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小梅+蔣佻宴+廖莉+冉娟+唐茂林
摘要:目的了解四川省什邡市師古鎮居民對中醫文化的認識程度、態度、看法及當地藥王文化的傳承、發展情況,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以提出如何更好發展中醫文化的可行性建議。方法以問卷調查的方式,通過隨機抽樣調查師古鎮中醫文化及藥王文化的傳承、發展情況。結果當地絕大數人支持大力發展中醫文化,有58.64%的人認為是宣傳力度不夠限制了當地中醫、中藥的發展,并有67.28%的人希望通過加大宣傳力度來發展當地的中醫文化。結論應當充分利用藥王文化,加大宣傳力度來傳承、發展當地的中醫文化。
關鍵詞:中醫文化;藥王文化;傳承;發展
什邡市山區擁有豐富的藥材資源,并且圍繞孫思邈藥王崇拜而形成的藥王會中藥材集市交易和民眾游玩習俗,多年來流傳不絕,成為川西地區獨特的藥王文化資源。2015年 6月14日上午(農歷四月廿八),什邡市師古鎮舉行了中國·川西第十五屆師古藥王會暨商品交易會,作為一項傳統的民俗活動,藥王會吸引了當地及周邊數萬名群眾前往。應當重視和發揮這一傳統文化資源的現代價值,促進旅游業、中醫和中藥材業的發展以及醫生隊伍建設[1]。如何利用這一文化資源,一方面從弘揚傳統、民間文化和豐富市民生活出發,吸引外來游客,發展當地特設旅游業,另一方面推動中藥材種植和交易,發展當地中醫和中藥材業。基于此,我們展開了就師古鎮居民對中醫文化的傳承及發展情況的調查與分析,了解當地居民對中醫文化的傳承、發展情況。進一步研究如何加大宣傳,推廣,傳承,發展中醫文化。
一、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以四川省什邡市師古鎮為調查地點,對當地居民進行隨機抽樣調查,隨機抽取500位居民,對其進行現場問卷調查,應答率為100%。剔除無效問卷后得到合格問卷486份,有效率為97.2%。
2、研究方法及內容。由課題組成員討論制作什邡市師古鎮中醫文化的傳承及發展的調查問卷,通過預調查進行修改完善。調查人員在通過溝通后,獲得調查對象知情同意后,采用面對面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完成后現場回收問卷。問卷內容包括調查對象的一般情況(包含年齡、職業、戶口)調查對象對中醫文化的了解程度、當地居民對中醫文化的傳承及發展情況、調查對象對發展中醫文化持有的態度及看法、調查對象對發展當地中醫文化的合理建議。
二、結果
1、被調查居民的基本情況。被調查人群主要以中老年(40歲以上)為主248人(51.03%),31-40歲74人(15.23%),18-30歲124人(25.51%),18歲以下40人(8.23%);其中為當地居民388人(79.84%),非當地居民98人(20.16%);從事的職業與醫、藥有關60人(12.35%),與醫、藥無關426人(87.65%)。
2、被調查者對中醫文化的了解程度。調查顯示,在被問到與中醫文化相關的選項中時,居民選藥王節的概率為64.2%,選養生、保健的概率為43.21%,選飲食習慣的概率為41.98%,選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的概率為 15.84%。當地只有24.28%的居民家里有關于中醫的書籍,75.72%的居民家里卻沒有。
3、當地居民對中醫醫文化的傳承及發展情況。
由表1可知,當地只有很少的居民會經常使用本地的中醫養生保健品,藥王會有60.7%的居民會參加。而當地居民對藥王節的重視程度為非常重視26.34%,一般重視50%,不重視23.66%。
4、當地居民對發展中醫文化持有的態度及看法。此次的調查顯示當地居民對中醫中藥還是比較信任的,其中有45.88%的人對中醫藥很信任;46.91%的人覺得中醫中藥一般,以后會更好;7.2%的人不了解。調查居民是否支持當地大力發展中醫文化及原因的調查結果如圖一所示:
5、調查對象提出如何更好發展中醫文化的建議。調查顯示,限制當地中醫、中藥發展的因素有宣傳力度不夠(58.64%),中醫藥人才不夠(53.09%),政府投入不夠(44.65%),中醫藥服務范圍萎縮(28.6%)。當地居民提出的關于更好發展當地中醫文化的建議如圖二所示:
三、討論
什邡市師古鎮居民對中醫文化的認識大多與藥王節有關。調查顯示,當地大多數(64.2%)的居民認為當地的藥王節和中醫文化有關,養生、保健,飲食習慣次之,而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僅有 15.84%。而當地只有很少的居民家里有關于中醫的書籍。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文化分會在2005 年8月召開的全國第八屆中醫文化研討會上,對“中醫文化”的定義是:中醫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體現中醫文化本質與特色的精神、物質文明的總和[2]。溫長路認為中醫文化滲透于醫療活動的每一個細節,是指有關中醫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傳統習俗、行為規范等的總和,其核心表現為價值觀念和精神訴求。由此可以看出當地居民對中醫文化的了解程度不夠深入,由于受到當地藥王節的影響,大多數居民都認為藥王文化與中醫文化有關。
充分利用當地藥王文化這一資源,大力發展中醫文化。雖然有60.7%的居民會參加當地舉辦的藥王會活動,但是大家對藥王會的重視程度不高,由調查顯示,一般重視和不重視的居民占73.66%。可以看出當地對藥王文化這一資源的利用不充分,而飲食文化、養生文化和醫藥文化,都是中醫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至今還指導著中醫臨床。以成都為中心的川西地區,長期以來形成了圍繞藥王孫思邈崇拜為核心的“藥王會”中藥材交易集市和習俗,這種文化資源可以為今天所用[3]。據調查顯示,只有極少數的居民不支持大力發展中醫文化,絕大多數的居民都支持大力發展中醫文化,一方面可以推動當地中醫、中藥材的發展,另一方面可以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所以應當充分利用這一文化資源發展當地的中醫文化,豐富居民的生活,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
著重從宣傳力度、招商引資力度方面發展當地中醫文化。根據調查結果,當地居民認為限制當地中醫、中藥發展的主要因素為宣傳力度不夠(58.64%),其次為中醫藥人才不夠(53.09%)、政府投入不夠(44.65%),當地居民并希望通過利用電視、網絡等現代傳媒工具,制作各種專題片、宣傳片全面介紹,以加大宣傳力度來促進中醫文化的發展,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發展當地特色旅游以及中藥材業。中醫文化的發展離不開時代的發展,離不開現代科技的發展。科學技術不是現代醫學特有的借鑒手段,中醫一樣可以拿來使用[4]。飲食、養生、保健這些流傳下來的文化傳統與中醫文化息息相關。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醫的源頭,中醫的發展如果缺少了文化源頭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5]。什邡市師古鎮具有藥王節之一傳統文化習俗的先天優勢,當地應該充分利用這一文化資源,加大宣傳力度,讓大家重視之一文化資源的重要性,傳承藥王文化,發展中醫文化。
參考文獻
[1] 查慶.川西孫思邈崇拜、藥王會習俗及其現代開發[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7,(12):51-54.
[2] 于學芬.論中醫文化的概念內涵及其核心內容[J].江西中醫藥,2012,(6):3-4.
[3] 溫長路.執中致和是中醫文化的核心理念[N].中國中醫藥報,2009-6-5(8).
[4] 俞旭君.中醫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幾點思考[J].中外醫療,2013,(17):118-119.
[5] 唐崇敏.對成都市綜合開發道教文化資源的思考[J].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2007,(6):48-5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