優點,但是也會有弊端,比如會導致傳統意義上的思政教學效果被削弱。新媒體的廣泛應用,可以讓國與國之間的交流更加方便,聯系更加密切,加強了文化交流,促進了國與國之間的交流積極的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與改變,新媒體也逐漸走向了市場。許多商家以及企業,被眼前的利益所趨勢,造成了忽視科學的想象,導致新媒體的形象也大幅下跌,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學生也會因此身心受到影響。新媒體技術不斷的發展,高效思想政治的教育也面臨著各種的挑戰,教學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也產生了新的變化,新模式的教學將網絡融合進來,讓學生遇到問題便在網絡中查詢問題的答案,而不是先進行思考,導致學生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5]。
新時代的學生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也較喜歡新鮮事物,新媒體正是符合了大學生這一性格特點,在大學中受到了廣大學生的熱愛。大學生更能接受結合網絡新媒體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在新媒體中利用圖片、文字、視頻的形式向學生進行思政教學。大學思政教育結合網絡新媒體可以讓思政知識更加生動地表現在學生們的面前,激發學生們學生思政的動力,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的了解思政知識,讓思政教育更加高效。網絡新媒體多種多樣,學生可以利用多種途徑了解思政的相關知識,學生可以“足不出戶”便知道國際動態以及社會變化,有效地將思政知識與現實生活相結合[6]。網絡新媒體的教學在大學思政中的起著積極的教學作用,有效提高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效率。
網絡新媒體對于學生是新鮮的、具有吸引力的存在,學生可以利用其學習到更多、更全面的思政知識。但是,新媒體對于學生的誘惑力有時候過于強烈了,若學生自制力不強可能會造成“網癮”的現象,只是沉迷在網絡的世界當中,忽略了與身邊的人之間的交流,甚至可能造成大學生出現嚴重的心理疾病。造成了大學生的身心發展受到阻礙[7]。新媒體教育是把“雙刃劍”,有利有弊,需要教師在平時生活中正確的把控尺寸,讓網絡新媒體發揮最大的教學作用,同時,讓學生正確對待網絡新媒體。
時代不斷變遷,人們的交流圈子越來越多、越來越雜,以前人們交流只能通過寫信、當面談話等形式,無法在短時間內將信息傳播出去[8]。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網絡新媒體也層出不窮,信息通過新媒體傳統的速度也更快。信息發布的位置主要是單位用戶在媒體中進行傳播,各種媒體之間的信息也可以互相分享。但是在這個情況下,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非主流的意識形態,個體的行為表現會對社會造成什么樣的負面影響,對人的安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教師應該注重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學生常使用的新網絡媒體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利用各種方式不斷增加學生的額思想政治素質,改善一些非主流的意識形態。比如,通過學生的微信以及微博,這種常用的手機軟件應進行信息入籍,讓學生不斷地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討論,可以在討論中建立自己的思想觀念,讓學生的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思想觀念,新媒體可以讓信息互換,最終達到加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的。
在傳統的形式下,收集相關資料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資料可能還不是最全面的,效果不太理想。隨著新媒體的不斷更新和進步,信息傳播的速度也越來越快,用戶可以在第一時間看到最新的消息,所有纖細都是新媒體發布在空間與時間上的,引起了大量學生的注意。由于新媒體的消息比較多種多樣,當中也不乏一些不好的消息,如果負面消息被廣泛傳播之后,便會對社會秩序造成嚴重的影響。由于大學生還處在學校當中,對于社會的了解也不是很深,大多數情況下可能不懂得如何區分信息的好壞,也不懂得信息可能造成的影響,所以往往會將許多負面信息傳播出去,還不得而知。針對這現象,大學思政教育應該給予相應的措施,讓學生具備區分負面信息的能力,防止大學生傳播不良信息,也可以讓學生具備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不僅如此,網絡新媒體的平臺很多,傳播的信息也都各種各樣,主要表現方式就是課題的主體化,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心理狀態,甚至造成大學生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在教學中不僅要利用新媒體的特定性對學生進行教育,還要讓學生對新媒體帶來的信息量有正確對待的能力,讓學生們盡量關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由于大學教育工作者部分均為年紀較大的,年齡以及思想都會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對于新媒體的認識也會比較淺,更加不懂得如何將新媒體應用到教學中去,可能只懂得如何使用手機以及網絡,但可以對于新媒體微信、微博之類的不適特別了解,這樣常常會導致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比較狹窄,教師無法走入學生種的生活中去,從而導致與學生的交往比較困難,更加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但是由于社會的不斷發展,新媒體成為了廣泛應用與教學的一種方式,大學教師如果要提高學生的思政能力,以及讓新媒體在教學中起到更大的作用,首先應該先提高教師對于新媒體的認識程度,讓教師可以將新媒體的形式應用到教學中區去。教師可以在平時生活中了解學生比較常用的新媒體工具使哪些,再利用新媒體的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教師要積極地學生新媒體的交流方式,以及如何使用,通過新媒體的形式加深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的生活,將大學思想政治帶入到新媒體中去,開辟新的教學道路,增加大學思想政治的教學效果。
新媒體的不斷發展,產生許許多多的新媒體產物,比如“buang”、“天涼王破”等等學生常常會利用網絡詞匯在生活中進行交流,而且大學生們也都明白網絡詞匯表達的含義。但是大學生教師常常因為不常使用網絡媒體,所以對網絡產物也不太了解,所以作為大學思政教室,應該通過網絡新媒體對新的流行以及知識進行學習,并且應用這些語言,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在媒體中進行交流時,利用網絡語言進行溝通。可以提升學生對于思政知識的認識,得到學生的認可,并且可以激發學生對于思想證實的興趣,學生可以在使用新媒體的同時提高思想政治的教學效果,讓大學思政的教學質量得到提升,讓大學生思政水平得到普遍的提高。
新媒體在大學生中是很流行的一種交流形式,微信、微博都是學生一天打開好幾次的軟件,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對于新媒體的熱愛進行教學工作,將網絡新媒體應用在大學思想政治教學中,可以及時的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隨時掌握學生的想法,教師可以根據新媒體觀察學生的政治需求,并進行“對癥下藥”。教師只有通過新媒體的幫助才可以更加有效的了解學生的想法,才能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教學效果,學生的思政水平也能得到全面提高。
學生干部是學生中的先進分子,是學生與大學教師的溝通橋梁。因此,學生干部應該具備良好的思政覺悟以及綜合素質。學生干部是教師在眾多學生中挑選出來的,是學生中的佼佼者,學生干部比起教師更加了解同學們的動態。大學思政老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干部這個優勢,來對學生們進行思政教育。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干部進行新媒體知識以及技能的教育,然后讓學生干部利用新媒體的交流軟件對同學們進行了解,并且將每位同學的思想狀態向教師匯報。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干部通過新媒體向學生進行一些思想政治的宣傳,比如優秀的人物事跡等等,通過學生干部以及教師的結合工作,有效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提高思想教育的效果。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衍生了許許多多的新媒體軟件,如微博、微信等都是現今大學常用的新媒體軟件,學生們大多利用它們進行交流以及查閱信息,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性進行思政教學。首先要讓學生對于網絡新媒體有正確的價值觀,不應該完全的依靠新媒體軟件進行查閱,應該在遇到問題時先進行思考,然后再進行查閱,結合自己的想法與查閱的知識對問題進行分析。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新媒體的形式與學生展開交流,從交流中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態,然后給予對應的思想教育,而且教師通過新媒體可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教師可以在交流的過程中適當地使用網絡用語,讓學生感覺更加親切,可以展現自己的真實性格。教師應該多開展新的思政教育平臺,從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讓大學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更加順利,讓教學質量得到充分的提高。
[1]常芳平.運用信息技術構建高效初中語文課堂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2(21):102~103.
[2]白天愛.運用信息技術打造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課堂[J].文教資料,2017,8(11):195~196.
[3]徐建成.信息技術助力思想政治高效課堂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6,11(17):12.
[4]馬志舉.應用信息技術打造初中思想政治高效課堂[J].中學政史地 :教學指導版,2016,16(5):5~6.
[5]石峰.巧用信息技術塑造高效思品課堂[J].新課程,2016,10(13):19.
[6]張蕊.運用信息技術打造高效政治課堂教學淺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 :教師版,2017,21(22):114~115.
[7]趙力維.運用信息技術,打造高效課堂[J].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旬刊,2015,10(10):45.
[8]閆廣軍.用創新鑄就高效信息課堂[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5,1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