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玫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化發展,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識到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升學習效果的有效方式,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顧慮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以便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促進學習的效率。而課堂教學中的趣味性,是誘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在正常情況下,學生的學習興趣越濃,學習動力越大,學習效果也越好,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采用趣味性教學方法,用它來強化和穩定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最終讓學生愛學、樂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趣味教學
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新的課程理念被引入,新的教學方法被實施,課堂上,越來越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而自主學習是以學生的趣味性為前提的,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上趣味性教學就顯得十分的重要。
一、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新課改明確指出,課堂教學不應只以教會學生一定的知識為目的,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課堂教學不是老師如何教學,而是學生如何學習的過程。就像古人所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跟知識比較,教會學生必要的學習方法,培養他們終身學習的理念更加重要。新課改背景下,應該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是扮演輔助學生學習的角色,只有在必要時才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識。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改變傳統教學的單一模式,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激發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能夠主動獲取知識,這樣就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提高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二、設計充滿趣味的導語是成功的一半
萬事開頭難,成功的導語能夠有效地將學生注意力從課間活動中轉移到課堂,并且為這節課奠定良好的基礎。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如果教師不能夠在課堂伊始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教學活動難以順利進行。因此,在進行導語設計時,教師要格外花費一些心思,選設計充滿趣味的導語。首先,教師在教學之余,要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做到充分了解,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從實際出發;其次,在設計導語的過程中,教師可將一些充滿趣味的元素恰到好處地融入其中,與教學內容完美契合;最后,夯實基礎,對教學內容做到全面、系統地掌握。
例如,在講授《借生日》這一課時,為了增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我事先為學生準備了小禮品,設計了如下的課堂導入:同學們,今天我們進行一場比賽,答對的同學就可以得到老師準備的神秘禮品。第一個問題:你們知道自己的生日嗎?第二個問題:有誰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呢?在提問第一個問題時,學生紛紛舉起了手,但對于第二個問題,知之者甚少,寥寥無幾,于是自然而然地進入到這節課的教學中。
三、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在具體教學中引入現代信息技術,增強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使學生思維處于興奮狀態,讓學生開動腦筋,激發學生智慧的火花,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多媒體技術集聲音、圖像、文字、動畫、視頻于一體,能夠將枯燥乏味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形象生動的動態畫面,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和逼真的畫面中感受語文知識的魅力,將學生帶入相應的教學情境,提高語文課堂的藝術性,激發學生的審美意識,給予學生審美的享受,使學生獲得心靈和情感上的陶冶與升華。只有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因素,才能激活學生的創新動力,從真正意義上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質量。例如,在教學《桂林山水》一課時,教師要引入多媒體技術,將桂林山水的“靜、清、綠、奇、秀、險”充分展示出來,讓學生形成真實的視覺感受,直接從眼前的視頻中感受桂林山水為何甲天下。為更好地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奠定堅實基礎。
四、運用獨特的語言訓練,強化學生人格的養成
工具性和趣味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言文字訓練與趣味教育是血肉與靈魂的關系,是語文形式與思想內容的統一,是語言文字工具訓練與趣味陶冶的綜合。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著意引導學生于語言習得過程中確立主體意識,鍛煉獨立人格,陶冶良好性情。首先,要求教師在常規的聽讀訓練中銳意革新,要將學生從有限的所謂”重點“篇章束縛中解放出來,鼓勵他們廣泛閱讀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同時利用電視廣播新聞媒體,不斷吸取傳統民族文化精髓,感受時代改革的驚濤駭浪和平凡生活的酸甜苦辣,而這一切都應該在聽、說、讀、寫中去落實。”這一段富有詩意的語言,激發學生的聯想。學生們開始了與文本的對話,與他人的心靈的交流。有的想起了默默無聞的工作在大街小巷的“當代雷鋒”;有的想起了每日迎著朝陽美化世界的環衛工;有的想起了戰斗在玉樹第一線的武警戰士;也有人說起了為學生嘔心瀝血的老師……學生們在學習文本、積累文本的同時,受到了美的熏陶、情的陶冶,以及心靈的洗滌。
五、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趣味教學,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一切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最根本出發點。不管是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還是進行課堂導入,都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掌控。小學生有其自身的特點,既有其有利于教學的一面,也有不利于課堂教學的一面,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小學生有利于教學的一面,同時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學生不利于教學順利開展的特點,使課堂真正實現趣味教學,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效率的提升,使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在小學語文課堂里,對于學生的學習,我們應該更多地去關注一下如何挖掘教學的趣味資源,只有深挖教材,我們的教學才能從根本上走進學生的生命領域,走進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中來。要想讓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充滿趣味性,我們就必須時刻保持前進的步伐,不斷改革舊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彰顯小學語文教學這門美麗的藝術。
參考文獻
[1] 朱瑩.小學語文趣味教學模式的構建[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0).
[2] 張顯英.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4,(24).
[3] 周曉艷.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5,(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