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和
摘要:中職教育主要是培養應用型人才,而中職語文教學是眾多教學學科中的基礎學科,對培養學生成才具有重要意義。因而中職語文教學要將自身的職業特色充分發揮出來,本文主要通過對中職語文教學以及對學生學習現狀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并與中職學校學生的學習特點相結合,探討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從而幫助中職語文教學突出職業特色,實現其應用的價值。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職業特色;教學特色
前言:在國內教學體系中,中職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情況已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中職語文職業化教學中,需要將其自身的職業化教學特色充分體現出來,這樣才能培養高素質的中職技能人才。本文主要是對現階段中職語文教育的教學特色進行分析,并探討提高中職語文教學職業特色的有效措施。
一、中職語文職業化教育的教學特色分析
1.教學過程與職業化的結合。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著職業內容,在進行語文知識教學時采用的教學方法就能夠體現職業化特點的影子,在這種教學條件下,職業化教學目標就可以等同于中職語文教學目標。教師在進行語文知識的傳授過程中,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化以及職業化的語文學習思維,并依據專業崗位的屬性,對中職語文知識的授課以及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設計,從而幫助學生培養真正的職業素養,即能夠充分體現中職教育的職業化教學特色[1]。
2.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要想充分體現出中職語文教學的教學特色和職業特色,教師就必須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實踐能力。因而教師的專業素養是非常重要的,直接關系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只有教師的專業素養提高了,中職語文教學的職業特色才能充分彰顯出來,那么中職專業型技能應用人才的培養目標也就達成了。
3.將職業化與能力培養相結合。中職語文的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是密切相關的,其課程內容極為實用,因而在進行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在課堂上的聽、說、讀、寫等各項能力培養是與其所學的專業相結合的,尤其是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能夠幫助學生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中將其所學是知識與實際工作內容相結合,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從而培養和強化學生的職業能力。
二、中職語文教育職業特色實現的有效途徑
1.豐富教學形式,優化教學手段。要將專業教學與語文課程有效結合,凸顯語文教育工作的職業性,同時要注重啟發性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則,在職業崗位與語文教學內容相融合的基礎上依據中職學校專業屬性,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像情景教學以及分層教學等,這樣才能實現所學專業與課程知識的有效銜接[2]。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寫作課程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尤其是對于文秘專業的學生,其學習重點就是公文寫作,如果是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則需要進行財經類文章的寫作培訓,醫學專業以及農學專業的學生需要進行相應的實踐總結、實驗報告等書寫工作。因而不同的專業需要不同的培養方向,教師要選用合適教學手段,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效率,同時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得到切身的感悟,幫助他們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從而打開職業生涯的大門,即凸顯了中職語文教學的職業特色。
2.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以及職業道德是學生走向工作崗位的前提,也是他們建立工作信念的基礎。中職語文教學課堂是學生學習以及培養職業意識的重要場所,因而教師在進行語文授課時要注重學生職業意識的培養。很多學生對于自己未來要從事的職業并不清楚,職業性質較為模糊,要想使學生熱愛自己所學的專業,就要將學生由被動就業者的角色向職業熱愛者的角色轉變,這也是中職語文教學教育職業特色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在進行中職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要幫助學生樹立完善的職業道德水平,讓學生在各個工作崗位以及各個行業中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意識,同時能夠秉承著吃苦耐勞、盡職盡責、以及團結奉獻的精神。比如針對市場營銷等中職專業,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培養學生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將教學重點目標設置為培養學生用心為客戶服務、從身邊小事做起的職業素質以及職業素養。
3.依據專業特點將教學目標分層設置。中職教學目標主要是在職業培養教學中強化學生的職業能力。中職語文教學要想凸顯職業化這一教學特色,就必須要對教學目標進行明確設置,使之與學生畢業后的技能要求相符合,從而培養學生專業化的職業技能。比如在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中,尤其是對旅游、營銷管理、航空鐵路服務等相關專業,學生在完成基礎模塊的語文知識學習之后,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拓展模塊、職業模塊等口語交際能力,從而掌握語文職業化技能。而對于汽車維修、模具設計、園林藝術等專業的學生,只需要完成基礎模塊層次的學習就可以了,就能夠滿足其未來職業崗位的需求。由于專業的多樣性,因而在進行中職語文教學時也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從而體現中職語文教學的職業特點。
4.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傳統的教學大多是學生聽、老師講,老師只是將自身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需求,沒有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這樣的教學方式不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以及動手實踐能力,對學生未來的就業是不利的。因而教師要轉變這種教學方式,轉變自身的角色意識,對教師以及學生角色進行準確定位[3]。教師要從知識的灌輸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幫助者、引導者,要從課堂的主宰者轉變為平等的交流者,從單一的知識傳遞向互動的合作者轉變。此外,教師還要留給學生一定的自學時間,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適當點播。
5.教學安排要有實用性。中職學校主要是培養應用型的人才,而中職語文教學必須要體現出這種獨特性,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其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都要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即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才能將所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在進行學生學習成績評定時,可以將學生自主學習的成績、總結報告和綜述、以及期末考試成績組成最終的成績,其中,自主學習成績占到20%左右,期末考試成績占80%左右。這樣能夠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情景教學等教學方法,同時要注重教學流程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為學生創造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生動的情景中感知學習的樂趣,有利于幫助學生系統掌握所學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傳統的學生學習壓力大、學習枯燥等學習局面。
總結:隨著基礎教學改革的深化以及素質教育的提倡,中職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中職語文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因而其教學要凸顯職業特色。
參考文獻:
[1]嘉勇.對中職語文教學突出職業特色的幾點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研究,2005,09:39-40.
[2]蔡萍.舌尖上的中職語文教學—試論如何凸顯中職語文的職業特色[J].現代閱讀,2013,09:50-51.
[3]郝代斌.對中職語文職業化教育教學特色的解析[J].文學教育,2016,09:52-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