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桂寶
(牡丹江市巨人公路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AC-25再生瀝青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思路構建
程桂寶
(牡丹江市巨人公路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就廠拌熱再生材料、配合比例的選擇,以及相關方面進行AC-25再生瀝青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思路構建。
廠拌熱再生;配合比;設計思路
1.1 RAP料組成分析
對RAP料進行抽提分析,得到RAP料中瀝青含量及舊礦料顆粒組成,并測定礦料密度、吸水率,作為目標配合比設計依據。將抽提出來的舊瀝青溶液按規范要求回收瀝青,并測定回收舊瀝青的三大技術指標。
1.2 RAP材料性能分析
回收的瀝青混合料在銑刨過程中,部分原料被破碎,導致了整個礦料的細集料增多。而為了能夠讓可回收瀝青混合料擁有相對穩定的級配,一般會采用篩分處理的方法。用一層篩網來達到控制整個回收瀝青混合料的骨料的最大粒徑。然后采用5 mm與20 mm這兩種篩網來進行分檔篩選,從而形成0~5 mm和5~20 mm這兩種規格的瀝青混合物骨料。
1.3 RAP料摻配比例的確定
RAP摻量不僅影響路面的使用性能,而且對環保性和經濟性都有影響。本次配合比設計將舊瀝青與新瀝青按照不同的摻配比例進行瀝青的三大指標試驗,結合級配試驗結果綜合考慮最終確定RAP料的摻配比例。通過試驗發現,舊料∶新料=25∶75及30∶70摻配比例的瀝青三大指標均滿足A級70#道路石油瀝青各項指標要求,再生瀝青混合料級配符合AC-25再生瀝青混合料礦料級配范圍,且礦質混合料級配曲線接近一條順滑的曲線,最終選擇舊料的摻配比率為30%。

表1 AC-25再生瀝青混合料礦料級配范圍
1.4 確定瀝青的最佳油石比
本次目標配合比試驗中瀝青加熱溫度160 ℃,集料加熱溫度170 ℃,舊瀝青混合料加熱溫度110 ℃,試驗采用五個不同的油石比3.1%~5.1%,按0.5%間隔變化,分別制備馬歇爾試件,測定試件的密度、空隙率、飽和度、穩定度和流值,分別繪制各項指標的曲線。確定最佳油石比為4.1%,并結合徐州地區氣候特點論證取用,其對應的試件空隙率VV=3.8%,VMA=11.7%,符合規范要求。
1.5 瀝青混合料性能試驗
進行最佳油石比試件浸水馬歇爾試驗,凍融劈裂試驗來檢驗設計瀝青混合料的水穩定性。車轍60 ℃檢驗瀝青混合料的高溫穩定性能,結果各項指標均符合規范要求。試驗結果見表2。

表2 最佳油石比下的瀝青混合料各項性能指標
2.1 RAP料性能試驗
在生產配合比設計與調試前,對舊料再進行抽提試驗,得到舊料中瀝青含量、礦料級配,與目標配合比中舊料結果一致,生產配合比調試時,舊料組成以此次試驗結果為準。
對兩檔舊料進行含水量測定,通過換算,確定舊料的冷料流量。
2.2 冷料流量試驗,確定各熱料倉礦料和礦粉的用量
對兩檔舊料、不同規格礦料,進行冷料流量試驗,確定冷料流量與拌和設備設定參數關系。經實測熱倉集料重量比例與篩分配合比相比較,基本相符,說明冷料供應均衡,本次配合比調試成功。
2.3 確定最佳油石比
本次生產配合比試驗在室內按3.8%、4.1%、4.4%油石比各拌制一組試件,測出密度、空隙率、飽和度、穩定度、流值等技術指標,經過綜合評定,采用4.1%作為生產油石比。

表3 瀝青混合料試驗結果匯總
用生產配合比進行試拌,瀝青混合料的技術指標合格后鋪筑試驗路,嚴格控制瀝青混合料拌和、運輸、攤鋪、碾壓溫度及各環節施工工藝,取試驗路用的瀝青混合料進行馬歇爾試驗、抽提等各項指標試驗,礦料合成級配中, 0.075 mm、2.36 mm、4.75 mm及26.5 mm篩孔的通過率接近目標配合比級配值,并避免在0.3~0.6 mm處出現駝峰。
試鋪結束后,試鋪路面基本上無離析和石料壓碎現象,經現場檢測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規范要求。
瀝青混凝土是我國公路建設的主要使用材料,舊瀝青混合料的合理使用,能夠有效的節約資源,減少環境污染,一定程度上加快瀝青路面的施工速度,因此對再生瀝青混凝土的配合比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針對AC-25瀝青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作了簡單介紹,為把好公路施工的質量關,使其為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 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施工技術指南.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2013.
[2] 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S].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U416.217
C
1008-3383(2017)09-0040-01
2017-03-07
程桂寶,男,從事公路工程建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