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
誠信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基石,也是社會穩定和諧的重要因素。為了培養學生的誠信意識,學校以誠信考試為突破口,扎實開展誠信教育。
1.誠信考試
學校組織了無人監考的誠信考試。考前,全校舉行了誠信宣講、誠信班會、誠信辯論、誠信宣誓等一系列活動,引導學生簽訂“誠信考試承諾書”,之后由學生自主選擇是否參加無人監考考試。全校207名應考學生中,164人報名參加了誠信考試。誠信考場由科代表到教務處領卷,學生自覺排隊入場、領取考卷,考試結束后自行收取試卷,整個考試過程沒有教師監督。
誠信考試培養了學生的誠信意識,增強了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讓學生增強了自信心。此后,全校所有學生都選擇參加了誠信考試,誠信答卷已經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
2.誠信閱卷
誠信考試后,學校開設閱卷課,學科教師引導學生自主閱卷。首先,由學科教師按學習能力水平把卷面試題分配給各個互助學習小組,明確閱卷程序,同組學生共同審題、研究、討論、統一試題答案。然后,教師將試卷標準答案和評分標準下發給各小組,由學生自主分析,研究對比答案,給出分數。最后,每個學生在卷面上寫下名字,為分數負責,以示誠信。
誠信閱卷不僅培養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意識、公平意識、誠信意識。在閱卷過程中,沒有發生過一起因私降分、抬分的現象。
3.誠信課堂
在誠信考試的影響下,學校教學改革穩步推進,誠信高效課堂也建立起來。課下,學生誠信預習課本知識,提出問題;課堂上,學生在教師的引導、指導下,交流預習成果,師友互助學習,回答問題,其他同學隨時提出質疑。遇到疑難問題,或組內同學共同研究,或其他小組的同學幫助解答,教師在必要的時候進行點撥、總結。自主、互助的學習形式,讓學生興奮起來,讓課堂活躍起來,學生們有效地進行互助學習,深度地質疑,大膽、大聲、大氣、大方地展示和交流。
此外,學生的日常生活行為,如課間活動、課間鍛煉、住宿、就餐,還有升旗、班級文化建設、學生表彰會、運動會等活動,也都實現了誠信自主管理,學生嚴格遵守承諾,自覺遵守行為規范。
實行誠信教育三年來,誠信教育已經成為學校一個亮麗的品牌。學生精神面貌發生了巨大改變,教育教學質量也隨之提升。學生素質也有了顯著提升,誠信做作業目前已經達到了95%以上,考試作弊現象基本杜絕,誠信互助的學習習慣逐步培養起來;學校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自主學習、互助合作學習已成為學校課堂基本教學模式。
編輯 _ 于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