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朗讀,就是運用重音、節奏、語調等語音手段,清晰響亮地把詞匯、句子、文章等語言文字材料念出來,是讀書的一種形式,是掌握一門語言的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手段。隨著信息社會的出現,教育既要傳播信息,又要培養學生攝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而朗讀教學的目的就是在于培養交際性閱讀能力--有效地獲取書面信息,并對此信息進行分析,推理和評價,用于我們的工作與研究,提高效率,以作出更大的貢獻。
一、朗讀的作用
1.朗讀有利于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
《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為實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初步的基礎;……”。其中特別強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見興趣在學習英語中的重要性。聲情并茂的朗讀,給人以美的享受,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學生學英語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學英語的自信心,使學生有收獲,學有味道,學有動力,從而大大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
2.朗讀是記憶的基礎
朗讀的過程要經過:準確地識讀單詞—再通過視覺神經傳到大腦神經中樞—大腦神經中樞指揮發音系統準確地發出語音。在連貫的、系統的、成篇的、不間斷地識記—朗讀中,視覺準確捕捉單詞的能力,視覺神經準確、迅速的傳導能力,人腦神經系統對發音系統的指揮調控能力等,均能得到扎扎實實的培養和提高。朗讀還可以鞏固已學知識,因為課文是由詞、短語、句子等組成,涉及語音、語法、詞匯等,要想較好地朗讀一篇短文,必須對它所涉及的各種語言知識有理解,反過來,反復朗讀課文能幫助學生掌握所學語言。
3.朗讀能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學英語只有開始時就注意語音、語調,大膽效仿,及時糾正口型和舌位,才能講出標準的英語。
4.朗讀有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
朗讀是把一種文字體系轉變為語言的過程,也是語言聯系的過程。對于一個初中生而言,多朗讀英語(尤其是背誦)對寫作是十分有益的。讀得越多,積累的詞匯和句子就越多,寫作時就能游刃有余,寫作能力自然就得到了提高。學生一旦學會寫作,就表明他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英語思維方式,那么理解一些由英語思維模式產生的固定搭配的詞組、短語等,就不會覺得力不從心了。事實上,朗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的,只要多朗讀多背誦就一定能夠較快地提高英語的閱讀和寫作水平。
二、朗讀要重視語音
1. 打好語音基礎。
即教會英語26個字母和48個國際音標,為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打好基礎。字母教學以5個元音字母為主線,按照字母的順序逐個教、逐個學,內容包括:字母、單詞的重音,英文的規范書寫等。音標教學按元音和輔音進行分類教,內容包括:元音字母在重讀音節中的讀音、常見的元音字母組合在重讀音節中的讀音、常見的輔音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基本讀音、輔音連綴的讀音以及成節音的讀音。主要途徑是:在聽清教師的發音或聽清英語錄音的基礎上,進行反復的模仿,必要時,教師對于學生感到困惑的音與調做適當的規則講解與對比,幫助學生掌握發音和語調的要領。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很多情況下,學生的語音語調不好,是由于聽得不夠,未聽仔細,沒有聽清就模仿所致。所以先讓學生聽清楚、聽準確,了解音的特點(音質、音色、音長、音響),再模仿。模仿時,可以先集體模仿,使膽小、內向的學生也敢于與大家一起大聲操練;后個別單獨模仿,便于教師檢查學生模仿的質量,便于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導與糾正。
2. 模仿語音語調。學生通過跟讀單詞、句子、對話或短文,聽錄音去模仿句子重音、語調、連讀、不完全爆破等技巧,初步獲得語音語調的感性認識。三、朗讀教學中的技巧
培養學生良好的早讀習慣,大力抓好英語早讀。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有這樣一個現象:英語早讀狀況與英語學習效果成正比關系。早讀氣氛好,學習效果就好;早讀氣氛不好,學習效果相對差一些。早讀是朗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早讀不是說讀書的聲音越高越好,但太小的聲音無疑不利于語感的培養和記憶的加強,而沒有聲音根本就不叫朗讀了。只要全心投入,邊讀邊理解邊記憶,就能很快體現學習成效。為此,我們必須杜絕如下一些誤區。①只是朗讀而不理解與思考,結果是不知所云。②只是朗讀而不記憶,結果是一無所獲。③把朗讀變成默讀,沒有達到培養語感的目的。④聲嘶力竭、過高聲音朗讀,這樣注意力、體力勢必會過多地花在提高聲音上而削弱記憶與理解,極易造成疲勞,不利于持久學習。有的學生雖然朗讀很努力很認真但效果不好,其實,關鍵的問題還是在于學生個人把這些看似簡單其實不然的學習方法貫徹到了什么程度。學習方法方式和投入的程度不同,其效率結果當然不同。⑤教師應該適當給學生壓力,要求學生背誦規定文段,用任務驅動型學習方法來使學生強化記憶、擴展知識、扎實基礎。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卻往往被忽視的方面,那就是在早讀中,教師最好帶頭朗讀。這樣不久可以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還能給學生起到模范帶頭作用,搞活整個班的早讀氛圍。另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在家把朗讀的內容錄下來,讓師生共同評選出優秀領讀員,在班內形成競爭機制。
四、搞好朗讀教學的措施和做法
1.提高中學生朗讀英語的興趣
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中學生,可以采用不同的鼓勵和激勵方式,如初一可以將英語朗讀較準確較大膽的同學樹為“小老師”,讓其領讀;為英語朗讀做得好的同學發獎狀、戴紅花,給英語朗讀有進步的同學插紅旗等等;如高二則可以采用排演活劇的形式來增強英語朗讀的興趣等等;這樣久而久之,必定會由英語朗讀帶動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和興趣,必定會提高他們英語學習的成績,形成良性循環,有利于英語教學。
2.英語朗讀的訓練和方法
1、培養中學生獨立拼讀英語單詞的能力,包括能夠識別音標符號、拼讀以及按英語單詞的重讀音節和讀音規則讀詞等幾個方面。這是學生今后獨立使用詞典等工具書進行朗讀和閱讀的基礎。
2、培養中學生獨立朗讀整句(長、短英語句)的能力,在英語朗讀教學中,英語教師應首先引導中學生注意詞組的含義,要求他們記住詞組的意思。
3、培養中學生朗讀英語段落、篇章的能力,單獨看幾遍都弄不懂的英語句子,放在英語段落篇章中朗讀幾遍就豁然開朗了。
4、英語朗讀的訓練方式有:英語老師范讀、英語老師領讀(順序朗讀、擴展朗讀和意群朗讀)、跟讀錄音、伴隨情景朗讀、齊聲朗讀、背誦等等。
總而言之, 英語朗讀教學作為語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閱讀和口語訓練的主要樞紐。流暢的朗讀不但有助于培養閱讀能力和基本技能,而且有助于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只要我們遵循它的規律,扎扎實實地進行朗讀訓練,就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素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