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佳英
摘要:高中作文教學長期以來,形成一種初高中按文體循環的難以突破的模式。原本作為高中的學生應該在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上達到“過關”的基本要求,應能寫各種文體。但事實并非如此,高中階段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補初中的作文課。因此,我們必須改變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全面提高作文水平。
關鍵詞:高中語文;作文教學
許多高中語文教師初次接觸作文教學時,會感覺很茫然,我們總喜歡把作文教學的痛苦和困惑,把老師怕教,學生怕寫的尷尬,統統歸罪于應試,直接把矛頭指向高考。其實,這是認識上的一種誤區,我們不能把二者完全對立起來,而是應該在教學過程中貫徹快樂作文的理念,從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作深入細致的反思。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要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在教學中,大部分學生以為作文太難寫,沒有靈感,找不到素材,絞盡腦汁也不知道該寫什么,對作文失去信心,不樂于寫作文。作為高中語文教師的我深感作文教學工作的艱巨。那么,如何指導學生有效作文,作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激發興趣,讓高中學生親近作文
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著力激發學生的作文的興趣,要通過各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寫作樂趣。第一,通過高分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分數是激勵學生創作的有效杠桿。在作文教學過程中,筆者為了引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就經常性、有意識地在學生的習作中去尋找亮點,及時給學生的習作給予高分,從而有效激勵學生以更加積極姿態、更大高漲的激情,去爭取更好的分數。教學實踐證明,通過高分策略,可以不斷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第二,通過表揚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筆者在每次的作文講評總結評講時,都會有針對性地挖掘、總結和表揚學生在習作里面的優點和亮點。第三,通過語文實踐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通過語文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創作,在活動中作文,對于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和提升作文水平是至關重要的,筆者在作文教學實踐中,就刻意將每一次的班級集體活動,比如,一次班級拔河比賽、一次體育比賽等,都當作訓練學生觀察能力、認識能力好契機,都當作提升作文水平和表達能力的好機會。
二、豐富課堂手段,營造良好作文學習氛圍
教師首先要為學生營造一個作文學習氛圍。教師可為學生創立意境,引發學生想象,有了想象就能激發學生的創造靈感。作文課堂還可以適當與多媒體相結合,教師為學生展現一定的情境,如一些抒情文章的寫作,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展現優美的自然風光并配合一些詩詞朗讀,讓學生完全融入到想象的情景中,激發創作靈感。教師還可以經常帶學生去參加實踐,豐富學生的經歷和情感,為寫作提供素材。教師作為課堂的指導者,還要在文章的審題,材料的選擇和文章構思方面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教師教給學生正確的寫作方法,教會學生如何把握作文要求,如何斟酌材料并組織結構,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寫作思路。在明白文章要求之后,學生還要進行立意,以文章來反映社會現象,由于學生社會經歷還不豐富,如何利用好身邊的素材就顯得相當重要,教師要啟發學生善于利用周圍的人和事,從身邊提取素材,只有親身經歷的事情才能真正寫出情感,以小見大,從小事情中探索出大道理,學會立意。情感和思想是文章的靈魂,因此教師要在作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明白情感的重要性,將感情融入到文章的寫作中,糾正學生在文章寫作中的純文字堆砌,使文章帶有感情,能夠吸引讀者。所有這些寫作技巧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形成的,教師要不斷豐富課堂手段,在課堂中融入游戲、多為學生展示一些社會新聞、人情世故,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如小組討論,集體活動等,豐富學生的感情生活,為學生的作文培養提供素材和情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加強感性認識,進一步提高作文水平。
三、重視積累,融入生活,收集寫作素材
魯迅在《作文秘訣》一文中說道,寫作要“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因為寫作如無真情實感,豈非無病呻吟,故作賣弄?能有感人魅力?因此,失去了“真意”,也便失去了作文的根本。那么,“真意”應從何而來呢?這是大家都明了的事,應從生活中來。實際情況也應是如此,學生作作文,大多數是記真人,寫真事,描真景,狀實物,談已見,抒真情的。要寫這些“真”,就要感悟和體察生活。社會是一本大的活的教科書,它內蘊豐富,包羅萬千,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通過深入生活、觀察生活,從而認識生活、感悟生活,獲取直接的生活材料。由此而來的文章,才能情真意切,枝繁葉茂。所以在平日的教學中,我很重視讓學生從生活中積累素材,把生活中的點滴所聞、所見、所感及時寫下來,不斷的充實頭腦資料庫。這樣就不會書到用時方恨少,以后寫作時就不會頭腦空空、無從下筆了。
四、加強學生作文訓練,提高寫作能力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作文教學時,要注重學生平時的作文訓練。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不是一蹴而就能完成的,需要學生在平時進行點點滴滴的積累。所以,教學者在平時也要加強對學生寫作水平的訓練。教學者可以讓學生在平時多寫日志,當然并不是要求學生記流水賬那樣對付老師,要將生活中發生的有意義或者是自己較為感觸的事情寫下來,從而可以為學生提高一定的作文素材,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每次上作文課之前,教學者可以讓學生進行一定時間的展示,把自己認為有意義的文字讀給同學和老師聽,同時也要將自己的感悟以及對自己的啟發進行交流,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又進一步實現寫作訓練的目的。針對學生的寫作能力較差,文章語言混亂,表達能力較差,作文結構凌亂的現象。教學者可以相應的為學生準備設計材料型的作文,為學生準備一段背景材料,讓學生在寫作時自由發揮,同時也可以相應的鞏固了學生的寫作思路,又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
當然,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是一項很艱巨的系統工程,我們只有在教學工作中不斷地思考與總結,對教學方法不斷加以改進,才能切實提高學生作文水平,使作文教學邁上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 李錦菲.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作文教學[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3(25):18.
[2] 王瑞霞.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3(26):234-235.
[3] 韓云.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方法淺談[J].才智,2009(12):1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