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梅
摘要:數學基礎課作為軍隊院校科學文化基礎課,進行專業教學的時候,一方面要時時關注專業對國防需求變化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另一方面必本著“厚基礎,寬口徑”的原則強化數學基礎課的地位。
關鍵詞:數學基礎課;厚基礎寬口徑;地位
軍隊院校教學的課程體系由軍事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公共基礎課、公共課及軍事訓練課構成,在這一體系中,軍事基礎課、專業課是主體,專業基礎課是完成主體課程的前提,而公共課和公共基礎課是作為軍隊院校學員完善基礎的知識修養、文化修養的課程。而基礎課中,數學基礎課又以其自身獨特的魅力在培養人才方面起關鍵作用,數學以其獨特的思維方式,成為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載體,是培養大學生創造力的重要基礎,數學教育的目的不僅只是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形成數學技能,而且還應體會發現與創建“新知識”再創造的過程,即能夠進行一定的創造性數學活動,也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數學是科學和技術的基礎,是我們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強大武器,是我們探索自然規律的一把金鑰匙。它產生于生產實際,反過來又為實際生產服務。因此,我們在進行專業教學的時候,一方面要時時關注專業對國防需求變化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另一方面必本著“厚基礎,寬口徑”的原則強化數學基礎課的地位。要著眼部隊人才需求,突出崗位任職指向,提高學員任職能力,當務之急必須提高軍隊院校數學課的教學質量,讓其與時俱進。馬克思說:“一門科學只有當它達到了能夠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算真正發展了”。在幾次世界大戰中,數學都起了關鍵性的作用,美國軍事家曾說“一個數學家等于十個師”。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數學必將成為新世紀強軍的推動力之一。我們要以實現能打仗,打勝仗的強軍目標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強建設數學強國。因此,以“應用+創新”能力培養為目標的大學數學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1.數學基礎課是專業技能的知識支撐
我院主要擔負長江以南16個內衛總隊、14個機動師及警種部隊指揮生長干部“學歷教育合訓”、武警部隊優秀士兵保送入學對象和干部子女男生以及中央警衛局指揮生長干部培訓任務。同時,作為西南地區武警處突預備隊,擔負增援藏區維穩和搶險救災任務。軍隊指揮院校院校的辦學定位是培養精通軍事指揮專業,又具有扎實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工程基礎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在對知識的要求上是以“必需”、“夠用“為準,對于“必需”和“夠用“我們往往有一種誤解,即所謂的“必需”是指專業能力形成直接對應的知識的“必需”,“夠用”也單純地指專業能力形成所需要的知識的“夠用”這種認識極大地降低了軍隊院校的復合型人才培養的要求,把著眼點放在具體專業上使培養出來的學生缺少甚至沒有適應國防需要變化的素質。同時由于過于狹窄的基礎面,想讓學員將專業知識學透也是完全不可能的。因此,我們必須充分認識數學基礎課在軍隊院校學生培養中的特殊作用和意義,從軍隊員院校服務國防的需要出發,將軍校學員在知識方面的“必需”、“夠用”的要求與國防建設的發展趨勢統一起來,以跨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為目標進行數學基礎課的設置。在軍隊院校教學中,知識傳播主體被能力培養主體所取代,這種變化給人們一種誤解,即只要培養出了能力,知識便是可有可無的東西,其實這是大錯特錯,我們對于軍隊院校人才能力培養,必須以知識的傳授作為先導,通過知識傳授使他們從理性的角度去認識將來可能從事的職業去訓練自己的專業技能完成認識和分析技術,從而獲得最佳效果。數學類基礎課知識作為一種理性是整體技能的支撐,沒有知識就不可能形成技能,沒有廣泛的由數學基礎課所提供的多專業知識就不可能培養除復合型人才。
2.數學基礎課是專業能力遷移的基礎
當前國際形勢有相當嚴峻的一面,地區性的戰爭和暴力沖突此起彼伏,局部性動蕩與緊張有所加劇,各種爭端問題凸顯,自然引發對國防人才需求的改變,專業調整成為一種必然的選則,特別是對于老生專業的調整,他們的課程設置、能力要求都是入學前已經制定好的,社會需求情況發生變化時,初步的專業能力已經形成,同時軍人面臨專業的第二次擇業,在此情況下根據“厚基礎”的原則,開設的數學基礎課的意義就凸顯出來,社會崗位在變化中呈現萎縮傾向的,可根據所學相關專業基礎課知識對其進行方向性調整,把已經掌握的技能通過新知識的介入進行提升和遷移,通過專業方向的調整找到與能力相適應的職業;對于國防需求崗位發生變化中消失的專業,可根據所學的數學基礎課知識對其進行專業的改變,通過對過去所學專業能力培養過程中形成的經驗,利用數學類基礎課所學知識,對技能進行遷移。這里,提供各種不同軍中,不同崗位,并為適應這些國防需求崗位的能力所必須的數學基礎課的意義是任何形式都不能取代,它的調整、變化和遷移是軍隊院校的專業具有更強的生命力。
3.數學基礎課是終身學習的前提
終身學習是我們教育的目標。也是社會發展對人的根本要求,而軍隊院校的數學基礎課為這種終身學習提供了基礎和前提。首先,數學基礎課是實現學生終生學習目標的要求。三年或四年的軍隊院校學習生活,對于每個學員來說只是一種入門的學習,從宏觀上看,是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的,而學校的辦學目標是讓人自身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要有一個背景,人只有在掌握知識的前提下才能進行學業的深化,因此,從學校為學員終身學習打好基礎這個教育目標來說,必須要有廣泛的專業基礎知識,而數學基礎課作為公共的專業基礎課,基礎知識更廣泛,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更強勁,更能體現學校的辦學效果。其次,是繼續學習的基礎。任何一個行業的知識和技能都是伴隨著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而發展更新的,任何工作在具體社會崗位上的人,都在不斷地接受著這種變化的考驗,而在校期間學到的知識,特別是數學基礎課這種公共基礎課更能適應這種變化的需要,對行業知識的吸收和接納更適應。數學基礎知識的缺乏,對于在原有基礎知識上發展而來的新知識的接受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木之本。因此,數學基礎課的開設和學員對課業知識掌握的程度,決定著他今后走向社會發展,決定著他終身學習的效果。再次,數學基礎課是學生走向社會后適應變化的條件,隨著經濟發展而來的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過去一生只從事某一種職業的狀況被徹底打破了。它要求從業者具有更廣泛的從業適應性,而學校為實現:“厚基礎,寬口徑“要求開設的數學基礎課正適應了崗位更換、人員流動的現實,使他們進入新的崗位之后,通過適應性學習,能很快進入角色,這是對終身學習的一種深化。
軍隊院校的課程體系中,數學基礎課的地位和意義是非常重要的,它既是專業獲得最佳效果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學員進行跨專業選擇崗位的必然要求。尤其是軍隊學員服務國防的定位和軍隊院校專業設置的導向,使其在整個教學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但是由于數學的難度性,抽象性,知識的連貫性,許多院校和學員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就院校而言就單純地就專業而專業進行教學計劃安排和課程設置,使專業建設缺少活性和適應國防需求發展變化的動態機制,嚴重影響了軍隊人才培養與需求的對接。這正是筆者強調軍隊院校課程體系中數學基礎課的重要意義的目的所在。
參考文獻:
[1]陳平 ,杜家興. 關于“合訓分流”院校數學教學的幾點看法.信息系統工程.2012.3.20
[2]多久廷,高世峰 .對學歷教育型軍隊院校突出軍事特色的幾點思考.裝甲兵工程學院學報.2005年3月
[3]楊泉良. 高職課程體系中基礎的地位 .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報. 2006年3月
[4]張清平,陽彩霞,宋羿 .大學數學知識中的人生哲理及其教學實踐研究.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學報.2016年3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