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秀
情境教學法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具有形象性、情趣性、參與性、寓理性等特點,通過利用圖表、多媒體、歷史文物、文學作品等設置歷史情境,把書本上的抽象知識變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觀察、體驗的具體對象,從而使教學由枯燥變得有趣味,增強了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本人在課堂教學中,針對具體教學的目的和內容,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積極創設特定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建立愉悅的表象,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一、利用圖表創設歷史情境
歷史圖表包含歷史地圖、圖片、漫畫、數據、文字材料和各種數據統計表等。圖表的運用可以使學生直觀地感知歷史,增強歷史的時空感,從而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如,在講日本侵略者對抗日根據地實行“三光政策”時,為了突出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和日本帝國主義的喪心病狂,我在上課之前把一些舊資料、舊照片發給同學們傳閱,學生看完充滿血腥、不堪入目的材料后,無不悲憤交加、怒火中燒,使他們更加看清了日本帝國主義喪失人性的行為和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學生們紛紛表示絕不能忘記日本的侵略歷史,同時也意識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現在發奮讀書,努力拼搏,使我們的祖國富強起來,才不會讓歷史重演!
二、利用多媒體創設歷史情境
歷史知識具有過去性和不可重復性的特點。歷史過程發生后便是時過境遷,它無法像物理、化學實驗那樣,再次讓我們去經歷和體驗,所以我們只能憑借前人遺留下來的間接的歷史材料來設置歷史情境。但無論如何我們都面臨這樣一個切實的問題,即前人遺留下來的歷史材料是極其珍貴的,而歷史學習者欲全面接觸這些材料運也是不可能的。那么我們如何再現以前的一些資料、遺跡呢?多媒體輔助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可解決這些問題。隨著信息技術和我聊技術的發展,為歷史學習提供了更加的方便、快捷和豐富的信息來源。我們應充分利用各種魚歷史學習有關的計算機輔助軟件、多媒體課件、歷史經驗網站等,以獲取豐富的歷史學習資源。運用幻燈、圖片、錄像、影像視頻等多媒體手段,創設特定情境,給學生以生動的感性知識,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思維。
三、利用歷史文物、歷史遺跡創設歷史情境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全國各地都有數量可觀的歷史遺跡、遺址、博物館、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及蘊涵豐富歷史內容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這些資源也應當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文物是史實的實證,是物化的歷史,能給學生形成歷史觀念、歷史概念提供豐富的可靠的想象根據和判斷根據,并能激發學習興趣,增強記憶。通過歷史文物、圖片,有助于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例如,我們在講到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的時候給學生展示了七八十年代的大量票證,像糧票、布票、油票等等,使學生增強了對那段歷史的認識。尤其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近年來的高考也增加了對這類知識的考查。
四、利用相關的文學作品創設歷史情境
在古文學中,詩歌是高度凝練的文學。優秀的詩歌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和思想性,能很快把人帶入歷史情境中去,并迅速產生共鳴。如:我們在講到大躍進給農村帶來的消極影響的時候,就利用了彭德懷的“谷撒地,薯葉枯,青壯煉鐵去;收禾童與姑,來年日子怎么過”強化學生對大躍進影響的理解。再如:講到鴉片戰爭時,侵略者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國門,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有一首詩歌這樣寫到:
竹槍一支,打得妻離子散,未聞炮聲震天,
銅燈半盞,燒盡田地房廊,不見煙火到天。
這就把當時國人吸食鴉片的嚴重危害描繪得淋漓盡致。如果我們巧妙地運用文學作品,既給教學增添了魅力,又給學生一份美的享受,也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能力!
總之,老師進行的實踐可以證明,實施有效的情境教學方法,有助于體現老師的生動性,也有助于理解生動的歷史,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積極創設歷史情境,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