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蘭
摘要:從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國越來越重視教育,人們常說“知識改變命運”,人類的進步、社會的發展都源于知識的力量,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國家把知識經濟定位新時代的經濟戰略,這標志著我國已經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知識的傳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這預示著傳統的教育觀念必須向現代遠程教育觀念進行轉變。
關鍵詞:知識經濟;現代遠程教育;終身教育
知識經濟指的是建立在知識與資訊的基礎上通過擴散和應用而產生的經濟,它的價值要高于土地、資金等傳統的生產要素。是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后援力量和有力支撐。隨著全球進入知識經濟的時代,世界的經濟正在向以知識為基礎的方向進行轉移,這是繼工業經濟之后一種新型的經濟形態。
一、知識經濟的主要特征
我國曾有學者指出:“人類將在 2 1 世紀的下半葉全面進人知識經濟時代”。隨著知識經濟中社會經濟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世界各國都在積極的研究知識經濟的規律,以便更好的迎接知識經濟的到來。關于知識經濟,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曾在“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報告中給予了其定義,認為知識經濟是指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其目前展現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科學技術的發展更加注重知識創新
創新是人類發展最主要的動力,創新也是知識經濟時代的主要的特征,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一個國家能否有創新的能力決定了一個國家在國際上的未來的地位,創新是影響一個國家發展進步和國際地位的重要因素。在全球進入知識經濟的時代的背景下,知識的創新、開發、傳播和應用將會是一個國家進行經濟策略規劃時放在首要位置的考慮因素。而且經過科學家對知識經濟的大量研究證明,技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20世紀初僅占百分之五到二十,而到了九十年代的時候就達到了百分之七八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預計將突破百分之九十,由此可見,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使加快科學技術的發展,從而使國家在國際上持續的保持競爭力。而江澤民主席曾在1998年說過這樣一句話:“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從而可以看出國家對創新的重視度。
(二)知識勞動者成為社會勞動的主體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勞動者已經成為社會勞動的結構中的主要組成部分,而傳統意義的體力勞動者在知識經濟時代已經不具備競爭的優勢,具有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從事知識的勞動者在當今的知識經濟的社會舞臺上發揮者非常重要的作用。據科學統計表明,在工業經濟時代,從事生產的工人在勞動力中占據了百分之八十,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從事體力勞動的不到百分之二十。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從事知識生產和傳播工作的。據發達的國家美國最近的一份調查顯示,在世紀轉換前,美國百分之八十的工作崗位都是為腦力勞動者而設立的,而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工業產品的智能化已經普遍化,知識技術含量普遍提高,產品的制造模式也已經由傳統的模式向知識密集型邁進,知識型的人才在美國的人才市場已經非常普遍
(三)追求知識已成為時代的風尚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創造財富的主要影響因素,其他的生產因素都要依賴于知識的裝備和更新。知識的學習無論對于個人還是國家來說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是經濟增長和技術創新的核心保障力量。而且從目前社會來看,具有高學歷的的人才在企業中更具有競爭力,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比較高,在發達國家,有半數以上的居民經常參加各類教育和學習活動,這標志著人類對知識的教育已經越來越重視,學習已經成為全民的一種新的文化景觀,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人們要想適應社會的發展,不為社會所拋棄,必須加快自身的學習。在未來,學習將會成為知識經濟的一項常規活動。
二、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盡快適應現代遠程教育觀念
(一)要樹立終身教育思想。
隨著社會的發展,知識是不斷的更新的,國家在國際上保持持續的國際地位和核心競爭力,就要采取動態的連續開發人力資源的模式,對每個人的知識和能力結構不斷的進行完善和更新,只有這樣,培育的人才才能更好的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目前我國正處于由發展國家邁向發達國家的轉型時期,要加快祖國的發展,促進轉型的成功就必須建立起國家級的終身教育體系,而遠程教育將會在這一新型的體系中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要樹立教育全球化的思想。
我國的教育要適應全球的發展,就必須把教育的改革放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尤其是高等的教育更要面向國際化和全球化。要緊跟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的腳步,認真研究教育發達國家的高等教育并且加以借鑒,注意學科之間的關聯和滲透。拋棄我國高等教育以往專業過窄、學科單一的情況。在這方面遠程教育相比于傳統教育具有更明顯的優勢,從而促進高等教育的發展。
(三)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
眾所周知,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教師起著主體的作用,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占據著主導的地位,而隨著網絡教育時代的到來,教師原有的地位和作用也會發生轉變,在這種新的形勢下,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扮演好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角色。教師應該由原來的“師道尊嚴”為現代型“良師益友”。必須 懂得,這種變化不只是形式的變化, 而是本質上的一種“革命” 。它包括在教育思想、教學模式、教材建設 、課程設計、 教學管理等許多方面的徹底變革。
(四)要樹立“創新教育”的觀念。
人們常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一直作為知識和技能的化身,在以往的傳統教育中,教師一直擔任著知識和技能傳播的媒介,而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廣泛,呈現多樣化的一個狀態,而教師只是其中的一個途徑。而且對當今的社會來說,如果只是靠學習前人的知識已經很難適應這個創新型的社會了,目前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掌握學習的方式和學習的技巧。讓人們學會學習,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的增強創新能力。
三、結語
總之,在知識經濟迅速發展的現在,必須對遠程教育有一個準確的地位,把遠程教育放在教育的核心位置,國家應該引導全民樹立起現代遠程教育的思想觀念,引導從事教育的工作人員,拋棄以往的傳統教育觀念,轉變教育觀念,為遠程教育在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而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靳玉柱.知識經濟與成人教育發展[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0,(1) .
[2]黃富順.知識經濟與終身學習[J].開放教育研究,2001,(4).
[3]劉盈.試論現代遠程教育的根本屬性[J].開放教育研究,20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