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誠
摘要:現今初中歷史教學方式的轉變需要以歷史故事為主要載體,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課堂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能以講故事的方式在歷史課堂上把真實的歷史表達給學生,有利于傳統文化更好的傳承,還使學生對歷史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入,所以歷史教師應該努力發掘教學中融入歷史故事的方法,使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得到提升。本文分析了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歷史故事的現實意義和原則,敘述了在歷史教學中不同種類的歷史故事的應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歷史故事;初中歷史;教學;運用
一、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歷史故事的現實意義
1、利用故事呈現歷史加強學生的記憶。故事往往通過話語和文字的形式在人們之間得到傳播,精彩有趣的故事一般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通過有趣的故事情節使學生置身其中,加深對故事的記憶。另外優秀的歷史故事還能使我國優秀歷史文化得到傳承,使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得到很好的培養。運用歷史故事講解歷史教材,使學生詳細了解和掌握歷史故事的背景,詳細的描述歷史事件可以使歷史故事的趣味性增加,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目的,使學生在歷史課堂上精力更集中,使其在聆聽生動的故事的時候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1]。
2、利用歷史故事激發學生學習歷史興趣。初中生的思維比較活躍,對于新鮮有趣的事物比較容易接受,單調乏味的歷史教學會使初中生歷史課堂的注意力受到影響,甚至因此厭煩學習歷史,在歷史課堂上引入歷史故事是提升學生歷史學習效率的一個重要途徑,利用歷史故事還原真實的歷史事件,使歷史事件更加具有趣味性和生動性,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引入歷史故事的原則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引入歷史故事,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使歷史故事的價值和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
1、要針對性的引入歷史故事。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之前應該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充分的了解,按照教材的內容選擇相關的歷史故事。要注意選擇的歷史故事一定要和所要教授的教材內容和教學內容聯系密切,并且要具有豐富的內涵,加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如在新文化運動的教學中,引入陳獨秀在東京留學的時候,強行剪去留學辮子的故事。教師應該順勢做好引導工作,使學生了解到陳獨秀為之終生奮斗的剪去國民靈魂中的“辮子”具有象征性的意義。引入陳獨秀的故事,和陳獨秀的除舊布新,用科學和民主的旗幟拯救國民的靈魂緊密聯系,有較強的針對性,還能使學生加深新文化運動內容的正確理解[2]。
2、保證歷史故事的真實和準確。歷史教師應該在敘述歷史故事的過程中,避免真實歷史的扭曲或任意捏造歷史,一定要使歷史的真實性和合理性得到保障。真實的歷史故事能讓學生在聆聽之后,除了有一定的感悟之外還應該熟悉和掌握歷史的時代背景,把歷史和現實結合起來進行相關的思考。如在《走向全盛的唐朝》的教學中,可以先向學生講述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和她的無字碑以及治國策略,講述歷史故事的時候應該以準確性和真實性為基本原則。還可以針對和其相關的電視劇內容發表自己的想法,并指出其中虛構或違背事實的部分,讓學生真正了解虛構的電視劇內容和真實的歷史故事的差別。
三、在歷史教學中不同種類的歷史故事的應用
1、以人物和事件為中心的歷史故事的應用。根據歷史故事的中心內容可以把其分為以人物為中心和以事件為中心的歷史故事。以人物為中心的歷史故事,主要以人物的舉止、言行、性格等為主發展事件。在課堂上講述這類紀傳體的歷史故事的時候,主要側重人物的性格特征,只有真正的了解了主要人物,才能真正認識事件的意義。如講授《漢武帝的文治武功》時,可以在史書中選漢武帝的一段故事:漢武帝劉徹16歲即位以后,常帶領隨從四處游玩,捕食農家雞狗,破壞農民的莊稼,官府的人對此不敢管。有一次他們到了一戶人家討水喝,這位主人以為來的都是壞人,叫來很多人要抓他們。主人的妻子看到帶頭的劉徹氣宇軒昂,而不像是普通的混混,她遣散了叫來的人,還把主人灌醉,友好的招待了這個年輕的客人即漢武帝劉徹。這段有趣的故事清晰的展現了漢武帝的稟賦性格,讓學生充分的了解了他好大喜功、剛強勇武的性格特征,為以后更好的了解他的治國政策埋下了伏筆。以事件為中心的歷史故事應該側重描述故事情節,在歷史教學中運用這類歷史故事時,教師應該詳細的講解歷史事件的過程和細節,使學生對當時的場景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使其得到的情感體驗更加真實[3]。
2、對文學創作、史實故事、傳說故事的應用。根據故事和歷史事實之間的關系,歷史故事可以分為文學創作、史實故事、傳說故事。和歷史故事相關的文學作品包括:如《三國演義》等的歷史小說;如“問鼎中原”、“夜郎自大”等的成語故事;如《水滸傳》等的英雄傳奇小說。這些故事是以一定的史實為基礎,加工創作而成的,故事真實的反映出當時的背景,但是實際情節和歷史還是存在很大的差別。因此在引用這些故事評價歷史人物的時候,不要受文學作品的誘導,應該教會學生從這些文學作品中提煉真實的歷史。
真實發生的史實故事,一般史書都會有記載,所以歷史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都能通過史實資料查證,如講述荊軻刺秦王的時候,應該注意準確的歷史背景,并根據教學的實際內容合理的取舍。傳說故事一般是人們口耳相傳流傳下來的,如倉頡造字、神農嘗百草、禪讓的故事等對當時的生產發展、政治狀況、文化生活狀態等做了具體的反映,所以利用這些故事對歷史進行一定的了解。但如孟姜女哭長城等的故事一般都是虛構的,所以教師在講述的時候,應該考慮實際歷史背景下故事的合理性。
四、結語
總之,歷史故事和歷史之間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歷史教師在教學中應用歷史故事的時候,應該針對性的選擇適合教學要求和學生需求的歷史故事,提高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歷史思想和思維能力,使其在豐富的知識體系中加深對歷史知識的記憶,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文素芳.淺析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10):210-223.
[2] 尹玉.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學周刊,2016(08):45-51.
[3] 李忠武.淺析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神州旬刊,2015(02):58-63.endprint