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 馬永良
以“一鏈一場一網”聚英才
◎溫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 馬永良
黨的十九大對人才工作作出了新的戰略部署,指明了今后人才工作的基本方向。溫州地處浙南,離上海杭州相對較遠,“孔雀東南飛、不往甌江來”的問題較突出。為此,溫州把優化人才生態作為“牛鼻子”來抓,突出以人才政策鏈、磁力場、服務網為主要內容的“一鏈一場一網”建設,走出了一條人才工作的新路子。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設人才強國。人才強國需要人才高地支撐,人才高地需要良好的人才生態。近年來,溫州以建設“浙南最優人才生態”為目標,突出“一鏈一場一網”,廣聚各業英才,積極打造“浙南人才高地”,努力為人才強國建設貢獻溫州力量。
積極構建嚴密咬合的人才政策鏈。人才政策是人才工作的核心內容。溫州以構建完整的人才政策鏈為目標,一方面,研究出臺“人才新政十條”,率全省之先實施人才安居工程和人才住房優惠政策,突破人才項目資助、團隊資助、住房安排、子女就學等政策瓶頸,向天下英才釋放了滿滿的招才留才誠意;另一方面,探索設立創新驅動發展研究院,核定事業編制100名,明確高層次人才可申請事業編制,破解高層次人才編制難落實問題,初步形成了一條與人才戶口、編制、檔案、住房等需求及相關制度緊密咬合的人才政策鏈。下一步,將按照十九大提出的“實行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要求,提升政策精準度,推動人才政策對各類人才和用人單位全覆蓋。
全力打造品質卓越的人才磁力場。好項目好平臺是對人才有強大吸引力的磁力場。溫州依托浙南科技城、省級產業集聚區,大力推進浙江“千人計劃”溫州產業園、樂清“千人計劃”產業園建設,搭建了樂清智能裝備與制造研究院等三大產業發展平臺;依托溫州市國家大學科技園,大手筆推進“千億級”新動能產業園建設,培育形成生命健康等三個新動能產業;依托在溫高校,強化創業創新基地作用,眼科和視覺科學團隊取得突破,院士專家工作站數量成倍增長,人才集聚效應不斷增強。下一步,將緊盯打造“浙江鐵三角”的人才工作短板,狠抓老平臺擴能和新平臺建設,開辟創業創新平臺,優化高等教育平臺,爭取科技研發平臺,努力形成新動能培育與人才集聚相得益彰的局面。
持續織密優質互聯的人才服務網。一流服務是引才留才的有力保證。溫州積極做優服務這篇文章,通過實施“以情聚才十條”,發放人才“一卡通”優化生活服務,打好感情牌;建立“駐企引才小分隊”,指派專人組團幫助企業引才,當好服務員;設立海外人才工作聯絡站,發揮世界溫州人資源優勢,構筑全球引才網絡。下一步,將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契機,繼續優化“生活型”服務,不斷改進“創業型”服務,努力形成一張全過程、全聯通的服務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